不同处理方式对鲜丹参丹酚酸 B和丹参酮 IIA 含量的影响

2021-11-30 11:15刘文超钟亚楠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铜川丹参酮酚酸

李 浪,刘文超,钟亚楠,贾 萌,霍 旋,阎 岩

(1.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孙思邈医学院,陕西 铜川 727031;2.陕西起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铜川 727031;3.延安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99)

丹参是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以及清心除烦之功效,临床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1,2]。研究发现,丹参的功效主要源于以丹酚酸B为主的水溶性成分和以丹参酮IIA为主的脂溶性成分,故而中国药典(2015年版)也以丹酚酸B(≥3%)和丹参酮IIA(≥0.25%)作为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3]。周铜水等[4]研究发现,新鲜药材丹酚酸B含量甚微,干燥后含量明显增加,认为是干燥过程中经干燥胁迫诱导的产物,而非栽培期的原始积累成分,尽管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等丹参酮类成分鲜丹参含量较高,但在干燥过程中也增加了1倍,故而认为它们也是干燥诱导产物。李冰等[5]研究认为,新鲜丹参中含有丹酚酸B,同时含有能够将丹酚酸B转化的物质存在,合理推测认为这种能够将丹酚酸B转化的物质是生物酶,因为生物酶的存在导致鲜丹参丹酚酸B的含量较低,但没有再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对不同产地的鲜丹参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以探究鲜丹参是否存在能够分解丹酚酸B和丹参酮类的生物酶以及生物酶对鲜丹参品质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剂

鲜丹参3批,购自陕西天士力植物药有限公司,产地分别为商洛、渭南和铜川,所有药材均经鉴定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丹参酮ⅡA对照品(批号:110766-201721)以及丹酚酸B对照品(批号:111562-201716)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乙腈、磷酸均为色谱纯,试验用水均为纯净水,乙醇、甲醇及盐酸等为分析纯。

1.2 仪器

Waterse 2695-2998 液相色谱仪(美国沃特世科技有限公司),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可见紫外检测器(青岛埃仑通用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天平(深圳市恒志福科技有限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对照品溶液配制方法

丹参酮类对照品溶液配制:精密称取丹参酮IIA对照品20 mg,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无水甲醇定容至刻度混匀(浓度2 mg/ml),移液枪吸取1 ml配置好的母液,置于50 ml容量瓶中,再加无水甲醇定容至刻度混匀(浓度0.02 mg/ml),配制好的对照品放入棕色瓶,4℃备用。丹酚酸B对照品溶液配制:精密称取丹酚酸B对照品10 mg,置于50 ml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好的对照品放入棕色瓶,4℃冰箱备用。

2.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称取3份商洛鲜丹参,每份10 g,均先切片后再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第一种处理方式:放入烧杯,加蒸馏水100 ml,静置30 min,搅碎,搅匀,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第二种处理方式:放入盛有100 ml煮沸的蒸馏水烧杯中,水浴30 min,晾至室温,搅碎,搅匀,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第三种处理方式:放入至盛有甲醇100 ml的烧杯中,静置30 min,搅碎后,搅匀,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渭南和铜川产地的鲜丹参采取相同的处理方式对鲜丹参进行处理,总共获得供试样品9份,做好标记,4℃冰箱备用。

2.3 色谱条件

色谱柱:Waters C18(250 mm× 4.6 mm,5μm);柱温:27℃。丹参酮ⅡA测定,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22∶78);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0 μL,流速1 ml/min,理论板数按丹参酮ⅡA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丹酚酸B测定,流动相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检测波长288 nm,进样量:20 μL,流速1 mL/min,理论塔板数按丹酚酸B峰计算,应不低于4 000。

2.4 样品含量测定

取制备好的供试品溶液,依据设定好的检测条件对不同产地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质量分数进行检测,用外标法计算。

2.5 其他

系统适用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以及线性考察等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测定方法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产地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含量测定

经检测,不同产地丹参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的含量不同,总体而言铜川丹参品质最优,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均显著优于渭南,渭南的丹参品质优于商洛,它们两者之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均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产地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质量分数测定结果(n=3)

3.2 不同处理方式对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含量的影响

尽管产地不同,所有经过立即处理的鲜丹参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含量均高于经自然晾晒后变干的鲜丹参,除第一种蒸馏水处理的鲜丹参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含量与自然晾晒无明显差异外,其余2种处理方式均能够显著增加鲜丹参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含量(均P<0.05)。经切片后沸水煮沸后的第二种处理方式丹酚酸B含量高于另外三种处理方式,总体而言第二种处理方式高于第三种处理方式,第三种处理方式显著高于第一种处理方式。数据详见表2。

表2 不同处理方式对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经HPLC检测,铜川产地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含量均最高,说明产地不同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与此同时,研究发现,通过不同处理方式对鲜丹参进行处理,不同产地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含量几乎存在相同的规律,即相较于用蒸馏水直接水提,甲醇提和沸水提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明显较高,认为是经沸水和甲醇处理后,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浆之间的能够将丹酚酸B转化为其他物质的生物活性酶活性降低,分解丹酚酸B的能力降低所致[6]。相较于甲醇,沸水对生物酶活性的破坏更为彻底,故而经沸水预处理后的鲜丹参丹酚酸B含量更高,这一现象同样体现了丹参酮ⅡA的含量变化,故而推测鲜丹参体内是否也存在一种影响丹参酮ⅡA稳定性的物质,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进行证明。

猜你喜欢
铜川丹参酮酚酸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峥嵘岁月刻进党员灵魂——铜川耀州区这样上党课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铜川探索党建工作绩效第三方评估
“旅游+”助推铜川全域旅游发展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