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2021-11-30 08:24李秋虹
魅力中国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双师职业院校职业

李秋虹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一、引言

2018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目标,同时也为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发展指引了方向,到2022年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超过专业课教师总数的一半,大力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可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在其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据2019年教育部公布数据,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数的31.48%和39.70%[1],这与《方案》中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加强推进职业院校教师的成长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为实现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这一重要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成长与发展现状

(一)职业院校教师的身份属性不明确,缺乏职业认同感

《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受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善、标准不统一、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等影响,职业院校定位不准确导致教师对于职业身份属性不明确。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多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带有明显的“学科教育”特征[2]。同时,职业院校教师绝大多数接受的是普通教育培养模式,更易表现出“身份属性”不明确的特点。受职业教育社会化认可度不高这一因素的影响,导致职业院校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而在《方案》中对于职业院校教师身份属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双师型”,这与普通教育办学模式下的教师身份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认同的要求更高。

(二)职业院校教师发展后劲不足,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受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影响,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年轻化特征越来越明显。青年教师以普通教育培养模式为主,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但缺乏职业教育的教学认知和实践经验。随着职业院校的不断扩招,教师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和角色冲突。教师面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遭受巨大的工作负荷与自身发展的冲突后表现出职业倦怠,逐渐丧失工作热情,从而导致教师的职业发展后劲不足。同时,因职业院校教师在从业初忙碌于日常教学工作,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错过职业发展的黄金期,进一步制约了自身的职业发展。

(三)“双师型”教师有名无实,缺乏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认证体系

依法制定教师认证资格培养体系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共性,如德国双元专业标准,美国社区学院二级专业标准,英国双身份专家标准及澳大利亚双因素专业标准[3]均对本国职业教育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在师资培养方面存在“培养体系不完善”、“企业参与度不高”、“缺乏长远的培养规划”、“教师缺乏专业化发展意识”[1]等问题。同时在“双师型”教师的认证上还处在“认定制度不健全”、“双师激励效能低”、“法律保障不充分”[4]等现状。这些问题和现状导致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标准不统一,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影响了我国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职业院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提升自我修养

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让学生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高尚的职业道德能提高教师职业修养,端正职业态度[5],践行培养人才的工作内容,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坚持“事业为先”、“学生为本”和“真理至上”的职业道德原则,忠诚于祖国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立志在科教兴国的伟大事业中成就自己。坚持以生为本,以服务好学生为教学出发点,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寻求教师个人成长发展的途径和动力,实现与学生的共同进步。坚持真理为上,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真理,传播真理,以热爱专业为成就事业的内生动力,不断的铸就和优化专长,善于创新,勇于修正错误,不断提升自我修养,致力于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落实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类型,在教学过程具有“实用性”、“技能性”、“操作性”等特点[5]。同时受职业教育发展中“产教融合”,“多元化的格局”的指引,职业院校教师应当以“双师型教师”为成长目标,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办学定位制定出适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此外,职业院校应当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建立本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服务,通过分类分级培训,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实践,引导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帮助教师澄清个人职业定位,将教师的职业成长发展与学校未来的发展相结合,最终实现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搭建“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平台

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师需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5],为此,职业院校应根据办学定位,分类分批建立适合的教师培训方案,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双师”能力,通过校企合作、跟岗访学、企业锻炼等形式贯彻实施《方案》中关于“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的相关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在职教改革的背景下,以“1+X证书试点”、“学分银行建设”为契机,探索适合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体系和认证标准,实施全员培训,挖掘职业潜力,搭建广阔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在国家统一标准指导下完善“双师型”教师资质认证体系,从而充分保障职业院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2]。

(四)优化职业教育教师发展外部环境

以促进“产教融合”为发展目标,健全专兼职教师聘用办法,柔性引进人才机制[2],强化学校、企业、社会其他力量的办学交流,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同时,在职业院校“多元化办学”格局指引下,打破教育相关部门与企业间的壁垒,将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融为一体。提高“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定中的优势地位,拓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促进专业产学研发展,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社会化认可程度。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技能比拼和完善“双师”的激励制度,进一步激发教师的专业热忱,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结语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关键力量,“双师型”教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阶段重要的师资保障,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着重大作用。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还受到“身份属性不明确”、“职业规划不科学”、“培训认证体系不完善”的制约。为此,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是——探索出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发展提升路径。即通过依托职教改革背景下的政策红利,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建立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认证体系,职业院校教师提升职业道德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可有效地解决个人职业成长发展的问题。

猜你喜欢
双师职业院校职业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写作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