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分子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2021-12-01 00:36欧洋华江咏梅
医学综述 2021年23期
关键词:涂片结核灵敏度

欧洋华,江咏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检验科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于1882年由Robert Koch首次提出并认定为结核病的病因[1]。结核病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居全球感染性疾病病死率之首[2]。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新发结核病1 000万例,新增患者中约50万例对利福平(rifampin,RIF)耐药,其中78%为耐多药结核病[3]。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减少肺结核发病和死亡的关键。然而,儿童结核病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标本获取困难,60%~70%的患儿无法通过传统实验室检查得到病原学确诊[4]。此外,潜伏期结核、亚临床结核、肺外结核、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结核也是临床诊断的重点和难点。值得警惕的是,诊断滞后可能导致个体化治疗的延误、MTB的传播和耐药菌株的产生。因此,寻找快速、高效、准确的诊断方法对结核病尤其是耐药结核病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目前,结核病的病原学诊断金标准为痰涂片抗酸染色、MTB培养和药敏试验,但因MTB生长缓慢,以上检查存在镜检阳性率低、操作繁琐、培养周期长、特异度差等缺点。近年来,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包括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线性探针(line probe assay,LPA)和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等,其优势在于检测周期更短、特异度和生物安全性更高[5]。目前,正在进行临床前研发的诊断结核分子的新技术已超过50种[6]。现就MTB分子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 实时荧光PCR技术

2010年,美国Cepheid公司研发推出的MTB/RIF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是以MTB rpoB基因为靶基因,实现全自动DNA提取和扩增,同时检测MTB及RIF的耐药性,报告周期仅为2 h,可用于灭活或未灭活的呼吸道样品、脑脊液、胸腹水、尿液等,具有特异度高、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安全性好等优点[7]。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将Xpert MTB/RIF用于耐多药结核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结核的早期检测,对于非耐药高风险人群及未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患者,Xpert MTB/RIF可作为涂片或胸部X线检查之外的辅助检测[8]。2013 年,WHO进一步扩展了Xpert MTB/RIF的适用范围,推荐其替代涂片、培养等技术用于肺外结核的快速诊断[9]。

2018年,Cochrane更新了关于 Xpert MTB/RIF检测肺外结核的系统评价。以细菌培养为金标准,Xpert MTB/RIF在不同类型肺外标本中的灵敏度存在差异(如在胸膜组织可达31%,在骨关节液可达97%),且其特异度的变化小于灵敏度的变化,在脑脊液、胸膜液、尿液和腹膜液中,Xpert MTB/RIF特异度≥98%[10]。说明Xpert MTB/RIF的检测结果易受样本类型和量的影响。2019年,Cochrane更新了关于Xpert MTB/RIF诊断肺结核和RIF耐药的系统评价,该方法检测肺结核和RIF耐药的灵敏度分别为85%和96%,特异度均为98%,对涂片阳性和阴性结核病的灵敏度分别为98%和67%,在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和未合并HIV感染的患者中灵敏度分别为88%和81%,提示Xpert MTB/RIF对含菌量低标本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灵敏度较低[11]。对于儿童肺结核,2020年Cochrane系统评价显示,Xpert MTB/RIF对胃液标本的灵敏度最高(73%),其次为痰液(64.6%)和粪便(61.5%),鼻咽标本的灵敏度最低(45.7%),所有标本特异度均>98%[12],提示Xpert MTB/RIF在儿童肺结核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为克服Xpert MTB/RIF的缺点,新一代Xpert MTB/RIF Ultra增加了两种MTB检测分子靶标(IS1081和IS6110)以提高检测灵敏度,扩大了DNA扩增室以提高样本容纳量,将MTB的菌株检测下限从112.6 CFU/mL降低至15.6 CFU/mL,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12]。同时改进了对沉默突变的解读,减少了混合感染和含菌量低标本中RIF耐药检测的假阳性结果,因此灵敏度较第一代Xpert MTB/RIF更高,但特异度下降[13]。Dorman等[14]的一项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在肺结核的诊断中,Xpert MTB/RIF Ultra和Xpert MTB/RIF的总体灵敏度分别为88%和83%,特异度分别为96%和98%,其中Xpert MTB/RIF Ultra在涂片阴性结核患者和HIV阳性结核患者中的灵敏度更高。同样,在肺外结核的诊断中,与Xpert MTB/RIF相比,Xpert MTB/RIF Ultra的总体灵敏度更高,特异度更低[15],提示Xpert MTB/RIF Ultra在标本含菌量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中的灵敏度优于Xpert MTB/RIF,但由于特异度降低,当核酸检测结果为弱阳性时应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Xpert试剂盒的扩展版本——广泛耐药结核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可同时扩增8个MTB相关基因和启动子,检测对异烟肼、氟喹诺酮、乙硫异烟胺和二线注射药物的耐药性,检测时间缩短为90 min。与第一代测序技术相比,该方法对除乙硫异烟胺外药物耐药性的检测灵敏度为94%~100%,特异度为100%[16]。

此外,还有其他商业化的检测试剂盒,包括RealTime MTB (Abbott,美国)[17]、BD MAX MDR-TB (Beckton,Dickinson and Company,美国)[18]和FluoroType MTBDR (Hain Lifescience,德国)[19]等,对结核诊断和RIF耐药的检验效能与Xpert MTB/RIF一致,但缺乏大规模研究数据,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2 恒温扩增技术

恒温扩增技术不依赖于热循环扩增设备,仅需在恒定温度下完成扩增,反应迅速,灵敏度高但特异度相对较低。

2.1LAMP 日本东京Eiken Chemical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LAMP的MTB定性检测试剂盒,包括样品制备、LAMP扩增和反应管紫外荧光的目视检测 3个步骤,可在90 min内快速检出MTB[20],具有特异度高、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安全性好等优点。一项Meta分析显示,LAMP对肺结核诊断的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94%[21]。此外,LAMP对涂片阳性标本的灵敏度高于涂片阴性标本(分别为92.0%和58.8%)[22]。

对肺外结核样本LAMP诊断性能的Meta分析显示,与复合参考标准相比,以MPT64为检测靶标的LAMP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和100%,以IS6110为检测靶标的分别为75%和99%,提示LAMP在检测肺外结核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且MPT64 LAMP的诊断效果优于IS6110 LAMP[23]。Dayal等[24]研究了LAMP在儿童肺结核中的诊断性能,将痰培养作为金标准,结果显示MPT64 LAMP和IS6110 LAMP的灵敏度分别为94.9%和89.8%,说明LAMP在儿童肺结核中是有效的诊断方法。因此,WHO于2016年推荐LAMP替代痰涂片镜检用于结核病的诊断[25]。

2.2交叉引物扩增技术(crossing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 中国杭州优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EasyNAT TB诊断试剂盒是采用CPA对MTB进行定性检测[26],2014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检测结核病。以MTB培养为金标准,国内研究报道CPA检测MTB的灵敏度为84.1%~85.5%,特异度为96.8%~97.8%[27-28]。国外研究报道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100%,其中对于痰涂片阴性标本的检测灵敏度较低[29]。Bholla等[30]评价了EasyNATTMTB试剂盒诊断儿童肺外结核(结核性淋巴结炎)的性能,结果显示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9%和100%,故认为EasyNAT不适用于肺外结核的诊断。

2.3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 SAT以MTB特异的16S核糖体RNA为靶点,采用闭管法结合实时荧光检测,可有效控制气溶胶污染,且操作简单,对仪器的要求较低,检测结果稳定[31]。由于RNA只在活菌中存在,相比其他以DNA为检测靶标的技术,SAT可用于检测疾病活动性、监测用药疗效和判断治愈程度[32]。Deng等[33]评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6种商用肺结核分子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包括Xpert MTB/RIF、线性探针、LAMP、CPA、SAT和PCR,结果显示Xpert MTB/RIF的灵敏度最高,CPA的特异度最高,而SA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低。

3 LPA

LPA基于多重PCR扩增,与预先固化在试纸条上的特异性DNA探针杂交,对杂交带进行酶联免疫比色检测,通过肉眼观察条带显色情况即可判断基因突变情况。目前,WHO推荐用于痰涂片阳性样本初始耐药性筛选的LPA包括Genotype MTBDRplus VER 1.0/2.0、Nipro NTM+MDR-TB和Genotype MTBDRsl VER 1.0/2.0。

Genotype MTBDRplus VER 1.0/2.0通过筛选rpoB、katG和inhA启动子的突变,可同时检测MTB RIF和异烟肼的耐药性[34]。研究显示,MTBDRplus VER 1.0对RIF耐药结核的检测准确性较高,灵敏度为98.1%,特异度为98.7%[35]。不同研究异烟肼耐药结核检测的结果差异较大,灵敏度为57%~100%,特异度为99.5%,其原因可能为katG、inhA突变率存在地域差异[36]。

Nipro NTM+MDR-TB通过靶向rpoB、katG和inhA启动子检测耐多药结核[36]。NTM+MDR-TB对RIF耐药检测显示出较高的特异度(97.45%~100%),但对于异烟肼的耐药检测特异度略下降(96.43%~97.83%),两种药物的检测灵敏度在不同研究中差异较大(50%~100%),不能得出统一的结论[36-38]。

Genotype MTBDRsl VER 1.0可靶向gyrA基因检测氟喹诺酮类耐药,靶向rrs基因检测二线注射药物耐药,靶向embB基因检测乙胺丁醇耐药。MTBDRsl VER 2.0移除了embB的靶区,可检测与氟喹诺酮类(gyrA和gyrB基因)和二线注射药物(rrs和eis基因)耐药性相关的突变,VER 1.0只适用于涂片阳性的标本,VER 2.0则适用于涂片阳性或阴性的标本。MTBDRsl是目前唯一可检测广泛耐药结核的分子诊断技术,于2016年获得WHO批准,适用于痰涂片阴性或阳性、肺结核或肺外结核的标本[39]。

Theron等[40]更新了关于MTBDRsl对氟喹诺酮类和二线注射药物耐药的检测性能系统评价,在痰涂片阳性标本中,MTBDRsl VER 1.0检测氟喹诺酮类耐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2%和98.6%,检测二线注射药物耐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和99.5%,检测广泛耐药结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4%和99.4%。MTBDRsl VER 2.0在不同地域研究中的诊断性能存在差异,在痰涂片阳性标本中检测氟喹诺酮类耐药的灵敏度为73.6%~100%,特异度为98%~100%,检测二线注射药物耐药的灵敏度为64.7%~89.2%,特异度为90%~99.3%,对广泛耐药结核的检测灵敏度为83%~87%,特异度为59%~100%[41-44]。

4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也称DNA微阵列,是将特定的DNA探针和寡核苷酸等有序固定于固相支持物上形成微阵列后,与荧光标记的靶分子进行PCR反向杂交,其杂交信号由荧光扫描仪自动检测,且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平行分析大量的基因,进行大信息量的筛选及检测分析,但存在芯片制备复杂、仪器设备昂贵、样品标记繁琐、检测成本高等缺点[45]。目前,WHO没有批准任何基于基因芯片的检测耐多药结核的方法,大多数测试仍在开发中[5]。中国广州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开发的基因芯片产品(GeneChip MDR试剂盒)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上市,是市场上唯一一种基于DNA微阵列的检测技术,该技术能够快速检测标本中MTB的ropB、katG和inhA等突变基因,最多可同时检测25个基因组,现GeneChip MDR试剂盒已在中国多个省份广泛应用于研究中[46]。研究显示,基因芯片对RIF耐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6%和97.95%,对异烟肼耐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34%和95.82%[47]。

5 熔解曲线法

MeltPro TB是由中国厦门致善生物公司开发的一种基于荧光PCR熔解曲线法的新型分子检测试剂盒,主要用于检测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48],该试剂盒采用闭管法,避免了扩增产物的污染,检测可在3 h内完成。耐药基因的突变会打乱碱基的组成成分,导致DNA的熔解温度降低,在PCR体系中加入两端分别标记有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的探针,计算荧光值和DNA熔解温度的负倒数,获得熔解曲线,从而得出靶标基因的序列信息。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MeltPro TB用于对RIF和异烟肼耐药的定性检测。MeltPro检测RIF耐药的灵敏度为92%~96%,特异度为99%[49],对异烟肼耐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8%和96.4%[50]。对于二线药物,国内多中心试验评估MeltPro TB针对痰涂片阳性标本鉴别耐多药结核和广泛耐药结核的性能,其灵敏度分别为86.7%和71.4%[51]。

6 WGS

上述分子检测技术(如Xpert MTB/RIF和GenoType MTBDRplus/sl)只能识别有限数量的药物靶基因的特异性耐药突变,不能检测RIF耐药决定区外的突变或RIF耐药决定区内影响药物疗效的沉默突变,从而导致假阳性结果。在结核病的诊断中,识别这些类型的突变对于指导正确的临床治疗非常必要,而WGS有望解决这一问题。Cole等研究报道了MTB标准株H37Rv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其长度约为4 410 000碱基对,编码约4 000个基因[52]。WGS通过识别MTB基因组中与表型耐药性相关的突变,实现MTB及其耐药性的精确检测。目前,WGS已成功应用于MTB的菌种鉴定、基因分型、耐药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中[53]。研究显示,WGS对异烟肼、RIF、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耐药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97.1%、97.5%、94.6%和91.3%[54]。尽管WSG在常规诊断和耐药结核病管理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仅在少数高收入国家和低结核病负担地区被纳入临床诊治流程,在我国多用于科学研究。因此,WGS在进入广泛临床应用前,还需对样本选择、细菌裂解、DNA提取、文库构建及测序平台等环节进行深入研究。

7 小 结

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为结核病的诊断、管理和监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与传统诊断方法相比,分子诊断技术可以减少周转时间,提高诊断性能,有利于临床更早进行个体化治疗,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现有检测技术对于含菌量低的标本(如痰涂片阴性肺结核、肺外结核、儿童结核、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结核)的诊断灵敏度有限;②在资源有限的国家,由于检测费用昂贵、实验室基础设备要求高、技术人员的标准化培训等挑战,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受限;③MTB耐药与基因突变的确切关系仍未完全阐明,且存在未被发现的耐药基因,各种检测方法也均有缺点,分子耐药结果与所获得的药敏表型的相关性并不稳定,故联合表型药敏试验量化耐药水平仍非常必要。WGS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因其测序成本昂贵,数据的分析和注释未达成共识,故目前尚未有在资源有限、结核病负担沉重的国家常规实施WGS的计划[3]。未来仍需致力于开发快速简便的新型分子检测技术,提高诊断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以利于在资源有限但结核负担重的国家中推广实施。建立WGS的标准化检测流程,进一步挖掘结核病的分型、耐药和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以加快临床转化过程。

猜你喜欢
涂片结核灵敏度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
基于等效简化的流体网络灵敏度集成计算方法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飞机舱门泄压阀机构磨损可靠性与灵敏度分析
痰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比较
不同采样时间,不同性状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率分析
长得丑?但价值无限!
增强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