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内镜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1-12-01 00:36邢小丽温必盛杨维忠
医学综述 2021年23期
关键词:圈套癌变腺瘤

邢小丽,温必盛,杨维忠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科,海口 570311)

直肠息肉是直肠癌的主要癌前病变,息肉可在10~15年内通过腺癌-癌途径或腺癌-锯齿状途径发生癌变[1]。文献显示,我国直肠息肉癌变风险为1.4%~20.4%[2],且85%的直肠癌由腺瘤性直肠息肉演变而来[3]。而腺瘤性直肠息肉的癌变过程复杂,总结为正常黏膜→上皮细胞增生→早期腺瘤性直肠息肉→中期腺瘤性息肉→晚期腺瘤性息肉→癌→癌转移[4]。研究发现,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基因突变或缺失患者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PTEN突变或缺失可导致腺瘤性息肉发生和进展,且更易发生癌变[5]。此外,炎症在直肠息肉癌变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可刺激肉芽组织增生,促使息肉进展,并可刺激肠道上皮、增加环加氧酶2分泌,而环加氧酶2可促使下游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进而生成代谢产物前列腺素E2,促进细胞运动、生长,加速息肉癌变进程[6]。此外,Hedgehog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等也与直肠息肉癌变密切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由此可见,对直肠息肉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内镜治疗已成为直肠息肉主要的治疗方式,且具有显著优势。现就直肠息肉内镜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 直肠息肉发病机制

直肠息肉表现为向肠腔内隆起的病变,按照息肉形态可分为锯齿状、无蒂、有蒂、扁平状、广基等类型;按照组织学类型可分为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类型[7-8]。研究指出,炎性息肉患者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可出现血便、黏液便、腹泻等肠炎类症状;增生性息肉患者一般无症状,稍大的增生性息肉可引起直肠出血[9-10]。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均与感染及损伤密切相关,可由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血吸虫病、克罗恩病等疾病引起,由于大肠黏膜感染或受损,局部炎症、溃疡形成,肉芽组织增生,进而形成息肉[11]。错构瘤性息肉较罕见,常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息肉,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部分患者的息肉表面可见糜烂充血,进而出现疼痛、直肠出血等症状,错构瘤性息肉为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为在慢性炎症作用下,患者消化道正常细胞过度生长,导致消化道组织结构紊乱,进而形成息肉[12]。腺瘤性息肉是直肠息肉的主要类型,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便血、腹泻、排便次数增多等消化道症状,发病机制复杂[13]。研究指出,氧化应激可导致DNA损伤及Wn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进而诱导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发展[14]。此外,局部慢性炎症也参与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炎症可持续损害碱基切除修复途径,促进腺瘤细胞表型突变,进而诱发腺瘤生长,形成腺瘤性息肉[15]。还有文献指出,遗传与环境因素(包括病毒遗传物质、暴露于有机污染物、电离辐射、紫外线等)也可诱发机体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异常,促进腺瘤性息肉的生长[16-17]。

2 内镜治疗直肠息肉的研究

内镜治疗直肠息肉成功的关键在于完整切除息肉、降低术后息肉复发率。目前内镜治疗直肠息肉主要采取内镜下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以及水下内镜黏膜切除等术式,息肉完整切除率均较高。虽然目前内镜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直肠息肉患者内镜下治疗方案仍未统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1内镜下圈套器息肉切除术 内镜下圈套器息肉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小型有蒂息肉、隆起性无蒂或亚蒂息肉。主要手术步骤为医师采用内镜观察息肉特征,从内镜上的钳道插入圈套器,用圈套围住息肉基底部,完整切除息肉及其周围1~3 mm的正常组织[18]。李华铭等[19]研究显示,内镜下圈套器息肉切除术治疗结肠小息肉疗效确切,完整切除率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势,表明内镜下圈套器息肉切除术治疗小型息肉有一定优势。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内镜下圈套器息肉切除术使用的器械简单,仅应用1把圈套器,结合内镜视野,收拢圈套器即可将息肉切除,造成的创伤较小[20]。相关研究指出,内镜下圈套器息肉切除术术中可应用冷圈套器或热圈套器,两者均可有效切除直肠息肉,但热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风险较高[21],表明冷圈套器较热圈套器有一定应用优势。分析原因主要在于热圈套器以混合凝切的方式切除息肉,会对患者肠道深部组织造成热损伤,并涉及大血管,导致术后出血风险增加,而冷圈套器仅损伤肠道浅黏膜下层的组织,小血管出血的发生风险较低,且采用止血夹夹闭即可有效止血,因此建议切除直径≤10 mm的微小息肉时,优先选用冷圈套器[22]。但相关研究指出,冷圈套器缺少对息肉切缘的电烧灼处理,不利于完整切除病灶,可能会增加息肉复发的风险[23],目前尚无大样本研究证据证实此观点,仍需未来进一步探讨。

2.2内镜下APC 内镜下APC适用于直径≤15 mm、扁平广基的息肉。主要手术步骤为将内镜送至息肉部位,从内镜上的钳道插入氩离子凝固导管,至息肉上方约5 mm处,设置高频电发生器功率,行凝固治疗(1~3 s/次),并根据息肉大小选择凝固次数[24]。伍敏鹏和余建林[25]研究显示,内镜下APC治疗直肠息肉安全有效,且治疗的成功率较高。APC是新型非接触性电凝固技术,借助氩离子导电性,应用经离子化的氩气,将能量传至靶组织,而氩离子束可自动导向需要治疗的组织表面,达到病变的每个部位,促使靶组织凝固、失活,从而有效灼除息肉[26]。由于凝固深度的自限性,患者接受APC治疗后凝固深度通常不超过3 mm,肠道受损较轻,周围组织无炭化现象,不易发生局部炎症,且术后肠穿孔、出血的发生风险均较低,切口愈合速度快,治疗安全性好[27]。但内镜下APC仍具有明显局限性,由于治疗时无需接触息肉组织,无法获取病理标本,医师很难确定病变边缘状态、病变侵袭深度,且受凝固深度自限性影响,内镜下APC治疗有蒂及亚蒂息肉的难度较大,通常不能一次灼除息肉[28]。此外,内镜下APC治疗多发息肉也具有一定风险,大量氩气注入会影响手术视野,且可增加肠管压力,出现黏膜下气肿[29]。因此,对多发息肉患者实施APC治疗时,应多次吸引气体,以降低患者手术风险。

2.3EMR EMR适用于直径>10 mm或存在早期癌变风险的息肉。主要手术步骤为首先在内镜下向息肉基底部黏膜下注射混合溶液(肾上腺素2.5 mL+0.9%氯化钠溶液250 mL),促使息肉与肌层分开,然后再行电切息肉[30]。李倩等[31]研究发现,EMR对肠息肉的一次性切除率高达99.7%,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14%,表明EMR治疗直肠息肉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EMR是结合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与黏膜下注射术的新术式,与圈套器息肉切除术相比,EMR可通过黏膜下注射抬高息肉,并切除息肉及周围病变黏膜,其切除深度达黏膜下组织,有利于完整切除深达肌层、浆膜下层的溃疡,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留病变组织,预防复发,降低癌变风险[32]。但由于EMR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因此术中应避免电切过深,同时应及时行钳夹或电凝止血,使创面封闭牢固。此外,术中黏膜下注射不充分可导致息肉基底部抬举不完全,难以完整切除息肉;术中黏膜下注射过度则可影响手术视野,造成正常黏膜组织误切。相关研究指出,EMR不适用于治疗直径>25 mm且伴有黏膜改变的腺瘤性息肉,因其可导致切除不彻底,残留率高,增加患者预后风险[33]。由此可见,直肠息肉患者行EMR前应完善相关检查,并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初步评估患者病变浸润情况,为患者选择合理术式。

2.4ESD ESD目前被用于早期胃癌、直肠癌的治疗,同时也适用于癌前病变的治疗。对于直径>20 mm或有黏膜病变而应用圈套器难以有效切除病灶的患者需实施ESD治疗[34]。主要手术步骤为首先在内镜观察下向息肉基底部黏膜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肾上腺素、靛胭脂混合液,进行黏膜预切开,然后再用电刀沿黏膜下层剥离病变,电凝黏膜下层血管、冲洗创面,用电刀完整切除病灶[35]。李染等[36]研究显示,ESD治疗直径≥25 mm的直肠息肉是安全可行的,可实现治愈性切除,且残留率极低,同时原位复发风险也较低。ESD术中应用电刀逐层剥离黏膜,与EMR相比,可实现更大范围切除,更完整地切除息肉及受侵袭黏膜,进一步降低患者复发率[37]。但ESD操作难度较EMR大,手术耗时长,且术中剥离黏膜操作出血较多、遗留创面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也较高。因此,考虑ESD术中出血多、遗留创面大以及止血难度大,临床对于直径≥50 mm的直肠息肉患者应慎重选择ESD治疗。对于需要行ESD治疗的患者,可于术中预防性应用钛夹、可拆卸尼龙环或注射肾上腺素,以预防术后出血的发生。

2.5其他内镜下治疗方法 除上述疗法外,内镜下微波凝除、内镜下活检钳钳除、水下内镜黏膜切除等术式也可用于治疗直肠息肉。其中,内镜下微波凝除主要应用微波技术,具有价格低廉、产热快等优势。梅青涛等[38]研究指出,内镜下微波凝除对消化道息肉有一定疗效,可通过微波热效应,使组织温度达到60 ℃,进而导致细胞极化、核损伤,使息肉及基底部黏膜发生凝固、坏死。但微波凝除治疗会对患者肠道正常组织产生热损伤,因此,在治疗前应完善对患者的检查,合理制订微波凝除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微波热损伤。内镜下活检钳钳除主要适用于直径<5 mm的微小息肉,可于内镜下采用活检钳钳除肉眼可见的息肉组织,对微小息肉有一定疗效。但相关研究指出,单独采用内镜下活检钳治疗微小息肉的效果并不理想,完全切除率较低,难以切除宽基底部息肉,息肉残留风险高[39]。水下内镜黏膜切除术在传统EMR治疗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术中无需向黏膜下层注射溶液,仅通过抽空肠腔内气体,向肠腔内灌注水,使病变呈水槽版漂浮状,进而区分病灶范围,再行电切息肉,操作简单、技术难度低、手术时间短,完整切除率也较理想[40]。

3 内镜治疗直肠息肉的优势及不足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内镜治疗直肠息肉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势。内镜治疗直肠息肉术中无需长切口,可通过内镜置入并由内镜提供清晰视野,利于实施针对性切除,且息肉完整切除率高、创伤小,患者术后出血、穿孔发生风险、预后风险均较低[41]。但相关研究指出,目前内镜治疗直肠息肉尚存在不足,由于直肠息肉形态各异,且部分直肠息肉特征并不明显,应用内镜仍不能确切划分息肉边缘;同时由于部分直肠息肉可侵袭基底部黏膜,手术方案不当可造成息肉切除不完整,患者术后复发率高,无法有效预防息肉进展及癌变,不利于患者预后[42-43]。此外,部分难治性直肠息肉患者在实施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时,所需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治疗获益不理想[44]。未来仍需要对内镜治疗直肠息肉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讨最佳术式,提高患者获益。

4 小 结

直肠息肉是消化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直肠息肉以彻底切除息肉、缓解炎症为原则,主要采用内镜技术。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术式被用于直肠息肉的治疗,各种术式对直肠息肉均有一定疗效,但适应证不同,且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进一步分析各种术式的适应证、应用优势以及不足,可以为内镜合理治疗直肠息肉提供参考。同时,未来还应继续深入研究内镜治疗直肠息肉的优势及不足,不断改进内镜治疗技术,以进一步减小手术创伤,提高息肉完整切除率,预防息肉癌变。

猜你喜欢
圈套癌变腺瘤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长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长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狼的圈套
《癌变·畸变·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副乳也会癌变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