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分析

2021-12-01 06:46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青草河小学王桂娟
青年心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本课运算素养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青草河小学 王桂娟

小学数学是整个小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课程开展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十分重要,也是整个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要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展开有效教学,提升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要能对教学的策略进行精细化分析,使其能对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导向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是我国的现代化教学改革中的重点改革成果,在实际的教学改革工作中,对学生的具体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其整个教学工作都受到核心素养工作导向的影响,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将其作为相关教学工作开展的最关键性的元素加以应用,从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提升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要能与实际的教学相关工作相联系,从而有效满足当前阶段的教学实践需求。处于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个体通过数学学习活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并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透视数学的现实价值。这是对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情感价值观的整合。其中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是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没有两大基础做支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学思想方法彰显数学学科的本质。正面、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处于本阶段的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发现数学问题、认识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动力,这里所提及的数学问题包括具体数学学习领域的问题与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即显性与隐性的数学问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部分教育者依然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方式,其仍存在较为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并且不注重自我反思,无法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仍然带着落后的观念开展教学活动,用落后的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依然注重理论说教,让小学生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没有机会形成有效思考,进而影响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时摒弃低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教学引导,进而不能完成高效的学习。另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是单纯地依照课本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其自由思考和创造的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讲,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运算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小学数学教师要能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要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加以摒弃,进而带领学生展开高效的学习。要能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人的位置上,进而在实际的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要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主,帮助其进行自主学习。要有意识地避免学生依赖计算器,锻炼其运算能力。并能在引导的过程中使其养成认真运算的习惯。例如:在学习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以自学的方式对本课知识内容加以预习,并有目的性地记录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从而在课堂中及时请教老师。在本课的学习目标中,最重要的是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具体算法,并且能在实际的学习中对算法的步骤有足够的了解,真正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创设教学情境

教育的本质在于鼓舞、唤醒和激励,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也是进行激励教学的一种。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要用合适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使其充满智慧,同时也充满美感。让学生能在相应的情境中获得较为具体的客观感受,激发情绪,进而专注于学习活动,使其能发挥其最大的潜力。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不断变化,并且其心理特点随其年龄的变化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教师要能结合其年龄特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带领小学生积极动脑,产生更多的情感体验,进而有效促使其思维得以不断发展。例如:在学习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帮助小学生快速进入对本课知识的学习状态中。如通过设置相关问题的方式加强引导:“《中国少儿百科全书》每本34元,买2本需要花多少钱?买10本需要花多少钱?”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即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让小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后对教师创设的问题加以思考,进而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运算方法,提升运算能力,达到有效锻炼其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巧妙设计问题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活动,教师要放弃课堂制主导权,成为一名引导者,专门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自己主导课堂。因此,要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自觉加入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讲课时间,能留下更加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要积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引导更多小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巧妙的提问,形成一定的引导。例如:在学习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一课时,让学生进行自学后,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从而有效吸引小学生的专注力,使其能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锻炼运算能力。如计算15-6×2时,这是一个有减法也有乘法的两级运算,结合本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对其展开运算,先计算乘法的部分,再计算减法的部分,最后得出的计算结果是3,而小明的结果是18,这个结果说明小明的运算顺序错了,他一定是先算减法、后算乘法的。结合小明的运算,可以让其他同学了解到本课知识的重点内容,并能通过对典型错误的认知了解本课的知识内容。

(四)加强口算和估算

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要能从估算等方面入手。教师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的口算能力得以有效锻炼。口算能力有所提升,其整体运算能力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方案中为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留出一定的空间,锻炼用脑能力。例如:在学习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一课时,为检测其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列举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对其展开口算运算,如0.38+2.54=? 5.34+0.34=?等。让小学生能通过口算锻炼其运算能力。另外,在学习新的知识时,要能帮助学生对算理知识有足够的了解,进而为提高运算能力奠定基础,从而保证其能在较为实际的应用中灵活运算,建立其良好的数感。

(五)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在学生参与的评价活动中,能有效对其学习结果有客观的认识,能在教师、同学的评价互动中建立起较为清晰的自我认知,促进小学生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模式,进而开展高效的学习。例如:在学习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课时,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习题后进行互相评价,借助同学和教师的评价对自己本课知识的学习效果有较为客观的认识,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进而提升运算能力,使其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促进其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能对自己的教学手段有不断的创新,能让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对其每个阶段都给予充分的重视。教师要能不断用新方法引导学生,使其增强学习的动力。能用合适的问题促使学生展开积极思考,使其思维得到一定的锻炼。能有效带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使其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掌握更多数学知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本课运算素养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