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2021-12-01 06:46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松涛豪庭幼儿园杜艳玲
青年心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创设环境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松涛豪庭幼儿园 杜艳玲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与重视,成为整个教育界的焦点。而幼儿园作为幼儿长期身处其中的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可谓巨大。幼儿园必须充分意识到构建良好幼儿成长环境的重要性,积极着手,采取合理措施优化环境,致力于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良好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一、环境创设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一)个性发展

每一位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现代幼儿教育高度尊重幼儿的主体性,致力于引导幼儿个性化发展,挖掘幼儿性格、能力、潜力、品质等方面的闪光点,同时针对幼儿存在的部分性格缺陷、能力问题、品质问题等进行纠正与改善,从而在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引导其个性发展。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影响极大,通过合理创设宽松、自由且具有导向性的良好环境与氛围,有利于幼儿个性化成长与发展。

(二)认知发展

发展认知能力,形成系统化的认知体系,对大自然、社会等有科学正确的认知,是现代幼儿教育对每一位幼儿的基本要求。幼儿在学习生活中会从不同方面了解和获取相应的信息,进而不断发展认知。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不仅能够直接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具体的活动实现认知能力的发展,还能够通过直接接触物质环境的方式,在感知、观察、操作、探索中逐步实现认知能力的良好发展。而幼儿园环境创设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物质环境质量,进而影响幼儿认知发展。

(三)创新创造能力发展

幼儿园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大胆想象并进行创新创造,能够有效实现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的良好发展。而对幼儿园环境进行科学创设,增强环境中的自由性、开放性、可拓展性,为幼儿提供大量可操作的材料,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引导幼儿在环境中进行感知、体会与实践,让幼儿将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在不断探索世界奥秘、创造独特作品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创造能力的良好发展。

(四)审美能力发展

美育是现代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教育改革等对幼儿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幼儿园需要加强美育,从各个层面引导幼儿认识美、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并且需要将美育渗透到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合理融入美育,以环境作为媒介,促使幼儿在不知不觉间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发展审美能力,借助环境来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

(五)心理健康

近年来心理健康越来越受重视,幼儿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不过幼儿思想尚不成熟,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再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心理认知有限,仅仅通过说教式的心理教育很难起到良好作用。而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征,借助幼儿园环境对幼儿进行耳濡目染式的熏陶,有助于幼儿在不知不觉间感受来自教师与其他幼儿的关怀,充分感受世间的美好,形成良好品德,进而维系心理健康。

二、创设健康和谐环境的策略

(一)创设契合幼儿身心特征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幼儿园环境的基础,同时也是幼儿最容易感知的部分,需要着重加强对其的合理建设。在建设物质环境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征,以最适合幼儿的方式合理创设环境。总体来看,物质环境的创设应当遵循以下几大要点。

其一为开放性。在强调引导幼儿个性化发展、解放幼儿天性的现代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一定要以自由开放作为基础要求,尽量减少环境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压迫感和约束感,让幼儿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下自由成长与发展。这意味着幼儿园应当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同时对园内空间格局进行合理优化,尽可能凸显空间格局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丰富性,以免过于单一的空间格局令幼儿产生枯燥之感,防止过于约束的空间影响幼儿身心的开放化发展。以丰富多样的装饰作为点缀,在美化幼儿园环境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环境的多样性与开放性,让幼儿能够在探索不同环境中自由成长。

其二为互动性。幼儿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乃至已经较为熟悉的事物都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与互动欲望,这也是现代幼儿教育更加重视区域活动并适当减少讲解式教学活动的重要原因。在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时,应当有效凸显环境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性,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可互动选项,满足幼儿的互动需求。在创设具有互动性的幼儿园环境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安全性、易操作性、可拓展性等。教师可以对门窗、墙壁、围栏等固定区域进行简单装饰与点缀,引导幼儿对这些装饰物、点缀物进行研究、探索以及调整、替换,实现基础互动。更需要根据幼儿教育教学需求、幼儿身心特征等,在园内不同区域投放相应的材料,确保材料类型丰富、数量足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易操作性,进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可互动环境,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自主实践、创新创造。

其三为个性。每一位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都需要实现个性化成长。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时,教师应当以集体作为基础单位,明确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和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对环境进行调整与优化,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环境创设之中,让幼儿能够根据自身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对环境进行合理调整。如此一来,幼儿园环境既具有统一的整体性,也能够凸显每位幼儿的个性,有助于幼儿的个性化成长。

(二)创设具有积极导向意义的心理环境

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中,应当进一步关注幼儿心理健康,从各个层面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引导,促使幼儿在科学的导向下逐渐形成健全、良好的人格。首先,教师需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交流,和幼儿保持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既要从师长的角度进行引导,也要从朋友的角度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为幼儿创设足够宽松、平等、自由的心理环境,防止幼儿在与教师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产生压迫感、焦虑感,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其次,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讲故事、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对大自然生命、文明礼仪、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等有正确的认知与理解。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以及良好的个性品德,进而营造更为良好的氛围,更好地支持幼儿心理健康。最后,教师还应当引导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并针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与问题加以解决。尤其要关注幼儿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幼儿存在沮丧、厌烦等消极情绪,需要及时进行指引,让幼儿能够在快乐成长的过程中维系心理健康。

(三)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调整环境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特征有所不同,契合他们的环境也有所差异。幼儿园在创设幼儿环境时,必须充分考虑年龄差异,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及时调整环境,让幼儿能够在持续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思想、认知、情感、能力、品质等的逐步发展,在不同的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其中小班幼儿的行动主要是依靠直觉所指导,而且他们的思维通常都伴随有动作。针对小班幼儿应当创设具体、形象、生动、活泼、鲜艳的环境。以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导幼儿在互动性的环境中自由玩耍和游戏,促使幼儿同伴之间进行交流并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中班幼儿则是以形象性思维为主,往往会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考,且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欲望。针对中班幼儿,可以进一步增强环境中的互动特性,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材料,尤其要提供游戏材料与半成品。鼓励和引导幼儿利用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进行多样化的动手实践操作活动,促使幼儿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一定发展,好奇心强,表现欲旺盛。针对大班幼儿,可以对环境进行合理优化,以贴合科学知识、生活常识等的环境要素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发展。

综上可知,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巨大。对正处于重要成长阶段的幼儿而言,他们受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良好的环境往往能为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而保驾护航,而恶劣的环境则会严重影响能力、品质、思维、情感、品德等方面的良好发展。幼儿园必须正确意识到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并积极探索优化幼儿园环境的可行路径,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水平。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创设环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环境清洁工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