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统编版教材,创设基于儿童本位的生命课堂

2021-12-01 06:46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城关第五小学
青年心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识字儿童教材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城关第五小学 陶 然

一、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编写意图

从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选文来看,其既强调了经典性,又兼顾着时代性,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身心健康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在最难的写作部分,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在新时代背景下更注重写作方法的引导。但无论是识字、词语、写作还是阅读教学,其重要任务还是要放在基础知识上,也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如:识字能力、写作能力及思维能力等。为此,借助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实现基于儿童本位的生命课堂,是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点掌握的。

二、基于儿童本位的生命课堂构建策略

(一)“识”教材,用语文要素落实工具性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将语文训练基本要素,包括写字、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及逻辑思维等始终贯穿整个教材。因此,教师需要善于挖掘教材,开展“一课一得”的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的语文能力。

1.夯实基础,注重识字写字

基于新课标,小学语文对识字写字教学做出了更为准确的定位。简单说,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语文学习的黄金时期。因为一二年级学生识字写字的学习速度及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读书成效。因此,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尤为重要。

如: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立足统编版教材采用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法,进而达到识字、写字能力双重提升效果。还可以借助图文结合识字写字以及偏旁工具识字等手段,让小学生认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鼓励表达,注重语言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想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技能,应善于立足教材向学生提出问题,或借助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对话沟通,其间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让学生不盲从,学会做一个有思想的人。让学生自主思考并有效表达,能真正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教师利用单元课文、课后练习题及交流平台等手段,让学生展开课后思考并畅谈自我感受,这样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思考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如:在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想不劳而获是行不通的”的道理。为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我引领学生阅读后,解释了课文中的大概意思,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表看法。有的学生说:“不管做什么事情,自己不努力是得不到好结果的。”还有的学生说:“一次意外收获是幸运,第二次就只能靠自己努力而得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记忆,还能在无形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引领思辨,注重语文思维

在当今教育教学环境背景下,没有方向感的学习势必会成为一团乱麻。以小学语文学习为例,很多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难以提升不是因为他们不好学,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学。究其根源,是小学生思维能力欠缺。小学一二年级主要以夯实基础为主,而到了中段学习,教师就应该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就是构建课堂有效对话、促进学生思维品质良好发展的有效途径。因为“问题”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只有借助问题让学生积极投身课堂学习,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点,继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更好地吸收课本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多引领学生思辨,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相互探究,启迪学生思维,实现一举多赢的教学效果。

(二)“育”教材,在立德树人中彰显人文性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的编写是国家行为,其编写大纲不仅在无形中体现了国家意志,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未来国之栋梁的期望。小学语文教学要想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充分立足统编版教材,深入挖掘并探索相关德育信息,继而实现儿童本位,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1.寻找德育渗透素材

通过教学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是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润物无声”育人特征,旨在通过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借助语文课堂教学展开德育渗透,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善于钻研统编版教材,致力于找到德育渗透点并有序展开教学。统编版教材中就有诸多代表传统文化的文章,如《清明》这篇课文就培养了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制定德育渗透计划

小学语文与英语、数学、体育等学科相比,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纵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似乎都在无形中蕴藏着一个德育教育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把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计划。

3.扩大德育渗透范围

小学语文教材德育内容呈分散性及丰富性特征,要想在无形中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及培养正确价值观,“无形渗透”则是有效途径之一。如:统编版教材中《我不能失信》一文就让学生在课本学习的同时,真切领悟到诚实守信的中华美德。

(三)“用”教材,回归儿童本真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与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及学习接受能力相匹配。

1.探究——触摸生命的温度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温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探究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课堂参与度得到极大提升。

如: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中,为让学生通过学习得知“做事情要讲究效率”的道理,我让学生自告奋勇上台扮演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通过表演,他们真切感受到两种做事的态度。

2.对话——延展生命的宽度

在当今教育环境背景下,生命的宽度在于还原教学生命本色,旨在让生命活力在无形中成为语文教学最美旋律。而有效的课堂对话就是实现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重要关键点,师生应学会对话、善于对话、乐于对话,在对话中延展生命课堂的宽度。

3.创造——提升生命的高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能不断生成新的资源。若教师能够及时捕捉并生成新的资源,学生语文思维就会得到新的突破,从而让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鲜活。简单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诸多创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化教学,就是最能改善以往教学状态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特点是将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课堂,这样既能拉近学生与语文学习之间的距离,还能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发学生更宽泛的思考,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教学中,教师会借助文本让学生立足自身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让学生谈谈如果自己也可以变成其他东西,希望变成什么以及变成后会发生哪些奇妙有趣的事。有的学生说:“我想变成雨滴,滋润每一片干涸的土地。”还有的学生说:“我想变成一个有法术的人,去帮助很多贫穷的人。”

三、基于儿童本位的生命课堂之注意事项

(一)伪儿童化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个别教师为了顺应儿童本位教育教学思想,错误地认为尊重儿童就是“放羊”。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学生积极有效的引导。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学生的行为与教材或者正确价值观念存在偏差,语文教师不及时纠正,而是希望让学生继续在探索中自我发现并改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师也不及时指正等。伪儿童化需要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加以注意,这并不是对学生真正的“尊重”,而是对学生无形的“毒害”。

(二)泛语文化

在语文课堂实际教学中,个别教师为了让语文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为学生讲解一些与教材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课外知识,这种教学行为我们称之为“泛语文化”,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极力避免的行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聚焦统编版教材,树立基于儿童本位的教学理念,建构适合儿童发展的生命课堂,让语文教学彰显童趣,展露童真,一切教学都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猜你喜欢
识字儿童教材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