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

2021-12-01 06:46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主题公园小学
青年心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建构深度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主题公园小学 张 斌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过程中,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培养时代。此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此任务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探索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但是,还是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固守传统,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学基础薄弱为借口,单向地灌输数学知识,尽管可以使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建构理解,但是所建构的理解是浅层的。浅层理解导致学生在应用数学、发展数学能力和品质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问题,阻碍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针对此问题,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深度教学要求,要求教师立足学科本质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结构,驱动学生积极思维。基于此,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时,我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任务,以课堂为载体,应用如下策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数学,实现数学深度教学。

一、把握知识联系,建构知识网络

数学知识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载体,也是学生形成、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传统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碎片化知识的掌握,是在进行浅层学习。碎片化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建构深入理解,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影响数学知识的内化效果。相较于浅层学习,深度学习是以知识结构为基础的,需要学生立足整体角度,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增强对知识的清晰认知,为发展数学能力和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我会分析教材,确定知识联系,以此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分析、总结,建构知识结构。

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例,在这节课上,学生需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间的关系。如此教学内容,直接表明数学知识点之间是存在联系的,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内容,把握知识联系,建构知识结构的。对此,在组织深度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间的关系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先温故知新,回忆之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内容,并将具体的内容一一地展示出来。接着,根据展示的这些内容,详细地分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内容。如此使学生获得了探究新知的方向,便于自主地对新知进行探究。在学生列出了相应内容后,我指导他们进行对比、总结,发现四种四边形之间存在的关系。教学实践表明,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地学习新知,不但可以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联系,还可以在以往学习经验的帮助下,探究新知内容,尤其立足新旧知识关系,建构出知识结构,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还锻炼了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比较能力等,便于形成、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二、凸显学科本质,处理教材内容

数学本质是教师组织深度教学的关键。深度教学的实施,不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把握知识点的联系,从宏观上建构知识结构,实现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还要引导学生从微观上深入地探究数学内容,切实地把握教材中的细节内容,并就此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探究,逐步地把握数学本质,实现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在此过程中锻炼数学能力,夯实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教师是数学深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学生把握数学本质,是需要教师梳理教材、处理教材的。所以,在开展数学深度教学的时候,我会深度地分析教材,确定教学要点,辅助学生理解、掌握。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这是空间与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凸显了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格子图数一数的方法,或对平行四边形图形进行剪一剪、拼一拼的操作,将其转化为熟悉的图形,从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在学习该知识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这之后,还要学习梯形、三角形、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转化图形,是学生学习这些图形面积的关键。因此,在组织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的时候,我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为基础,以转化法为重点,驱动学生迁移所学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尤其在经历推导图形面积的过程中,实现数、形的互换,掌握转化法,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同时学会利用此方法,自主地探究其他的数学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三、立足学生主体,促进思维发展

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深度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在开展深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多样活动,驱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锻炼多样能力的过程,便于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对此,在组织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时候,我会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兴趣

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是实现深度学习的保障。数学课程标准立足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提出了情境教学要求。此要求的提出,驱动着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应用适宜的方式创设符合数学教学需要的场景,使学生在此场景作用下,产生学习兴趣,同时发挥学习自主性,体验场景,探究其中的数学知识,为加深理解做好准备。我在实施深度教学的时候,往往立足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创设生活情境。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学生在课堂上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也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基础。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各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有过接触,对这些图形建构了初步的认知。对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采用实物展示的方式,将长方形物品和正方形物品展现出来,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操作,与直观事物互动,实现他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初步认知,同时也激发他们产生深度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为进行深度学习做好准备。

(二)操作活动,学生自主探究

“做中学”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基本教育理念,也是学生锻炼思维,深度学习的主要途径。操作活动的实施,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数学现象,对数学现象展开由浅入深的分析,逐步地把握数学本质,实现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推动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此,在组织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时候,我会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

以“认识钟表”为例,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直接向学生展示了实物钟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操作钟表,分析钟表的各个指针在转动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或有什么关系。在直观现象的作用下,学生会轻松地发现数学规律,实现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学会了应用知识。

(三)知识总结,梳理总结所学

梳理总结所学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必由之路。通过梳理总结知识,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建构知识结构。此外,总结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数学反思是学生发现自身学习不足,及时弥补,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活动。通过数学反思,学生还可以锻炼、发展数学反思能力,而数学反思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学科能力。所以,在组织深度教学的时候,我将数学反思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巩固旧知识,在学习了新知之后,及时反思。

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例,在学习了该内容后,学生获取了不同的进行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对此,我在课堂总结环节引导他们反思,让他们思考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是如何进行应用的,在应用方法的时候遇到了哪些问题等,借此有针对性地点拨学生,使他们加深理解。

总之,在实施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多样策略地指导学生建构知识结构,把握知识本质,同时体验多样活动,一步步地深入探究数学内容,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自然而然地锻炼数学能力,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建构深度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建构游戏玩不够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