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2021-12-01 06:46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湖西中学
青年心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核心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湖西中学 陈 昉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概述

就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基础物理概念的掌握,更重要的还体现在物理观念的形成、科学品格的养成、物理实验能力的提高,这些都是物理核心素养构建所应具备的。其中物理观念主要指的是各种运动观念、能量观念以及力学作用观念;科学品格包含的主要内容为具有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而物理实验能力则为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物理实验,包括实验报告以及实验总结的完成。从本质上来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使其物理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等得到增强,从而使其对物理学科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应在教学方式上做出转变,构建更为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体系,以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二、核心素养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关于实验教学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实验教学与实验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物理教学中有效组织实施实验探究,能促进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同时也有人认为,科学探究(其核心就是实验探究)是一种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的手段和途径,也有利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素养的培养。我认为,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要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新要求进行认真梳理,只有抓住了这些新的要求,才能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我通过努力,梳理了这样的三条认识:一是实验教学设计时应当有明确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二是实验教学实施时应当有明确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脉络;三是实验教学评价时应当有明确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指标。这三条认识分别从实验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三个角度,提出了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对实验教学的优化思路。这个思路本质上是将实验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即前者是后者实现的途径,后者是前者努力的目标。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现状探究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缺失

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课堂上不能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而是仅仅讲解实验,或者用播放演示实验视频来代替学生实验,令学生没有参与性,只有观察性,忽视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物理这门学科是实验性较强的科学应用课程,每一个知识概念都离不开科学家的一步一步的验证实验,教学也有同样的道理,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会涉及一个实验,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初中物理教师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课程,才能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地理解物理的奥秘,引导学生发现物理学习的魅力。

(二)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观望性

学校方面主要把握学习的大方向,看重升学率, 一边进行常规化表面化的课程改革,一面延续传统模式教学,不利于教学新型模式的开展。再者,学校对于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工作滞后,加重了初中物理教学对于物理实验部分的忽视,学校建立的物理实验室常常属于空闲状态,浪费了教学资源。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时安排较少,不利于激发初中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不利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全面性了解,导致学生认为物理知识的学习最大的用途就是考试,在生活中的应用缺失。

(三)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行为模式较为刻板

受传统模式影响,初中教师依然延续教师为主,教材至上,考试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新教改的要求,不仅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还需增加其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给教师增加了任务量,使教师工作态度较为被动。多数教师虽然明白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受客观因素影响,比如课时紧张、实验器材准备工作繁重等等,使得学生探究实验未能落到实处。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科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有效方式,通过科学组织开展,能够让组内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展开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物理教师在应用该方法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合作小组进行科学的划分,在进行划分前,物理教师应对学生的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然后综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掌握情况、性格特征等进行综合考虑,切忌依照考试成绩进行划分,这样可有效保障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实现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其实这一教学方式可以便于实现分层教学、差异化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情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A层为基础较好的学生;B层为基础一般的学生;C层为基础较差且学习困难的学生。然后在小组划分时对各层级学生进行灵活分配,且在讨论学习问题设定中,照顾到各个层级的学生。通过此种小组合作分层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科学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全面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素质提升;另一方面则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激励,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尤为重要的是,初中物理教师在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过程中,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极为重要的一点。

(二)科学应用“问题引导”教学模式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问题引导”教学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教师针对科学探究的某个要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各种关键能力。教师在应用“问题引导”展开教学时,所提出的问题应能够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中,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可设置以下问题:(1)如何测量浮力?(2)如何收集排开的液体?(3)如何测量排开的液体的重力?(4)需要哪些器材?(5)如何安排实验步骤能够减小误差?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案。

(三)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边学边实验操作

在边学边做的实验进行中,教学节奏非常重要,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需要讲的内容一定要给学生讲解透彻。而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如看书、思考的任务一定要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有问题及时交流,这样才能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边学边做实验也需要好的课堂纪律,这是课堂教学顺利推进的保障;鼓励学生亲自去做,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实验状况,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不良习惯,这样才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比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让两个学生做实验,一个在桌子一端轻拍桌子,另一个把耳朵紧贴桌子另一端听声音。实验简单,效果明显,容易得出结论。对于学生边学边做的实验选择,一般选择实验器材易得且实验过程较为简单的内容,更多的是小实验,这样简单的实验学生非常容易操作,也比较容易得出结论,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实验教学需要赋予新的内涵,优化实验教学设计已让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是当前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明确方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就可以保证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是正确可行的。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教学核心
只因是物理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留言板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