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

2021-12-01 09:35谭德宇
开封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命力中华民族革命

谭德宇

(湖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最初只有几十名党员,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赢得世界的赞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早已站起来,业已富起来,正在不断强起来。一路上,中国共产党历经坎坷,甚至一度陷入绝境,但是,依靠人民、凭借坚强的意志挺了过来,并且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身处的环境越复杂、经历的磨难越多,自身的免疫力越强。中国共产党拥有持久而强大的生命力,在斗争中逐渐成长壮大。那么,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随着理论研究、思考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答案渐渐丰满起来。

一、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崇高理想的引领

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这一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1](P686)实践证明,形形色色的其他主义都不能指引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都不能将中国带入一个光明的世界,都不能给劳苦大众带来幸福的生活,唯有共产主义可以使劳动者真正获得自由与解放。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所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共产党人,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了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得到彻底改变。

今天,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牢固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有利于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现阶段,在拥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才能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中国的发展凝聚了力量,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想信念支撑,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先进理论的指导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2](P23)“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2](P24)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且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推出了一系列理论成果。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其中包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以及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回答,否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我们党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全新的视角看问题,在更宽广的领域进行探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理论创新方面实现的新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大力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立足国情,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国家的发展,思考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开阔视野,在理论上不断做出新概括,让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更有说服力,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真理的光芒,展现出更加强大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坚定的人民至上的立场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因而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人民立场,依靠人民群众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了新生政权。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在理论上坚持人民立场,而且在实践中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明确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他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只有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才能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最大成功。中国共产党始终这样认为,同时也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了这一点。

实践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生命力强大与否取决于人心向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为了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保持我们党强大的生命力,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指出:“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句话振聋发聩。我们党从广大人民群众中获取了管党治党的强大能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根本要求,这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我们实践的导向。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民兴则党兴,民兴则国兴。只有一切为了人民,始终服务人民,中国共产党才能长盛不衰、永不褪色。失去了人民,也就失去了灵魂,只剩一个躯壳,不管其外表如何光鲜亮丽,最终都会陷入历史的淤泥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句话铿锵有力,成为时代最强音。只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就能永远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四、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坚强的领导核心

一个国家要想办成大事,就得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并通过这个核心把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就是中国人民干事创业的主心骨。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大国,要想把十几亿人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办成一件件大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否则,就会出现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现代化建设搞不起来,而且整个国家有可能陷入混乱动荡之中。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所以中国人民干成了一件件大事: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民族复兴新征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显著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曾经一盘散沙,任人宰割。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人民动员了起来、组织了起来,带领人民群众克服无数困难,战胜无数艰难险阻,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要想成为并长期成为一个国家的领导核心,就必须有力量。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想把各个方面都领导好,就必须拥有强大的领导力。全党的团结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正如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所指出的:“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3](P310)党的十九大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是党心、军心、民心所向,是历史的选择、全党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只有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才能凝聚全党的智慧,凝聚起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也是党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关键。

五、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无畏的自我革命

自我革命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过程。一个政党进行自我革命,旨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一次次纠正错误、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具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从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到党的十八大后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反腐败,这些历史和现实都充分展现了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自我革命的勇气和信心。正是通过一次次刮骨疗毒、自我革命,我们党及时解决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甩掉了包袱、消除了隐患,从而得以轻装上阵,更加豪迈地阔步向前。可以说,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发展壮大、长盛不衰的法宝和内在动力。

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世界上的政党很多,但敢于自我革命的政党并不多。为什么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她因革命而生,为革命而兴,因此她善于革命包括自我革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正是因为我们党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所以能够进行彻底的、大无畏的自我革命。

任何一个政党都不可能不犯错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不是那么容易保持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她不犯错误,而在于她追求的是真理、遵循的是规律、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她从不讳疾忌医,总是敢于直面问题、自我革命。新时代,“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只有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我们党自身的建设,一刻不停歇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才能不断增强我们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使我们党拥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永葆青春。

六、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强烈的民族复兴情结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自此,“中国怎么了”和“中国向何处去”这两个大问题就一直萦绕在有良知的中国人心间。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和国家富强的努力有了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开始,就勇敢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继而,我们党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论断和基本国情出发,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给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事实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获得了巨大成功。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一成功彰显出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强大生命力。中华民族以富起来和逐渐强起来的巨人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正昂首阔步,走在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我们不仅要富要强,而且要更富更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七、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真诚的人类命运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奋斗中,不仅蕴涵着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无比热爱的浓浓情感,还包含有对世界人民和全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甚至核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文明的冲突依旧严重,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益加剧……全世界人民都热爱和平、谋求发展,因此各方都在寻求变革。变革无疑会催生新的机遇,但其中也充满风险与挑战。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各国利益,关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综合判断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世界总体局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主张。这是一个崭新的文明观,它延续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关怀。通过该主张的提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展现出更加自信、开放与包容的精神气象。

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以科学的决策部署和迅速有效的行动,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展现出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与有效的社会治理能力,高质量完成了一份抗疫答卷,取得了令世界信服的成绩。在率先控制住疫情的情况下,中国又积极投身于国际社会的抗疫事业:一方面,向许多深陷疫情的国家派出医疗支援队,并捐助了大量医疗物资;另一方面,积极配合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部署和安排,举办了多场跨地域的治疗经验视频分享会,并发出了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倡议。这不仅体现出大党大国的责任和担当,而且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建立平等互谅、共商共议的伙伴关系,打造公平正义、合作共享的安全格局,拓展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展示多元多彩的文明,促进各国各民族交流互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世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而发出的倡议,是推动各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它体现了中国担当和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八、结语

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并逐渐强起来?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归根结底,因为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国共产党拥有持久而强大的生命力。如今,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执着探索、奋力前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猜你喜欢
生命力中华民族革命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贸易生命力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如梦似幻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中国的出行革命
顽强的生命力——蟑螂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