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创新策略

2021-12-01 10:49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实验小学傅雪霞
青年心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寓言过程语文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实验小学 傅雪霞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也应该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帮助学生去进行创新性的学习,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根据教材为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知识,也应该对知识进行拓展,帮助学生进行语文教材的延伸,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的学习。

寓言的篇幅比较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压力,而且寓言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去为学生传达故事中所包含的意思,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也乐意去读故事,教师将寓言故事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去进行语文的学习。并且,寓言故事的应用也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寓言故事的学习,自己尝试去创作寓言故事,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在导语中引入寓言故事,设问质疑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寓言故事的使用,可以贯穿于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比如,教师可以在进行文章学习的过程前引入寓言故事,在每段课文学习的前面都会有一定的导语介绍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那么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导语为学生去引入合适的寓言故事,这样的寓言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也能够使学生对接下来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也能够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学习。

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中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对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进行认识和了解,去注意本文中出现的多音字的读音应该怎样去读,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学这篇文章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去了解不管是在这个寓言故事中,还是在生活实践中,学生在做错了事的时候都要及时纠正,不要害怕,也不用犹豫,当意识到自己错误的那一刻,就应该及时地去改正。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应该让学生去对文章进行分段,然后同桌之间先合作,对这篇文章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进行提问:“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然后对文章进行学习,去了解养羊人为什么丢羊,他是在哪种情况下把羊丢失的。在进行文章导语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这篇寓言的讲解,在教学中引起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意识到,在生活中做错了事,应该怎么做。还可以针对这个寓言故事进行思维启迪,如假设这个故事说的不是羊,而是牛或者鸡鸭等,那能不能还可以像放羊人那样做。还可以进行拓展式提问:“是不是所有的问题发生后都能‘亡羊补牢’?”“比‘亡羊补牢’更好的做法是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后教师应给予鼓励并适当引导。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这篇寓言进行复述,也可以回家将这个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能够在有趣的故事中体会到生活中的真理。

二、在师生互动中引用寓言故事,寓情于教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由于学生还比较小,他们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地坐在板凳上进行学习,他们对黑板的专注力也不够,在学习的时候总会东张西望,那么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教学互动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用寓言故事,通过寓言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勇于回答问题,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专注于上课的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积极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揠苗助长》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朗读,明白寓言故事的基本内容,再对文中的字词进行认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互动,通过学习启发学生,和学生产生互动。在文中会有很多生词,在学习这些词语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造句,然后对其他人造的句子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文中还有一些生词,像这句话:“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在这句话学习的时候,由于“巴望”这个词不常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那么在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点名,通过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之中。

三、在教给学生语文学习方法中引用寓言故事,情真意切

在小学语文寓言故事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去进行教材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通过课下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去开阔视野。小学语文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还可以是名著、文学作品之类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朗读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扩展知识面。那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将寓言故事引入学生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学习,明白语文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帮助学生懂得语文是要怎样去进行学习的。

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时,寓言故事作为一种故事的形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很容易激发起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解,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去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寓言故事,然后在课堂上复述出来,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懂得更多的寓言故事。在学生讲完故事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寓言故事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以及它的引申含意说出来,通过这样指导学生对寓言故事进行学习,考查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流畅地对寓言故事进行讲解,同时也能够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方法去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让学生在日后学习语言的时候,能够对自己的语言进行斟酌,流利顺畅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出的内容。

四、在课下帮助学生进行寓言故事学习,拓展阅读量

在小学阶段,学生最喜欢的就是寓言故事的学习,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寓言故事学习的时候,就应该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延伸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在课下寻找《山海经》《封神榜》,或一些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各种寓言故事进行阅读,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帮助学生锻炼语言文字的流畅性,让学生在进行表达的时候,也能够更好地学习。同时,寓言故事的大量学习,也能够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讨论,帮助锻炼学生表达自我思维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首先培养学生学习寓言故事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寓言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语言的乐趣,主动地去学习寓言故事。这样学生在课下就能够在父母的帮助下,或者是自己去寻找故事进行阅读,这能够帮助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寓言故事交流会,让学生定期对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进行交流,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好胜心,学生就能够想要去寻找更多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证明自己比别人读的故事更多。为了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寓言故事的学习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课下时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寓言故事的创作,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练笔,更好地进行文字的书写,也能够让学生对故事的完整性有一个详细的把握,能够厘清文章的逻辑。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寓言故事进行相互的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实践证明,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它的使用也存在着种种好处。寓言故事中丰富多彩的世界,能够为学生开创一个新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尝试创作寓言故事,这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可以多方面地提升学生的水平,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日后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中的使用。

猜你喜欢
寓言过程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寓言的马甲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