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职教育教学现状,实施有效改革策略

2021-12-01 10:49山东省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王培林
青年心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学管理中职

山东省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王培林

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明显不足,问题颇多,对此,本文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对中职的教育教学做简要分析。

一、中职院校学生的现状

普遍来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加之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偏见,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态度不端、学习习惯不良,如在上课时睡觉,玩手机,看小说;下课后玩游戏,谈恋爱,去网吧。很多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自身不被家庭重视或管教过于严苛,导致学生出现自卑心理、叛逆心严重等问题,加之对所学专业认识不到,对未来规划不明,出现了年龄不断增加心智却未增加。

二、中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疏漏

(一)学校没有实现专业整合

专业整合是中等职业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长期以来,我国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明确强调了全面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各个地区的专业大学也在积极响应。通过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策略,以实现教育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从目前来看,国家已经开设了的一些职业学院,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它已开始朝着集中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从本质上讲,不同的地区使用教育资源的有效性较低,真正的整合资源非常困难,人力资源和实验室设施的使用频率较低,并且仍处于差异化的早期阶段。而且有的学校无法建立适合其特点的专业课程模式,职业教育管理形式仍然存在许多障碍,难以有效地改善现有资源整合形势和状况,对各种专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认可度不高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人力资源培训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较低。从中专生的来源来看,大多数是中考中考试成绩无法达到高中要求的学生,相对缺乏基础知识。因此,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人力资源培训的质量相对较低,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相对较低。从现阶段大多数职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大多数职业大学生在就业和职业上往往处于劣势。许多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都对其有一定程度的歧视,这也是在我国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三)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一向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目前,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但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中等职业学校仍面临教育发展条件有限的问题。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对普通高中的投资约为668亿元,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仅为98亿元,与普通高中相比,中等职业教育由于缺少大量的资金投资,中等职业学院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而且,大多数中等职业学院的教育设施都相对较为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师资短缺已成为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多数中等职业学院教师主要是从普通大学毕业的人,青年教师虽然对工作充满热情,但存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均不足的问题。如有些教师无法在实际课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教学引向深处,而只是停留在理论的表面上。还有,大多数老师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后马上就到中职院校中工作,于是就容易出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现象,而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两者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上不能提供更好的指导。

(四)现代化教育技术使用力度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教育效果有所提高。但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现阶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相对薄弱,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仍在使用传统课程。课堂模式缺少一些现代的教学设备,如模拟道具、测试设备、培训场地等,因此无法生动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也导致教学效率的提升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专业与学生和企业的契合度较低

由于每个专业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都不相同,因此中等职业学院在开设专业之前必须先了解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的方向和思想以及社会需求的实际条件。但是,一些中等职业学院直接使用简单的教育理论框架为主体,实际的专业环境与学生的需求以及公司的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三个主题很难完美地契合。这严重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分配。

三、改善中职教育教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突出中职院校的特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强调自身特色,将服务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中职,将就业作为教育教育管理的导向。在当今社会,对专业和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必须加强当前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适当改变教育和教育管理工作。首先,应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运作的特征是向社会输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应积极加强与相关公司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第二,在各个领域进行合理的准备。课程不仅要注意专业课程的安排,同时还需要对素质类学科课时的安排引起足够重视。以这种方式培养出具有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技术人才。最后,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具备高超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现阶段中职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基本现象,中职院校必须通过多方渠道获得发展的必要资金,满足中职教育的实际需求。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中职院校需要充分利用政府财政资金。为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满足中职教育的发展需求。其次,中职教育需要进行教育资金的补充。随着中职教育市场化运作能力的不断提升,中职教育可以通过股份转让、合作等方式将社会资本引入中职教育当中,获得必要的发展资金,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最后,还需要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在获得发展的必要资金之后,中职教育还必须对相关资金的使用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论证,从而确保相关资金的实用科学合理,对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帮助。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首先,中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师资力量建设的重要性,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当中加强优质师资力量的招聘力度,从而为中职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次,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当中还需要认识到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加强招聘具有 一定实践能力的教师。最后,中职院校还需要通过职后继续教育等方式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技能的学习,提高教师本身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中职教育。

(四)保障教学管理的广泛性

在信息时代,教学管理系统越来越丰富和多样,教师和学校需要重视对系统功能的分析和研究。首先要确保功能的全面性,覆盖整个学校和各个专业,建立完整的沟通系统和运行机制,实现真正的整合管理和高效管理。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者可以使用这些管理系统来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和教育条件,并在以后随时调整他们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以确保教育的适当性和统一性。第二,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教授管理时,学校应建立一个全面、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将用户网络业务以及数据融入其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本信息的分析和解读,而且要了解教师的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保障教师使用资源的权限。使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课堂情况选择各种教学内容,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落实不同的教学实践工作。

总之,我国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信息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应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更好地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术业有专攻,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摇篮,在未来会为祖国的发展与强大贡献积极力量。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学管理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