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活元素,提升写作能力

2021-12-01 10:49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老南小学许金涛
青年心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习作校园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老南小学 许金涛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水平的高低,可以直观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依旧对写作有畏难情绪。因此,学生、教师和家长,提到写作,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

写作教学的困境,到底该从哪里突破,到底该在哪里投入时间?最经济、最便捷的一个路径理应是从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写作。可是,现在不少学生的生活都是从学校到家庭,再到兴趣班辅导班,完全是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只有概念化的认知而缺乏感性体认。还有的学生没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不能在生活和写作之间建立起联系。于是,在大量的学生习作中存在着同样的生活素材从中年级一直写到高年级的现象,也不乏据写作要求编造而成的素材,了无新意,味同嚼蜡。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想方设法帮学生打开生活的大门,把生活的气息真正引入写作教学,相信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一、引导观察生活之景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上文所述,现在不少学生在家庭、学校、培训班之间封闭循环。学生会在单一的生活环境中形成对“景色”的固化认知,认为风景应当只在公园中、景点里,而忽略了生活环境中的日常景色。因此,语文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自然风景,并诉之于笔端。校园便是学生获取生活素材最便捷的来源。

我在教学中,注意引领学生观察一年四季的校园,用习作记录下校园的季节更替。校园也是狭窄的生活场域,但只要加以引导,校园中的物候变化足以让学生学会对自然魅力进行感知,并尝试自主写作。迎春花是春天标志性的花卉,学生在没有教师提示的情况下缺乏对自然的感知能力,无法认识到独属某个季节的事物,我作为教师带领学生来到迎春花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在拉近了与自然的距离后学生们写作的语言也随之变得生动。“迎春花开了,仿佛枝条上挂满了金色的小铃铛。风儿吹过,我听到了春天的声音。”“花儿开满了枝条,就像一缕缕阳光落在了树上。”到了夏季我会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广玉兰、海桐、芍药,这是带领学生建立对自然了解的过程,先引导他们认识自然中因季节而变化的植物、景色,再激发学生用文字表达对自然变化的感受,在不同的季节重复这一过程,一方面是为学生引入季节变化的概念,另一方面是周期性地强化学生对外界观察的习惯,希望学生通过在校的训练,能拥有自主观察寻常巷陌中点滴变化的意识。

这些风景只要加以留心,就会带来美好的心灵享受,写作本身是得之于心、发之于口的过程,能形成对外界的体察也就能够对事物产生思想。用文字对所见、所想进行记录,就是颇具生命力的习作。有了观察的习惯,学生习作的内容也就不会限于一时一地,而能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不断地提高写作水平。

二、善于捕捉生活片段

以上是对景物的捕捉,在写作中,除了需要锻炼学生写景状物的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记事写人的能力,训练后者的最佳途径,就是尝试对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进行描绘。作为语文老师,要在观察生活中起表率作用,善于捕捉生活片段,再引导学生观察,让细小的生活片段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进而培养学生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校园生活进行观察和描绘是提高学生记叙能力的关键,老师的在场便于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捕捉生活趣味、情绪情感的能力。我任教班级的教室里的四台吊扇中有一台在转动时总会吱呀作响,另外三台转速不一、风力不同。打开吊扇的时候,学生们的注意力往往会被它吸引过去。这是学生观察到了生活细节,但没有对其思索的体现,教师在此时就应当对他们的思维加以引导,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串联。我让大家以这四台吊扇为观察对象,把它们想象成有性格特点的人物,进行写作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观察到的现象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灵感来源,突发的事件也是良好的记叙材料,由于其突发的性质,写作对象本身就有强烈的戏剧性,教师在此时应及时把握。

鲜活地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片段稍纵即逝,以这些片段为素材写成的作文,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对语言的运用也摆脱了僵硬枯燥的弊病,只要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让孩子们对生活有一颗发现细节的心,能极大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这样的素材是独到的,打动自己,也会引起他人的共鸣。更为关键的是,从生活细处加以点拨的指导方式本身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大大降低了孩子们面对写作畏难的心理,提高了学生练习写作的效率。

三、巧妙设计生活情境

校园生活有其生动性,也有其局限性,校园能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场景可遇不可求,而教学需要规律性和计划性,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巧妙设计相关生活情境,引领学生充分体验,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受,也就能触发他们的情感,“情动而辞发”,从而写出好的作文来。

生活情境的设计要紧密贴合日常生活,给学生搭好作文的支架。比如,我们可以围绕相关节日设计情境。三八妇女节到了,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向家中的女性亲属表达节日的祝福。让他们记录下过程,注意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这样,既熏陶了学生美好的情感,也锻炼了他们通过细节写人叙事的能力。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学生从未有过的生活情境,让他们有新鲜感。比如,让学生体验盲人的生活,他们能在这样的体验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感受,从而生发寻常生活无法给予的思考,由此呈现出来的作文细腻而具体。

通过巧妙的生活情境的设计,弥补学生生活中不能体验到的空白,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增加了学生写作的素材,是一举多得的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创设情境的目的不只是帮助学生完成一篇习作,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去发现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天然情境’,让学生学会在这种‘天然情境’中自主地进行写作”。

四、积极关注网络生活

现在的小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通过电脑、手机广泛地接触网络,网络生活对他们的知识积累和人格形成都有巨大的影响,而学生无法自主地判断应该从网络中获取何种性的信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关注网络生活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的重要手段,也理应成为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抓手之一。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如果能适切地用好网络生活资源,对于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大有裨益。

在写作教学中关注网络生活,首先我们可以融合网络语言。由于网络的传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一些网络语言会很快形成潮流。大量的网络词汇迅速地成为现代汉语常用词的一部分。不少学生也会在日常交流中有意无意地使用网络语言。在作文中,学生如果把网络语言用得恰到好处,会让文章多一份生活味和感染力。当然,网络语言有优有劣,只有那些沉淀下来的生动形象、言简意赅又符合语法规范的,我们才能加以吸收。因此,老师要对网络热点信息加以筛选,把那些生动又有深度、有趣又能引人深思的内容与学生分享,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社会的关注,让网络成为学生写好作文的助手,让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向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习作就与社会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我们还可以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方式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让从网络上获得信息的学生成为信息的输出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教学,因为生活,会更有生命力;因为生活,因此,会让学生更乐于动笔,勤于展示。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要努力挖掘生活元素,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并让他们爱上写作,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习作校园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探讨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习作展示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