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科融合途径探微

2021-12-01 10:49山东省聊城第四中学齐明清
青年心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美术学科融合

山东省聊城第四中学 齐明清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科融合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操作机会,满足学生学科综合能力历练的要求,虽然数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其内容和学法中融入更多人文因素,教师展开学科融合设计,其适合性更强,助学效果也会更为显著。语文中的阅读、信息技术中的辅学手段、音乐中的游戏、美术中的图画,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别样的学习体验,教师做好融合设计,能够顺利启动学生学习思维。

一、与信息学科的融合,创设适宜学习情境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不同学科带来更多教学支持,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渗透呈现多元化特征。教学内容整合时,教师借助网络信息渠道收集相关内容素材,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适合的学习内容;课堂导学阶段,教师利用信息媒体手段做情境设计,能够为学生创造适合的学习环境;教学重点突破环节,教师利用微课进行助学操作,也能够带来更多突破的力量和启迪;训练设计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做信息化作业,能够让学生开阔学习视野。

如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表示法”,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多种语言的“生日快乐”祝福语,有繁体中文、英语、法文、德文、荷兰文等。然后引出话题:文字可以分为多种方式进行表达,那么对于函数,又该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做展示呢?教师顺势引入教学内容。在重点突破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对相关数学概念做解析,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做认真观看,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以及映射的概念。学生开始观看这些视频内容,对函数表示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师结合一些案例做对应解读,学生逐渐掌握了不同的表示方法。在训练设计环节,教师给学生布设的任务中,涉及一个信息收集的内容:课外借助网络收集一些实例,关于简单的分段函数及其应用案例信息。

教师在不同环节都借助了信息辅助手段展开教学设计和操作。导学阶段,运用媒体做学习情境设计,启动数学思维;在重点突破阶段,教师投放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掌握了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在训练设计时,教师布设了信息收集任务,学生接受起来更为顺畅。数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的广泛对接和融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表明数学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有更多合作关系的存在,教师需要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渗透阅读学习方法

数学与语文学科的对接点众多,教师需要做有心人,针对学生认知基础做出具体布设,给学生自然融合创造良好条件。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执行手段,在数学学科教学中,面对数学文字和符号,都需要展开深度的阅读,教师适时引入阅读技巧方法运用,对学生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对应处理,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历练作用。在数学阅读学习时,教师适时做出方法匹配设计,可以及时唤醒学生阅读思维,形成崭新的学习成长点。

数学阅读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对数学概念进行解读分析时,需要借助详解性阅读展开操作,对概念要素做综合处理,对数理关系做辩证对接,这样才能形成数学学科认知。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部分包含“集合的含义”“集合的特征”“集合与元素的关系”“集合相等”等概念,教师在引导学生做阅读学习时,给出了具体的要求:仔细阅读相关数学概念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讲述概念基本要素和内容,说说自己对概念的个性理解,看谁说得更为全面而准确。学生开始阅读相关内容,教师深入课堂之中,对学生阅读讨论情况做观察,并及时做出一些阅读指导,让学生顺利掌握这些概念的内涵。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对数学概念的介绍都比较全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更多鼓励。为调动学生阅读思维,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案例做展示,对相关数学概念进行直观解释。

教师借助语文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等内容做深入解析,并运用复述手段进行阅读归结,这都属于语文学科教学手段。教师有意识地融合语文学科内容,展开多种形式的阅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学习过程中掌握数理知识。阅读、复述等语文学科学习方法的合理运用,为数学学法积累提供更多资源信息,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

三、与音乐学科的融合,引入娱乐学习活动

数学与音乐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教师借助音乐手段,适时引入一些娱乐性的学习活动,让数学学习带上娱乐性、游戏性,无疑能够为数学课堂注入丰富动力,也能够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高中学生学习压力都非常大,如果教师能够时常引入一些放松性音乐游戏,或者将数学学科内容融入音乐游戏之中,都能够赢得学生的普遍欢迎,在主动学习体验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如果有需要,可以发动学生参与音乐游戏的设计和组织,将学习活动推向高潮。

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一些音乐游戏内容,学生自然是喜闻乐见,其助学效果也会更好。音乐融入数学的机会有很多,教师需要做好匹配设计,让学生自然启动数学思维。如“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新知解读时,教师列举细胞分裂案例,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裂变过程,而且配设了音乐背景,给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展示,对细胞裂变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继续投放寓言故事:“在《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道数学题目:‘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如果运用函数来表示,应该如何展示呢?”学生对这些有趣的数学题目展开讨论研究,课堂学习气氛逐渐建立起来。教师与学生直接对话,为学生做出一些具体引导,让学生逐渐找到解决的方案。

音乐背景下的数学故事展现,成功调动学生数学思维,学生对这些有趣的数学案例有特殊的接受心理,自然能够主动进入其中,在深度思考和广泛互动中达成学习共识。学生在轻松气氛中展开数学思考,也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快乐体验。

四、与美术学科的融合,对接操作学习认知

学生大多有涂鸦的习惯,这无疑属于美术学习内容。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要关涉到更多图形、表格、图案等内容,如果能够借助美术手段做对应展示和操作,无疑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调动。“画数学”是学生童年的难忘经历,在高中学习过程中自然融合美术手段,学生接受起来更为顺畅自然,其助学效果也会更为显著。数学学习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借助美术手段做具体推介,引导学生自觉展开数学相关实践操作,学科融合行动自然启动,教学效果值得期待。

数学图像表格带有美术属性,教师需要做好对接处理,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美术应用环节,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形成融合认知。在教学“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时,教师先投放课例:“如果有一笔资金来投资,有三种方案。其一,每天回报40元;其二,第一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10元;其三,第一天回报0.4元,以后每天都要比前一天翻一倍。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案?学生开始阅读讨论这个案例信息。教师安排了表格和图像两种方法运用的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表格,或者是图像方式做展示解读。学生拿到这个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不管是设计表格还是画出函数图像,都需要运用美术手段和方法,教师做出必要的指导,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相关操作。教师组织学生做集体展示,并对学生表格制作和函数图像绘制情况做评价和归结,提出一些评估意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美术学科内容,指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展开相关操作,都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手段和方法众多,如何做出合理选择,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师从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出发,适时做出一些针对性引导,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训练环节,并在实践探索中形成学科核心能力。

高中数学与其他学科有诸多对接点,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教学思考和设计,势必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激发动力。数学与其他学科展开融合设计,不仅能够丰富数学表现形式,还能够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觉醒,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教师关注学科融合和对接,体现科学教学精神和观念,学生在多种学科融合过程中形成学习认知,能够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成长。

猜你喜欢
美术学科融合
【学科新书导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美术篇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