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西农业经济发展

2021-12-02 09:08李奕含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陕西农业经济

李奕含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100)

随着西部经济的崛起,近几年来,我国西部的重工业、服务业,以及农业的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我国一直倡导东中西部和谐发展、平衡发展,只有东部经济的繁荣是不可行的。因此,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一直是一个被理论界、实践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就如今西部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虽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农业经济发展依然较为落后,从而直接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因此探究关于影响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已是备受关注的重点话题。陕西作为西部重要的农业大省,文章将对其发展和当前取得的成就进行探讨,进而从一个较全面的视角窥视陕西农业经济的发展,以期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西部经济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发展。调查显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力大量闲置、生产效益低下、发展长期滞后等原因是影响西部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这样的状况同样也制约了西部地区轻工业的高速发展。众所周知,陕西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同样存在。陕西有着四千多年的农业文明史 ,但是就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总体来说,农业生产在很长时间里难以摆脱传统生产方式的束缚。

文启湘,南建党(2005)认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几年前后就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带动力较强的企业,如西安银桥、杨凌秦丰、陕西海升等,这些企业提高了农业整体效益,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市场纽带和桥梁作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但是陕西农业产业化仍然面临相当多的困难与阻力。如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有限、中介组织发展滞后、观念滞后等。宋蕾,郭俊华(2006)利用陕西1990-2004年15年的数据资料,并使用最小二乘法和EVIEWS 软件研究发现,从1990年到2004年,陕西省农业投入规模收益呈平均下降趋势。这一现象说明近年来陕西省农业产出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农业总投入的增长速度,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极低。1990 - 2004年,陕西农业产值增长率较低,增长趋势不稳定。1990 - 2004年,陕西省耕地投入规模收益为负。1989 - 2004年,陕西农业流动资金投资的回报率为正。1989 -2004 年陕西农业劳动力对陕西农业总产值无显著影响。王立莹(2012)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恢复发展阶段、遭受严重挫折和停滞彷徨阶段。为了尽快改善西部农业发展的不良现状,陕西省政府及时调整当时的经济体制,实施了土地改革制度,废除当时封建的土地制度,实行土地农民所有制,即使农耕者有其自己的土地,从而大力宣传并引导当地农民从思想和行动上进行转变,坚持合作共赢促进发展的理念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具体而言,为了陕西农业经济发长足发展,陕西政府做了如下努力:创建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统供统销”制度,培育农产品市场机制;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发展工厂化、设施化农业,实行农机机械化,提高 生产设施能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业教育,建设农业科技园区,优化产业结构。部分学者研究了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如罗娟,程书强(2018)主要研究了陕西农业经济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这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生态环境的好坏则是影响当地农业经济收益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若生态环境下降,自然灾害频发,自然会影响当地的农业种植,从而直接影响该区域的农业经济收益。若农业经济不发展,农业生产滞后,致使生态进一步环境恶化,这将进入一个死循环。因此,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亦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除此之外,陕西省有6个市包括(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延安及榆林)的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导致生态环境发展远远落后于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部分研究证明,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应有影响。翟英(2007)研究发现从根本上转变陕西省种植业增长方式,就要保持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进步率;需要开发、推广适用的农业高科技术,这样才能达到地尽其用、物尽其用,有利于推动陕西畜牧业的发展;就目前陕西的农业发展来看,陕西果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是由于高新科技力量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科技创新对陕西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果业)发展存在积极地影响。以农业大学为依托的“试验站”模式,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郭占锋(2012)研究发现这样的:“试验站”模式有如下特点:利用农业大学的科技资源 , 结合区域产业的特点 , 有效推进地方产业发展;科研人员驻守农村 , 强调农业技术发展中农户的参与作用;与此同时,为了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国家更加注重对农民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形成了多方参与协作的科技推广组织体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惠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我国首次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部分学者研究在新时代下,陕西农业经济发展的状态。陈卫峰,王馨瑶(2020)研究“一带一路” 背景下有哪些因素影响陕西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研究指出陕西的农业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主要是由于当地政府对农业资金投入不足,进而一系列的问题也进一步显现,例如薄弱的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农业产业链、不成熟的产业集群,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严重,也同时影响陕西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因素有财政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等四大因素。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陕西农业经济由发展较慢到发展迅速,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发展经历。杨凌示范区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国家级农业示范区,在陕西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不仅如此,随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实力(尤其是农业方面)不断提高,惠及到的不仅是杨凌示范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更惠及到了周边地区(如周至、武功、兴平等)。如食品、蔬菜(如猕猴桃、西红柿)方面的技术,使得周边的农民获利颇丰。但是,陕西的农业经济仍然也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可以在如下方面进行努力:追加“试验站”的经费投资,并努力协调与大学之间的利益关系;创新包括穷人在内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加快培育农业创新性人才,并将其成果转化成经济利益;搭乘“一带一路”战略的惠民政策,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优质农业产品。

猜你喜欢
陕西农业经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