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2021-12-02 09:08张书田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农田水利节水

张书田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水务局,甘肃 天水 741000)

秦州区地处中纬度地带,深居内陆,地形复杂,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带,降水时空、地域差异性大,多年平均降水量538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份,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旱洪交替发生,人均水资源量为569m3,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工程,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收入水平。可是农田水利工程实际发展期间,不可淡化潜藏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节水灌溉有效发展。所以新时期下应该探索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高效发展策略,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节水灌溉的效益。

1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1.1 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是实现用水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节水灌溉技术是农田灌溉乃至农业用水发展史上意义深远的一场重大变革,是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节水灌溉的意义不仅是节约灌溉用水,而且是改变了传统的用水、管水方法。通过发展滴灌技术,改善传统耕作模式及灌溉模式,节约有限水资源,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1]。通过一系列节水项目的建设,可为节水灌溉总结成功经验,科学有效的控制灌溉质量、灌水时间、灌水量、灌水周期,从而大大促进农田水利的科技进步,提高灌溉的科技含量。因此,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推动项目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措施,对秦州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2 实施高效节灌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果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天水市秦州区是我市发展林果业的重要地区之一。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可大幅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缓解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水量增加的压力,缓解项目区季节性缺水的矛盾,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同时,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灌溉保证率,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该项目区域种植的苹果多年来一直受到条件限制,不能得到适时适量的灌溉,产量和果品等级相对灌溉区域均低一个档次,严重影响了果园的经济效益[2]。在苹果的生产过程中,时常要按照生长阶段追加肥料,遇干旱时节,由于无灌溉水,时常会造成果树烧苗,而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功能,也可使得该问题迎刃而解。因此,实施节水灌溉项目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果品质量,促使由广种薄收走向精耕细作,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展的最有效、最合理的必然选择。

1.3 项目建设是发挥高效节水灌溉示范作用,建设精准农业的需要。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用水量在国民经济总用水量中仍将占主导地位。因此,要保持灌溉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节水增效、高效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是未来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对带动周边乡镇节水农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节水农业与精准农业的基础,推行高效节水灌溉的过程,是加快精准农业实施、促进水利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精准农业的条件之一是精准灌溉、精准施肥。采用滴灌技术和配套相应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使土壤水分可保持在最佳水平,便于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减少作物体内能量消耗,并且能保持土壤有良好的通气状态。另外,滴灌结合施肥很容易做到少施、勤施,可以根据作物消耗直接施到作物根系附近,使土壤养分保持在最佳平衡状态。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改善灌溉条件、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也促进了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使项目区农业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2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影响因素

2.1 项目规划不够科学。

实际的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进展要围绕农田发展趋势加以规划设置,思考到农作物习性、季节特点和土壤实际含水量,保障节水灌溉方案足够科学与针对性。可是农田节水灌溉操作中存在着不科学的地方,比如设计工作者项目规划尚未思考和灌溉项目相关的全面信息[4],尚未给予节水灌溉项目环境进行具体勘察,不管是土壤含水量,还是地质情况了解,都体现出不够深入的问题,由此影响到项目规划方案的科学性,甚至阻碍节水灌溉项目的发展。

2.2 项目管理趋于形式化

节水灌溉项目能否准确落实和有效管理,究其原因是项目管理工作不够透彻。会导致工程资源的浪费,会产生诸多问题,包含配套设施出现老化现象和资金运转不够全面等,不利于节水灌溉项目高效发展[5]。另外是项目建设以及运行,因为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造成设备维修不到位和养护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到节水灌溉工程运转速度,无法保证资源整合的效果。

2.3 种植结构缺少合理性

水利工程建设中,节水灌溉项目可能在种植结构的因素变化下出现变动,农田实际种植结构表现出匮乏合理性的问题,制约节水灌溉项目有效进行。现阶段一些区域的农田种植结构受到以往种植思想约束,若水利工程主动性缺失,很容易影响到节水灌溉项目的定期调整效率,无法满足种植结构设计需求,不只是会降低产量与效率,还会制约节水灌溉水平[6]。

3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有效途径

总体而言,农业发展期间,水利工程起到一定的作用,给予经济提升带来条件和动力,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工程成效的提升,节水灌溉项目是灌溉工程的核心点,要尽可能的增强节水率,保障水资源可以有序集约利用,提升项目技术水平,科学对水资源进行配置,不断提升节水灌溉的成效。

3.1 保障水资源的科学配置

农田灌溉过程中由于水资源占据的份额比较大,以落实持续化发展为目的,利用水资源期间应该注重利用率的提升,整合节水灌溉项目发展体系,借助节水灌溉项目保障水资源科学配置。第一点是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设计操作中,进行水资源布局范围信息调查,掌握区域环境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加快水资源科学利用成效。第二点是水资源分配期间,贯彻对应的理念,合理的测算水资源总量,管理好水资源可利用量,配额设计区域用水流程,确保水资源管理工作更为科学化[7]。细致规划农田灌溉用水量,一方面增强水资源科学配置效率,另一方面推动节水灌溉项目进展,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脚步。

3.2 关注节水灌溉工程管理

要想提升节水灌溉工作的成效,应该强化管理质量,将节水灌溉工程当作核心点促使节水率能力增强。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期间,要开展前期管理作业,工程建设期间思考到运行费用短缺资金的情况,有计划的进行节水灌溉。彰显管理工作的特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使得灌溉工程可以有效进行,便于农田灌溉作业时效性的提升。并且节水灌溉工程期间,树立长效化监督意识,强化水利工程质量,展现节水灌溉工程的成效,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完善现有管理机制,规范化进行权责配置,体现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性,给予节水灌溉高效性奠定基础。

3.3 提升与转型节水灌溉科学技术。

针对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与创新,相关人员要结合技术层面不断强化。突破以往农田种植思想影响节水灌溉发展的局限性,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手段,提升和转型处理节水灌溉技术,增强农田种植结构优化的适应性,控制水资源浪费现象。通过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宣传,获取农田种植实施者的重视,将节水灌溉项目和水资源节约进行结合,合理地进行节水灌溉,革新种植思想。另外在现有的水利工程发展中存在多种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节水灌溉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存在深远意义,以此为前提若能够实现节水灌溉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利用信息技术高效调控农田灌溉工程,动态监督农作物生长现象,结合节水灌溉地区的环境与特征,更好的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的进行存在一定价值和意义,农田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扩展,对应的工程分布空间有所增加,水利工程的必要性日益显现,所以节水灌溉项目的高效实施作为经济水平提升的直接途径。节水灌溉项目要体现水资源节约的要点,关注节水率提升和水资源利用率提升,科学的设计工程实施环节,通过保障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关注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提升与转型节水灌溉科学技术等方案,满足农田水分特征和农产品灌溉需求,与时俱进的强化节水灌溉工程质量,促进节水灌溉高效运作与发展。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农田水利节水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对策
新时期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研究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节水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