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问题及措施

2021-12-02 09:08徐君超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水费供水饮水

徐君超

(上海金山自来水有限公司,上海 201599)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民生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保障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保障农业安全生产、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在不断重视,陆续实施开展了一系列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得相关文件,其中颁布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就对我国农村地区安全饮水指标做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2]。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对于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健康稳定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受到的干扰因素众多导致运行管理工作困难重重,要想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健康稳定运行进而发挥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科学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特点

1.1 分布点多、分散、面广且基数大

由于我国农村基数大面积广,分布分散且数量庞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分布也呈现出多点、分散和面广的特点,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分布着大量的单村供水工程。

1.2 统筹规划管理的难度大

相比城市安全饮水工程而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规模要小很多,而且分布比较分散,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就到导致了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统筹规划管理的难度很大。

1.3 供水成本较高,农民压力大

由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分布分散、规模较小、无法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单个供水工程所服务的人口数量小,但是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成本高,这就导致供水成本也较高,水费定价也较高,加大了当地农民的经济压力。在实际收取水费过程中难度很大,水费迟迟无法收取,拖延水费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水费难以收取导致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得不到保障。

1.4 水质偏低

受到农村自身特点的影响,加之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缺乏技术、资金等条件的支持,造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规格不高,安全饮水工程自身较为简陋,水质处理工艺较为简易,导致水质整体偏低。

2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认识薄弱,运行管理不到位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素质整体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一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还比较落后,对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认知薄弱,没有认识到安全饮水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维护工作不及时。有些村庄虽然对管理维护工作较为重视,但是实际开展运行管理工作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运行管理的实际成效就会大打折扣。由于运行管理不到位,随着工程使用时间的推移,供水工程的运行就会不断有故障发生,严重的时候会导致供水系统停止供水。

2.2 运行管理模式不完善,职权划分不明确

近年来我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保持着较快的建设步伐,但是相应的工程运行管理却没有跟上建设的步伐,目前还没有针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建立起高效完善的运行管理模式,导致供水工程经常发生水质不达标和渗漏等故障。目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主要沿用着以水利部门为主同时财务和审计等部门为辅的传统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在实际开展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时存在职权相互交叉的问题,当供水工程运行出现故障时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导致运行管理的效率不高。

2.3 运行管理资金缺乏支持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国家的基础民生工程,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工程建设完成投入运行后,需要大量的资金给予工程运行管理进行支持,同时,工作人员成本,供水工程设备的更新升级,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障。然而实际情况是政府给予的相关资金支持比较有限,农村普遍存在水费定价不合理和拖欠水费的现象,供水工程长期处在赔本运行的状态,供水工程长期收支严重不平衡,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缺乏可靠的资金支持,造成运行管理工作难以为继,供水工程丧失了生命力。

2.4 水质安全监督执法薄弱

水质安全监督执法是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应当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农村辖区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农村的快速建设,通常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则有所忽略,没有针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立起完善的水质安全监督执法机制。在实际开展水质安全监督执法工作过程中,执法人员的岗位责任心、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较低,先进的监测技术手段也较少,而且在监督执法环节中存在信息不透明和不公开等问题导致水质监督执法工作的成效微弱。

2.5 运行管理队伍专业素质较低

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多是建设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建设完成后会交由农村当地辖区政府来负责运行管理,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际运行管理中通常地方政府交由农村当地的居委会负责,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人员主要由当地村民兼任,这些村民没有接受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相关管理培训,供水工程维护保养技术和管理能力薄弱,当供水工程出现严重或者突发故障时没有能力及时解决给供水工程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农民只是兼任运行管理工作精力比较分散,无法专心开展运行管理工作。加之经济落后的原因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不愿前往,这就导致专业人员缺乏,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较低,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3 强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措施

3.1 利用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提升农民认知水平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所处的主要环境是农村,其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农民,因此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需要农村人口的积极参与配合。农村当地辖区政府可以利用展板、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短信、微信、网络等新媒体以及组织文艺汇演等多样化的方式向农民进行宣传教育,提升农民对水资源保护和安全饮水工程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起农民正确处理生活和农业生产垃圾的良好习惯,向农民灌输正确使用化肥农药的知识,使得农民认识到安全饮水工程的重要性,主动参与配合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此外,还可以以严重的水污染事件为契机开展公开执法活动达到对农民进行警示教育的目的,以此提升农民对水资源保护和安全饮水工程保护的认知水平。

3.2 建立清晰的管理组织结构和健全的管理机制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优化需要从管理组织结构构建和管理机制完善两方面入手。针对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建立起责权明确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划分各层管理部门自身的管理职责,明确主要管理部门的管理主体地位及其管理责任,并建立起健全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为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奠定制度保障,使得各层管理部门自觉担负起自身管理职能。针对管理机制的健全,在明确安全饮水工程所有权的基础上由可将运行管理交由地区水管站来总体负责,具体的工程运行管理可由村委会负责,特殊情况下也可由个人负责。总之,因地制宜建立起多元化的管理机制并对各管理岗位的管理职责进行科学规划,同时针对不同的管理方式制定出对应的管理责任制度。

3.3 夯实资金基础,增强运行管理工作生命力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长期健康运行需要以坚实的资金基础为保障,首先,政府和水利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相关方面资金的投入力度。其次,优化现有管理模式从而节约管理资金,同时根据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制定合理的水价及可行的水费收取标准,保证水费的顺利收取。再次,积极拓宽资金来源,农村当地政府和水利管理部门可以与工程建设企业进行洽谈合作,在项目招投标中将安全饮水工程的部分运行管理工作交给企业进行负责可以有效节约部分管理资金从而减轻工程管理部门资金压力。总之,通过采取多种资金融资和节约措施为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夯实资金基础从而增强运行管理工作的生命力。

3.4 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工程运行管理队伍能力水平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健康平稳运行离不开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优良的管理队伍,因此,必须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要重视专业水利人才、专业管理人才和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实践型人才的引进,通过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工程运行管理队伍整体水平。其次,重视对在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对在职技术人员开展供水工程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供水设备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同时对在职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岗位方面的培训,纠正管理岗位人员“重建设,轻管理”的错误观念。最后,建立长效人才激励机制,提升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4 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理幅员辽阔,农村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农业人口基数大,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近年来我国农村建设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农村地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起着异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建设高质量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健康平稳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水费供水饮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简易饮水鸟
养羊饮水技巧多
通过农田灌溉的治理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饮水
没付水费
饮水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