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2021-12-02 09:08陈周虎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污水环境保护

陈周虎

(平凉市生态环境局庄浪分局,甘肃 平凉 744600)

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在逐渐的恶化,在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性。我国是重要的农业大国,农村中的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影响整体生态环境的建设效果,但是我国当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并不乐观,并且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解决在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概况

我国的农村分布范围广泛,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或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污染,进而破坏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是重要的农业大国,农村环境建设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身体健康,但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只关注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导致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城市污染的治理,不重视农村的污染治理,导致农村地区的污染范围逐渐扩大,影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的身体健康。为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应该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治理力度,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农民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

2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生产和生活中所出现的污染。

2.1 农业生产污染

2.1.1 过度的使用化肥和农药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有些化肥和农药的利用效率较低,直接渗透到土壤和水体中,造成土壤板结和土壤酸化,也会影响水资源的质量。水体和土壤受到污染之后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产。

2.1.2 焚烧秸秆的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有些农民为了节省劳动力,将秸秆大量的焚烧,破坏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造成资源的浪费。应该采取秸秆还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1.3 畜禽养殖业带来的污染

在规模化畜禽养殖的过程中,每年产生大量的粪便,有些农村中的散养户对粪便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直接将粪便排放到河水中,导致水体被污染。养殖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污水污染,污水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就排放,破坏了水资源。此外,在养殖的过程中会出现病死动物,农村地区的散养户不重视对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而是将其随意扔到荒郊野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1.4 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

随着国家对农村重视程度的提升,农村地区建立了许多乡镇工业,虽然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乡镇企业大多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并且技术含量低,设备落后,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和废气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之后就直接的排放,造成环境的污染。

2.2 农村生活带来的污染

2.2.1 生活垃圾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数量明显增多,因为农民的环保意识比较弱,随意的丢弃生活垃圾,许多垃圾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2.2.2 生活污水污染

在农村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导致农村中的生活污水不能集中的排放处理,各家各户随意的排放,有些污水进入到沟塘,有些污水直接渗入地下,造成农村环境的污染,影响农民的生活。

3 当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3.1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环境的恶化

在过去,有些农村地区的耕地资源有限,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农民开始开垦大量的草地和荒地,导致绿色植被的覆盖率明显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促使农村中的生态环境恶化,长此以往会出现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给农村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一些重要的农牧生产区,许多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采取放养的方式,破坏了当地的草地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一些农村地区还存在着乱砍乱伐的现象,为了建造房屋而大量的砍伐树木,造成树木的急剧减少,森林覆盖率明显降低,很难恢复。

3.2 环保意识弱

当前农村的主要生活方式还是自己自主的生活方式,农民将产生的生活和生产垃圾四处的乱扔,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弱,在生产的过程中大量的焚烧秸秆,导致大气污染问题的出现。在饲养家畜的过程中,畜禽的粪便随意堆放,甚至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引发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有些污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人体的健康。

3.3 环保基础设施的缺乏

农村中的垃圾和废水随意排放是因为农村地区缺乏基础设施,如污水管道系统和垃圾回收处理设施,加之有些城市中的垃圾运到农村地区,造成了农村污染急剧加重。

4 农村环境整治的意义

4.1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只有农村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才能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国家整体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基础。通过农村地区生活环境的改善能够为广大人民提供适合的居住环境,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做好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治理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能够提高农村中的整体形象,满足人们对生产生活质量的需求,保证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

4.2 提升农村生活环境及质量

通过农村的环境治理,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也能改善农民的生产环境,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安居乐业。科学的农村环境治理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身体健康问题。

4.3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但是资源不断开发导致农村中的自然资源逐渐减少,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通过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变农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水平。

5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

5.1 加强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为了提高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应该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生态保护的行为。为此,政府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首先,通过各种媒体的方式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向农民宣传农村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到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而规范自身的生产和生活行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其次,可以定期派遣工作人员到农村讲解生态环境保护法,让农民认识到生态环境的危害,也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是违法的行为。最后,鼓励农民群众发挥监督功能,能够举报各种环境污染的行为,同时也加强自我的约束和管理,通过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来加大环境保护的效果。

5.2 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

应该发挥立法的作用,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的普遍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法,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经验,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首先,树立现代化的立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其次,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配套立法。在国家立法的前提条件下,配合地方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提高环境保护法的可操作性。最后,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坚持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严肃的处理。

5.3 重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原因还包括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为此,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首先,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比例,重视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购买力。其次,开发低成本、容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污水处理的成本。引导农民集中的排放污水,然后对污水进行集中的处理。推广新型的环境保护技术,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使用生物化肥和有机化肥替代。最后,加大资金扶持农村中小企业的污染防治,给乡镇中的中小企业适当的补贴,主要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

5.4 健全奖惩监督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奖惩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农民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倡导农民采取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提高垃圾资源的回收率。在农业生产中,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采取生物措施防治病虫害。加大对焚烧秸秆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倡使用秸秆还田粉碎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畜禽养殖业中,采取科学的养殖模式,鼓励养殖户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不同的形式对粪便进行处理,如沼气利用和生产有机肥等。此外,地方政府还应该设置独立的环境保护部门,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环境保护进行宣传和普查,定期公开环境保护治理的进度,让人民群众监督。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加大对乡镇企业排污的监督管理力度,减少乡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5.5 合理的开发农村中的自然资源

为了过度的追求经济效益,农民过度的开发自然资源,导致森林资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为此,应该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开发自然资源,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前,我国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退耕还林,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改善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应该禁止到林区内放牧,否则会破坏森林植被资源。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同时,还要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保护当地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开发,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之下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

6 结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国家很重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治理的力度,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能够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污水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互联网+”时代环境污染治理转型发展分析与思考
污水厂设计与工艺选择研究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污水罐坍塌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黑皮游戏大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