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散文课堂教学策略

2021-12-02 14:59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五中学王育林
家长 2021年14期
关键词:情景散文高中生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五中学 王育林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因此他们对于古代散文的学习往往不够深入,仅限于“死记硬背”知识点和考点。随着新高考政策的出台,特别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和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提出,高中语文教学中古代散文的教学也需要有新的突破。当然,这也和一直以来学科教育侧重知识点的掌握和学生成绩的进步有直接关系。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文章简单的分析探讨,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适当的借鉴参考意义。

一、明确教育价值,体现文化传承

古代散文是对古代一系列重要文章作品的统称,包含了数量庞大的古文类型。这些古代散文能够传承到今天,经过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艺术生命力之强大令人赞叹。在针对古代散文进行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熟悉了解这些精品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信息,还要让他们明白古代散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故事情节,更要让学生看到古代散文中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优秀的文化传统,从中习得可贵的人生经验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高中生在阅读古代散文中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也不尽相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组织古代散文教学的时候,既要尊重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学习意识,也要注意对教育目标、教学方向的把握,让学生能够从古代散文的学习中获得正面的启迪与引导。我们要尊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我们在古代散文教学中应当重点围绕品德行为的塑造来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育引导。这将能够使古代散文的教育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对学生的成长进步产生积极作用。

二、情景创设,融情于景感受古代散文艺术魅力

高中生学习古代散文的一个难点在于,古代散文和今天学生所熟悉的白话文在文体结构、题材选择、语言表达、语法技巧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在文章创作的时代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古今差异尤为明显,这就给学生学习古代散文知识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许多高中生甚至读不懂、读不通顺古代散文,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层意义、深层价值。对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让他们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获得感受到内心触动和获得人生启迪。

在情景创设中,鉴于古人的生活情景、时代环境与今天有较大的不同,笔者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来还原情景。塑造情景是一项可行的方法。比如唐代文学家杜牧在作品中对阿房宫这座传说中的华丽宫殿进行了非常生动精细的描述,其中许多的经典名句流传于民间,被很多文化爱好者所推崇。这些经典词句,读起来能够给人以气势恢宏的感觉。但是,只有精通文言文,熟读《阿房宫赋》的学生才能感受到文章对阿房宫的描绘之美妙绝伦。对于学困生或者学科水平稍差一些的同学,便很难通过直观的阅读来感受这篇散文的文辞精妙之处。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如在网上搜集关于阿房宫的假想设计图,以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模拟打造的阿房宫景观群落,还有那些在影视剧中呈现的宏大景观及建筑群的图片。教师可以把这些素材放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再配合对散文中词句的解读诠释,引导学生对照遐想,帮助他们直观地感受诗歌描绘的景象。这对帮助学生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古代散文的文学情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也在无形中提高和激发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学习热情,为课程后续精细讲解、品读散文的美做好铺垫。

三、推敲琢磨,通过细致评说感受古代散文的奥妙

古代散文之所以能够传承久远,与其精妙绝伦的词句是有直接关系的。我们在高中阶段所学习的每一篇古文,都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淀以及无数代人们的筛选和传承。这样的古代散文,每一个字都能经得起推敲,每一个段落都意义深远,无可取代。“僧敲月下门”的典故传说告诉我们,对于这些古代散文精品,一定要有一个精读细读的过程。学生不仅要在此过程中感受散文中的情景,还要在深入细致的阅读中收获新知。

比如王勃所作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它的辞藻使用之华丽,文章气势之丰盈,让无数文人墨客拍手称赞。在这篇作品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名段数不胜数。教师可以抽选一些精彩句段,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鉴赏品味,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语言应用之精妙。可以看到,很多词句不仅句段对仗十分工整严谨,而且词义表达鲜活生动,让读者清晰明了滕王阁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更在一开篇就造就了恢宏的气势。还有的同学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进行了赏析,认为其中“与、齐、共、一”四个字的使用十分精妙。明明几个字表达的意思十分相近,都有“一起、一同”的意思,诗人却偏偏使用不同的字,将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越是引导学生精读古代散文,学生越是能够产生强烈的文化崇拜之情,最终被古人的文采打动、所折服。

四、主题讨论,辨析古代散文的思想感情和人文风采

一篇优秀的文章,除了辞藻华丽、语言精妙,必定包含着深刻的内涵。教师在进行古代文言文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感知古代散文的美,还要让学生获得人生启迪,吸收宝贵经验,树立良好的品德和人生的远大理想。基于这样的目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提取古代散文的深刻内涵,并引导学生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励志成长。教师应让学生围绕文章主题进行讨论,把现实问题、现实生活和古文思想相对照,这是深化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

比如《滕王阁赋》中,作者在结尾段落中非常直白地表达了一种想要投笔从戎,立身创业的家国情怀。而这里的创业,也只是作为一个有志之士的忠君报国之情,而非今天国家所倡导的经济上的创业。那么,为什么王勃这样才华满身的人物会想要投身报国?为什么辛弃疾、王安石、李白、杜甫、蒲松龄等很多古人都有过类似的人生追求?他们想要做官创业的真正动机是什么?通过讨论,学生不难发现古代文人学者身上所具有的一种文化品格是相通的。这说明,有一种宝贵精神在传承。那么,今天的高中生是不是也应该传承这种精神,志在报国呢?今天的高中生又该如何把理想变成现实呢?教师应当把握时机,一步步引导大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这既是在解读古代散文,也是在解读现实、剖析现实。这让学生对待现实生活、对待未来产生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坚定的信念。

五、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我们既要让学生诵读古代散文经典,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学修养。这样才能真正挖掘古代散文的教育价值,引导新时代的高中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生力量。

猜你喜欢
情景散文高中生
情景交际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