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课”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法宝

2021-12-02 14:59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阳初级中学李孝丽
家长 2021年14期
关键词:讲授效率教学方式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阳初级中学 李孝丽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初步具有一些语文核心素养。这个任务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传授学生初级的语文知识;二是需要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认识和学习兴趣;三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只有达到这三个重要的教学目的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问课”的教学方法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课”的内涵

新课改背景下的“问课”的内涵意义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有很大的不同,分为三个重要部分,分别是“课前问课”“课上问课”和“课后问课”。“课前问课”是指在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进行“问自己”的问课工作,对于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和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理解的深度进行充分的考虑。“课上问课”是指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来了解学生对于课堂上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的心理要求。“课后问课”是指通过课后将同事开会讨论、学生反应、家长反馈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以便于进行查漏补缺和课堂授课方式的改进。“课前问课”“课上问课”和“课后问课”的目的都是通过多反面的信息反馈来调整教学方式,达到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问课”的教学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问课”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各方面的内容反馈来及时调整课堂上的教学目标,使教师在课堂上有限时间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第二,“问课”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加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让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课堂,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第三,教师通过同事讨论、家长反馈能够更好地在有限时间内增加教学经验,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能够较快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和同行交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才有利于教学成绩的提升。通过教师对自己的“问课”,总结教学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指明方向,让教师能够明白“教”的真正含义从而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为更好地研究教学,撰写教学论文和学习心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利于个人职业自身发展。

三、“问课”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工作内容

(一)周密细致地进行“课前问课”工作

周密进行“课前问课”的问课工作,是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内容、讲授方法、课堂布局和进度、预计学生能够掌握的水平等课堂因素进行课前全面分析的过程,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教师对于“课前问课”工作的重视程度,往往能够决定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例如在进行初中课文《五柳先生传》的授课时,教师需要在课堂前考虑一些问题,例如通过这堂课的学习,需要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而学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学生对于陶渊明的生平、生活时代背景了解有多少,对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有什么样的认知,通过讲授这篇课文,需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文言文知识,得到什么样的人文教育,采取什么样的课堂布局来进行讲授等。类似这样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在“课前问课”的工作过程中进行反复的思考,给出明确的答案,做到“课前问课”工作的周密、细致。

(二)课上做好“问课”

“课上问课”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教师在进行“课上问课”的过程中,和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简单地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课堂提问方式被摒弃,大部分教师开始采用师生充分互动的“课上问课”方式。正确的“课上问课”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勇敢说出自己对于文章的感受、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以及希望教师能够采取的上课方式等自身的真正需求。在了解了学生对于教师授课的真正需求之后,在教学过程中的做到有的放矢,以此提高课堂效率。在与学生的交流期间,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思维跳跃性比较大的问题,这同样需要教师的认真对待这些问题,以及正确地引导学生,而不是敷衍了事。例如在进行《藤野先生》一课的教学时,有的学生提出了一个范围比较大的问题,为什么在日本很多人都歧视中国留学生的情况下,藤野先生能够如此对待一个留学生呢?这个问题牵涉面比较广,有的教师会简要带过,而有的教师就能够通过这个问题的答案正确启发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对课文中藤野先生的形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双向性的,合理的、高效的“问课”能够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教师也能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一些想法,让学生感觉到上教师的课是一件很轻松愉悦的事情,以此实现教学目的,促进语文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从而使师生交流的效率得到提高,让学生通过“课上问课”的方式,成为活跃的课堂中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死板课堂上的被动接收者。“课上问课”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合理统筹,让学生的关注点和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三)及时做好“课后问课”工作

“课后问课”工作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习题中的学习反馈进行科学分析,进行教学过程中的查漏补缺、经验总结的过程。教师在课后对于课堂上的讲授内容、学生的知识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水平等教学情况进行及时的总结,分析哪些知识点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学生对于课堂上的知识还有哪些疑问,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师还需要通过对课堂上所出现的“计划外”的事件进行思考,以便于对下一堂课的课程进行有目的的计划和安排,从而保障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会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同,通过“课后问课”,使教师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让其他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成为自己的教学经历,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教学经验积累。通过参与教师群体讨论,教师能够在拓宽自身教学思路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结语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独有的教学特点,使“问课”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展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加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使用“问课”的教学方式更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确其重要意义,然后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问课”的教学工作,这样才能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真正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讲授效率教学方式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慢”过程 “高”效率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跟踪导练(一)2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