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 理论视阈下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以泰国勿洞孔子学院为例

2021-12-02 20:47,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泰国汉语

,

(山东财经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250002)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满足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 泰国的孔子学院起步略晚,但发展态势迅猛,孔子学院的数量规模远超其他东南亚国家,研究泰国孔子学院的发展和文化传播具有现实意义。

泰国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中泰两国的文明交流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 泰国是一个由30 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人口约有6 740 万,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 华人、华侨数量大约占泰国总人口的14%。 泰国还是东盟创始成员国之一,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已经连续五年成为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泰国的第三大投资来源国,而泰国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泰国的中文教育经历了坎坷的发展历程。 尽管泰国政府的限制政策使得泰国的中文教育从二战开始到20 世纪90 年代初一直处于低谷期,但在1992 年之后,泰国的中文教育迅速发展,泰国教育部制定了《促进泰国汉语教学的五年(2006年—2010 年)战略规划》,这是全球第一个在国家层面的促进汉语教学的战略规划。 自2008 年起,泰国所有中学全部开设汉语课程。

在泰国的汉语教学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历史机遇下,泰国皇室、政府和中国汉办积极推动在泰国高校设立孔子学院。 2006 年8 月,成立了孔敬大学孔子学院,这是泰国的第一所孔子学院。 截至目前,泰国已经拥有16 所孔子学院和11 个孔子课堂[1],数量规模居东盟各国之首。 泰国的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方面也走在了东盟各国的前列。

一、 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

拉斯韦尔于1948 年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 文中明确研究了传播行为及其5个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说、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2]。 其称谓来自模式中5 个要素单词的首字母“W”,这5 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研究的5 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泰国勿洞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勿洞孔子学院”)作为文化传播的研究对象,其文化传播活动也包含这5 个要素。 “谁”指的是传播者,宏观层面主要是中国政府,还包括泰国相关语言文化传播组织或机构,微观层面主要是勿洞孔子学院的公派教师和志愿者以及泰国的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学习者,他们在传播过程中承担着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的任务。 “说什么”是指传播的内容,它是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构成的信息组合,在孔子学院的语境下就是指中文和中华文化。 “渠道”指的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既可以是勿洞孔子学院师生之间的人际传播,也可以是借助媒体、网络的大众传播。“对谁”指的是传播受众,具体就是勿洞孔子学院的学习者及勿洞市民。 “效果”指的是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具体来说是勿洞孔子学院的学生及市民在学习汉语、参加中华文化活动时对其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影响。 本文基于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分析勿洞孔子学院举办的系列文化活动,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推动勿洞孔子学院乃至泰国、东盟国家的其他孔子学院更好地进行国际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

二、 泰国孔子学院迅速发展的原因

泰国孔子学院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元的、非线性的。 依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本文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5 个维度分析泰国孔子学院发展的原因。

从传播主体来看,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中泰两国经贸联系日益密切是泰国孔子学院迅速发展的内因。 中国是泰国第二大出口市场。 2019年,中泰贸易额为917.5 亿美元,同比增长4.8%。其中,中国对泰出口455. 9 亿美元,自泰进口461.6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 3%和3. 4%[3]。中国还是泰国第一大进口国。 此外,2019 年中国赴泰国游客人数约为1 098 万人次,同比增长4.2%,创下中国游客赴泰旅游新纪录。 中泰两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及赴泰旅游人数的激增,为泰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泰国年轻人也意识到会说中文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大有裨益。 吴瑛、冯忠芳[4]通过对泰国224 名孔子学院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发现,“找工作或工作需要”在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中位列第一,这种工具性动机有利于学生学好汉语。 孔子学院教师的工作能够满足泰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需求。

从传播内容来看,泰国孔子学院根据学生需求开设丰富的汉语和中华文化课程。 如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孔子学院开设了酒店汉语、机场汉语等汉语课程。 泰国孔子学院举办中国图书巡展及中医养生、孝文化讲座,每逢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会举办歌舞表演,开设太极拳等中国武术课程。 此外,泰国孔子学院还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进校园、进社区,为泰国民众呈现视听盛宴的同时增进了泰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 泰国孔子学院开设的课程和举办的活动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

从传播渠道来看,泰国孔子学院兼顾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两方面。 孔子学院教师授课和举办文化活动是人际传播的主要途径。 勿洞孔子学院除了开设各种汉语课程,还开设了中国书法、中国画等一系列中华文化课程。 勿洞孔子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教师和志愿者、学生统一着装(印有勿洞孔子学院标志)参加各项活动,这对构建孔子学院品牌、提升孔子学院在勿洞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大众传播层面,勿洞孔子学院定期将举办的文化活动信息上传到官网,国内知名门户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等也予以报道。 泰国电视台经常走进孔子学院拍摄专栏节目,如2017 年1 月25 日,泰国国家电视台Thairath 的《China Time》栏目摄制组走进东方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春节文化拍摄。 泰国媒体对孔子学院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传播受众来看,泰国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泰国政府与皇室的鼎力支持,加上泰国出台了相关政策,使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民众逐步增多。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泰国政府逐渐放开对中文教育的限制,从官方层面鼓励并推动泰国中文教育的发展。 2006 年,泰国教育部访问中国汉办,签署了《中泰汉语教学合作框架协议》。 2007 年和2008 年,泰国教育部高教委分别举办“泰国高校汉语教学现状及未来”会议、“泰国高校汉语师资培训会”和“高校汉语工作片区会”,还与中国汉办合作编写了针对泰国学生的汉语教材,汉语在泰国的地位日渐提高。 由此可见,泰国政府对中文教育的态度和政策对泰国孔子学院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导向作用。 中泰两国领导人和泰国皇室对继承发展“中泰一家亲”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泰国皇室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至高无上,泰国普密蓬国王在世时特别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外交。 皇室成员诗琳通公主为中华文化传播和孔子学院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意见领袖的作用。 她对汉语的热忱深深地鼓舞了泰国汉语学习者,她将自己每次访问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汇集成《踏访龙的国土》《雾里霜挂》《归还中华领土》《凭沙万里行》等一系列著作[5]。 这些著作不仅为泰国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同时也引领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从传播效果来看,泰国孔子学院较好地完成了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的任务,泰国的汉语学习者在不断增加,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逐步深入。 勿洞孔子学院自2006 年创立以来,既开设以《汉语初中级视听说》《汉语初中级阅读写作》为代表的常规汉语课程,也开设以中文电脑操作、葫芦丝演奏、中国太极武术为代表的中华才艺课程。 与此同时,勿洞孔子学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其举办的文化活动数量从2013 年的23 次提升到2019 年的36 次。 勿洞孔子学院的学员通过参加文化营可以直观地体验中国的书法、茶艺、武术、饮食、古典乐器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通过聆听各类讲座,深入了解中国孝道和中医养生等中华文化;通过参加汉语桥、中文歌曲、书法等比赛,快速提高了汉语水平,增进了对中国当代文化的了解。 其中,优秀学员还能获得HSK 奖学金并前往重庆大学进行交流访学。

三、 泰国勿洞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

勿洞孔子学院地处马来半岛北部,坐落在泰国也拉府勿洞市,这里群山环绕,聚居着泰族人、马来族人和华人等。 勿洞孔子学院于2006 年12月28 日揭牌成立,由泰国勿洞市市政局和中国重庆大学合作共建,是泰国唯一一所由大学与市政府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6]。 勿洞市在泰国素有“小中国城”之称,浓郁的中华文化氛围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使之成为旅游胜地。 如今,勿洞孔子学院已成为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

勿洞孔子学院作为一个社区型孔子学院,其教学对象主要是勿洞市民。 与泰国其他孔子学院主要是在大学内部进行汉语教学不同,这里的学员年龄差距大、职业背景各异、民族多元化,使孔子学院的教师和志愿者的工作极具挑战性。

勿洞孔子学院开设了一系列中华才艺课程,包括汉语朗诵与演讲、葫芦丝演奏、巴乌演奏、中国书法、中国画(工笔和写意画)、中国太极武术、中国民族舞蹈、中国剪纸、中国结等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发展,勿洞孔子学院建设了两个特色项目,即“中国武术培训传播项目”和“边防警察汉语培训”[7]项目。

笔者统计了2013 年、2016 年和2019 年勿洞孔子学院举办文化活动的信息。 虽然其官网新闻界面最早的记录始于2010 年,但内容已经遗失,且在2010 年至2012 年,其官网[8]显示举办的文化活动均少于10 次,因此不具有显著的分析意义。 选择统计2013 年情况的原因是:从该年开始,勿洞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步入规模化、体系化的发展阶段;选择2016 年的原因在于该年份是勿洞孔子学院建院10 周年纪念;选择2019 年是因为与前两者之间的时间跨度均为3 年,有助于我们了解近十年来勿洞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开展态势,以期形成历时比较。 据此统计,笔者将勿洞孔子学院举办的文化活动分为“参观访问”“节庆巡展”“文化营”“讲座”“竞赛”“培训”“座谈会”七类。

勿洞孔子学院从2006 年成立以来特别重视文化传播,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包括节庆活动(如春节联欢活动、元宵节联欢活动、端午节文化活动等)、竞赛(如中文歌曲比赛、“水墨丹青献勿洞”书画大赛、中泰一家亲“友谊杯”中文比赛等)、文化营(如与也拉雷曼思立威中学联合举办汉语夏令营、携手威拉叻巴叁中学开展秋季中华文化营活动等)、座谈会与讲座(如马来西亚上霹雳宜力峇都鲁亚华文学校来访、雷雨老师参加第二届国际中国学学术研讨会、南方大学举办中医养生知识讲座等)。

祖晓梅认为,客观文化表现为明晰的知识和可观察的物品或行为,主观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观念和模式[9]。 一个文化活动有可能同时涉及多个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元素,如在元宵节活动中,虽然有元宵节文化讲座,但歌舞表演、吃元宵、猜灯谜等活动占比更多,所以我们将其视为客观文化活动。 统计表明,勿洞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内容以客观文化为主,主观文化活动出现频次偏低。 详见表1。

勿洞孔子学院举办的文化活动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2013 年,巡展和文化营是勿洞孔子学院举办最多的两类活动。 这两类活动主要是让勿洞市民和勿洞孔子学院的学员更好地体验中华文化,其目的是让泰国人对中国有初步的了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 在这一年里,勿洞孔子学院较少举办对学生汉语水平要求较高的竞赛类活动和涉及主观文化内容的讲座类活动。 此外,勿洞孔子学院与当地社区的联系不够紧密,使得中华文化难以走进社区,勿洞市民对中华文化知之甚少。 但值得注意的是,勿洞孔子学院开始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节日和传播中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勿洞市36 所中小学中,有7 所较大规模的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这为勿洞孔子学院开展中华文化进校园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勿洞市民对中华文化的熟悉以及勿洞孔子学院举办文化活动能力的提高,2016 年勿洞孔子学院举办的文化活动总次数较2013 年提升了47%。 在各项活动中涨幅最大的是节庆活动。 勿洞孔子学院既有作为主办方举办的中国节庆活动,也有人员作为嘉宾参与勿洞市政局、民间团体和社区举办的节庆典礼。 此外,勿洞孔子学院还依托泰国本土节日(如九皇斋节、万果节等)传播中华文化,并通过中泰节日的对比让勿洞市民了解中国节日的渊源和习俗。 参观到访类活动的激增与2016 年正值勿洞孔子学院成立10 周年有关。 勿洞慈善堂、勿洞中华学校以及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等周边地区的社会组织和本土教师到勿洞孔子学院进行访问交流,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能够共同探讨汉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勿洞孔子学院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2019 年,勿洞孔子学院举办文化活动的数量有小幅增长,且保持在高位水平。 勿洞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勿洞市民受中华文化熏陶,其汉语水平日渐提高,这一时期举办的4场中文歌曲、书画比赛,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这一时期涉及中华主观文化的座谈会和讲座数量明显增多,特别是中医养生知识的讲座备受欢迎,参与者众多、覆盖面广,既包括孔子学院的学生,也包括勿洞市民。 从传播效果来看,勿洞孔子学院举办的文化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营造了浓郁的中华文化氛围,促进了中华文化在泰南地区的传播。

四、 勿洞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策略的思考和建议

勿洞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传播内容中以客观文化为主、主观文化出现频次偏低。 本文在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视阈下,从文化传播的5 个维度提出改进建议。

(一) 传播主体:加强与当地政府、媒体的合作,扩展传播渠道

作为传播主体的勿洞孔子学院教师要同当地政府、媒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借助网络、报纸和电视等媒体的力量进一步扩展传播渠道;要从单纯的技术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稳步提升教学效果和文化活动传播效果。 总之,勿洞孔子学院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扩展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的过程中。

(二) 传播内容:精选传播内容,注重主观文化的传播

要进一步优化语言课程和文化传播内容,在传播客观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主观文化的传播。分析2019 年勿洞孔子学院的活动内容元素发现,歌舞类活动占据了文化活动的半壁江山。 原因一方面在于泰国人能歌善舞,另一方面在于这些生动活泼、具象化的客观文化活动对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泰国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随着泰国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和对中华文化了解程度的加深,在中华文化传播活动中可以适当融入主观文化元素。 孔子学院的教师和志愿者可以有意识地让具有汉语中、高级水平的泰国学生去体悟主观文化,逐步促进其对中华主观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如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就是很好的切入点。 勿洞孔子学院可以向其他孔子学院学习相关经验,如意大利那不勒斯孔子学院每个月都会举办“中国家庭俱乐部”活动,孔子学院的教师扮演“父母”,当地居民扮演“子女”。 学生通过亲自体验,体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式家庭教育观与社会价值观。 在活动开始前或后,勿洞孔子学院的志愿者对中华主观文化的科学宣介和理性解读特别重要。 勿洞孔子学院教师可以运用“体演法”,即教师作为“导演”规定时间、地点,设计中式家庭教育脚本,分配角色,让泰国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汉语、理解中华文化。

(三) 传播渠道: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并举,拓宽大众传播面

勿洞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化的渠道有两种。一种是人际传播。 如勿洞孔子学院教师在举办、出席各类活动时统一穿着印有“勿洞孔子学院”的服装,这种形式可以保持。 孔子学院教师就是中华文化的代言人。 另一种是借助网络、报纸、媒体进行的大众传播。 在信息化时代,中华文化传播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媒体报道。 勿洞孔子学院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不仅将活动新闻发布在官网上,还会主动抄送到新华网、人民网、环球汉语新闻网、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等知名网站。 同时,泰国各大电视频道也会详细报道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活动,如泰国电视台第九频道栏目组先后两次到勿洞孔子学院采访拍摄。 但是勿洞孔子学院的官网建设仍有提升空间。 官网中的“孔子学院新闻”“孔子学院活动”“大事记”“本院公告”等内容亟待更新。 而“汉语学习”和“资源下载”等版块文稿较少。 在“精彩视频”版块仅有“勿洞孔子学院志愿者留念”“元宵纪念”和“勿洞孔子学院宣传片”三部视频,拍摄时间均比较早。 勿洞孔子学院宜与时俱进,采取定期上传视频的方式,介绍本校教学情况,记录美好生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吸引中国更多的优秀的汉语志愿者前来任教。

(四) 传播受众:构建全面的中华文化认知体系,提高受众的认识深度

根据统计发现,勿洞孔子学院文化传播内容呈现以表层文化为主、深层文化为辅的特点。 由此可知,相当一部分泰国人仅对中国的表层文化有初步的了解,认识的深度有待提高。 作为传播受众的勿洞孔子学院学生和其他泰国汉语学习者可以阅读一些介绍中华文化(如儒家文化等)的书籍,观看介绍中华文化观和价值观的纪录片,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这有助于泰国汉语学习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在其心目中塑造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

(五) 传播效果:形成内部反思与外部反馈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提高大众传播效果

文化传播绝非单向的,而是双向和互动性的,人是面向东盟文化传播能力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10]。 文化活动结束并不意味着文化传播的结束。 勿洞孔子学院每举办完一个活动,全体教师和志愿者应该分享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公派教师和志愿者认真对待每一次文化传播活动。 在活动结束时,可以发放设计简洁、有效的调查问卷,让文化活动的体验者表达真实感受,提出真诚的建议。 同时,也可以在勿洞孔子学院官网设立专门的文化活动留言箱,方便活动参与者提出问题和建议。 还应该充分利用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平台为载体进行信息和文化传播的新媒体社交平台,如利用Facebook、Instagram 等平台,收集当地市民和学生感兴趣的中华文化项目。 当投票数达到一定量时,下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可以选择该文化项目,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更多的泰国民众参与进来。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勿洞孔子学院现阶段无法举办大规模的线下文化传播活动,但相关活动仍可继续。 例如,可以考虑将备受勿洞市民喜爱的中国文化元素,通过线上教学或者制作成音频、视频教学素材,并发布在网络平台上,以此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的渠道,增强中华文化传播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泰国汉语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学汉语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泰国的“验胆美食”
泰国的中秋节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