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联系活水来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

2021-12-03 03:15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南峰初级中学王永德
家长 2021年20期
关键词:活水写作能力题目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南峰初级中学 王永德

一、学会积累——巧妙联系活水来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若没有足够的写作积累做支撑,缺乏写作“活水”,在写作的过程中学就会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将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写作积累上,从以下三方面,打造属于学生的写作素材库,支撑写作活动。

(一)积累语言材料

语言是学生写作的支撑,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写作之根,写作之母。学生能够用足够丰富的语言去阐述自我、描述事物、刻画人物、讲述故事,这样一篇文章才丰富、才充实。教师可以基于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第一,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学习积累。如在学习《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写春的诗文,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学习时摘抄文章中的精彩语段,品味语言之精美、之准确、之鲜活。第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认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所见、所读、所感、所记,都是学生写作时的灵感活水,学生完全可以实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写作应用。当然,教师也要推荐学生合适的阅读书目,如《傅雷家书》《呐喊》《男生贾里》等。

(二)积累生活材料

生活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处处充满美、充满艺术。用眼看、用鼻闻、用耳听,能够让学生由认知世界逐渐深入世界,从而获取真实且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的写作素材,更具有真实性、立体性、情感性,能够支撑学生写出知、情、意、行兼并的文章。第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如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等;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来获取写作素材,如“观察母亲”,可以从服饰、表情、动作、神态进行观察。第二,要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践能够丰富学生的经历,给学生以强烈的感知。学生直接体验生活的过程,实际就是积累生活素材的过程。

(三)积累知识材料

第一,教师要让学生积累语法修辞知识,包括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巧用修辞辅助写作,能够增加文章的整齐度、美观度,让读者如读诗般享受。第二,教师要让学生积累文体知识,对应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如说明文要注重说明顺序、采用合适说明方法;议论文要掌握“三要素”,明确论证方式、论证方法、论证类型等。

二、懂得运用——巧妙实现活水用

光有“活水”,不会利用,那么“活水”的价值将无法得到发挥。学生应当学会提取、处理素材库中的丰富素材,抓住写作的各个关键,有效应用,实现自身写作技能的发展。

(一)标题引人注目,新颖切题

清代文学家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写到“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要想有效地利用“活水”,写出精彩的文章,学生首先要在题目上下苦工,契合写作要求,设计一个新颖的题目,让文章赢得“第一印象分”。在设计题目时要适当地创新,深思主题。巧妙地运用修辞、化用历史,能够为文章增色,让题目富有内涵。或可以采用朴实而又家常的话语,直接点题。但要注意题目不能过分抽象,否则会造成后续写作时产生写作疑惑。

(二)开头精彩纷呈,抓人眼球

富有吸引力、震撼力的开,头能够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烙下重重一锤,让读者好奇、感叹、思考,想要“一看为快”,这样的开头,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学生可以开门见山,落笔扣题,直接呈现本篇作文的主题;也可以利用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等,为文章带上一层文学色彩;还可以设计悬念,引发读者在开头时产生认知冲突,充满好奇,驱动读者进行后续的阅读,起到“启下”作用;亦可利用多重修辞,让文章气势陡增,充满艺术魅力。这样的开头都能够抓住人的眼球,让文章层次提升。

(三)材料新颖丰富,突出中心

一篇有内容、立体的文章,一定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组合而成。要想让文章具备可读性,学生在写作时就要精心筛选文章,将自己资源库中的“活水”,对应具体的文章类别进行合理应用。当然,在应用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最能够说明题目中心的,这样才不会造成材料的堆砌;且要适当地选择主说材料以及辅说材料,合理搭配,让文章看起来既丰富,又不会缺少重点。

(四)结尾进行升华,二次点题

我们可以将一篇文章的结尾比作“撞钟”。一个好的结尾,能够让文章产生“余音袅袅,不绝于耳”的作用,实现“言已尽而意无穷”。结尾是对整篇文章的收尾,也是升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结尾时巧用悬念,留下想象空间;也可以卒章显志,用高度凝练的语句将文章的整个中心再次强调;还可以用抒情之法,通过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唤醒她人的情感共鸣。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必须确保结尾二次点题,做到完美收尾文章。

(五)卷面书写工整,文章增色

学生要想获取高分,真正发挥“活水”的作用,让阅卷老师愿意读下去。就必须在写作时确保自己的文章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试想,一个充满勾画、字迹歪歪扭扭的文章,是否会让人有可阅读的想法?答案是否定的,它只会让人“望而生畏”,自然教师也不会浪费时间去品读文章中的“活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在写作时的写作习惯,要让学生认识到卷面书写整洁的重要性,字迹工整地完成写作活动,这样文章看上去才会赏心悦目,其内容的可读性才会大大提升。

三、必要反思——巧妙实现作文品

“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要想真正提升写作能力,学生就必须在完成写作后进行必要的反思,在自我品读文章、倾听他人意见、找准修改方向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修改,解决现存写作问题,突破自我,实现能力的提升。

(一)自我点评作文,剖析问题

教师应当强化学生对自己写作能力的认识,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点评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阅读或开展互换点评活动。在互换点评以及教师点评、自我点评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听到各种各样的意见,逐步发现自己在写作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自评时,不能仅仅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劣处,也要鼓励学生发现自己写作过程中的优处,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获取写作信心,在写作中“扬长避短”,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自我修改作文,二次训练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经过反复编辑、反复推敲、反复修改而成。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获得新的写作认识,写作能力也能够得到发展。尤其是在日常写作练笔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修改的重要性,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在修改作文中实现二次写作练习。第一,教师要让学生先通读文章,思考文章中的用词造句是否有不足或多余之处,画出来进行修改;第二,教师要让学生审视文章内容,看观点、立场是否遵循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第三,教师要让学生关注文章细节,从文章的细节描写、结构形式、语言过渡上进行分析,适当调整。这样一篇润色过的文章,相较于之前的文章将有了艺术性的提升。

四、结语

写作其实并不难,为转变学生写作能力低效发展的现状,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开展写作教学活动中返璞归真、回归实际;要巧妙联系活水来、巧妙实现活水用、巧妙实现作文品,这样学生的语文写作才会逐层升华,写作能力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活水写作能力题目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探讨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渠清源于活水
寻找思路源头 发现解题活水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