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

2021-12-03 05:48江苏省连云港市金山中心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操作性量角器小棒

江苏省连云港市金山中心小学 高 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更要让学生在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了解、体会和运用基本数学思想。因此,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操作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精心设计操作内容

一般来说,数学老师喜欢设置“看一看”“摸一摸”的操作性活动,目的是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但这些活动的操作性不是很强,老师可以进一步拓展活动内容,精心设计操作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这一节的教学中,老师要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老师提前准备了这些图形的模型,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找寻这些图形的特点,在此过程中,老师向学生传授一些口诀,帮助学生记忆。比如,球的口诀是“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正方体的特点是“正正方方六张脸,左看右看都一样”,圆柱的口诀是“上上下下一样粗,放倒一推就滚动”。随后,老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圆柱。老师还设计了操作性更强的活动任务,老师给每个人都发放了5~10张小贴纸,上面分别写着“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和“球形”,学生需要在每张小贴纸的下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在教室中找到相对应的图形将贴纸贴上去。这个活动有机地将数学和生活串联了起来,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用于消化课堂上的新知识。

二、确保操作自主有效

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操作欲望,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些操作活动,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老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慢慢诱导学生展开操作活动。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认识三角形》这一节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本次探究活动的主题是“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

师:老师现在手里有4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0厘米,6厘米,5厘米和4厘米,如何挑选才能够确保可以拼出一个三角形?

生1:我们首先应该选一选。从四根小棒中随机挑选三根,要写出所有的组合方式。

生2:接着,我们应该写一写、量一量,量出每根小棒的长度,把它们记录在表格中,有利于我们待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生3:随后,我们再摆一摆,看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把每次研究的结果都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自主设计了选一选、写一写、量一量、摆一摆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生一起对比数据,分析原因,最终发现了结论: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老师发现,学生自主设计的操作活动可行性很高、系统性很强,说明学生的探究思维比较严密。

三、回顾操作流程

回顾操作流程,回想操作步骤,学生才能够积累一些操作经验。很多操作活动的知识性很高,比如涉及量角器的使用、表格的制作、剪裁图片等,学生很有必要花一些课下时间回想、反思。

比如,在课堂上开展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活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面积是否有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不变的呢?老师和学生一同完成了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学生通过回顾得出了相关结论。用量角器量角的三个步骤:(1)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2)量角器的零刻度线要和角的一边重合,看角的另一边读读数;(3)读数要看清楚,要读内圈的数字。剪裁和拼接的原则:在剪裁的过程中,我们要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完整地剪裁下来,然后把三个角拼接在一起。这三个小角会组成一个平角,就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折叠活动也是如此,要想办法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看三个角拼起来的形状,如果是平角,也可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对于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老师需要精心设置操作内容,对于中年级段和高年级段的学生,老师可以诱导学生自主设计操作内容,还要增加回顾操作活动的环节,这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操作性量角器小棒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巧移小棒
量角器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性教学探究
风车转转转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青少年拓展基地操作性研究
认识量角器
摆六边形
量角器的故事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