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美学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2021-12-03 16:31沈月腾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7期
关键词:牙冠曲度美观

沈月腾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安徽 合肥 230041)

临床上口腔正畸治疗的目的, 是在相对正常的口腔功能和生理范围之内,达到患者个人较为完美的牙颌颜面美观,以及较为稳定、协调、平衡的牙合颌关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蓬勃发展,民众对美学微笑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因此微笑美学的相关内容也逐渐受到了口腔正畸医师的高度重视, 并开始成为口腔正畸临床诊断治疗中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之一[1]。正畸矫治的目标也从早期最基本的整齐的牙列, 美观的侧貌形态,逐渐发展至对美学微笑的更高追求。这就对口腔正畸医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求正畸医师在矫正牙齿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到对患者不够和谐美观的微笑进行相应调整和把控,设计出能够满足于美学微笑相关标准的个性化矫治方案。本文通过多年来对正畸临床治疗中微笑美学相关的研究进行学习思考与分析, 旨在对口腔颌面部微笑美学相关的多项软硬组织的客观量化标准进行初步探讨, 为后期口腔正畸医师在临床中对患者进行更加全面的美学诊断治疗提供一定依据,并帮助更多的患者拥有和谐美观的微笑。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笔者所在医院及大学的本科同学中选出30 例作为样本,其中男12 例,女18 例,所有样本中年龄最小者为18 岁,最大25 岁,拍摄30 张正面微笑像,拍摄微笑像时均被要求做露齿口角式微笑。所拍摄照片的纳入标准为: 均拍摄正面微笑像;头位水平,双目正视前方;要求在自然状态下露齿微笑,排除张口笑或大笑;微笑时面部左右无明显偏斜;上下牙齿排列相对整齐,均属于个别正常牙合范畴;所选相机像素较高,拍摄所得照片明亮清晰。

1.2 评价者选择

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就诊于本院的初诊患者及其家属共50 例作为调研对象, 所有初诊患者年龄均为12~24 岁,其中患者组25 例,患者家属组25 例,并对他们采用问卷形式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研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和他们所偏好的上前牙暴露程度以及微笑弧度等三大部分。

1.3 处理图像与评价

由50 位评价者对30 位同学分别被拍摄的30 张正面微笑相进行评价, 互相没有任何商议的情况下选出各自认为最为和谐美观的微笑, 然后从这50 位评价者的评价结果中,选择所得票数最高的那张照片作为本文的最终研究样本, 然后将这张照片导入电脑,使用Adobe Photoshop 软件对照片进行相应调整,在初始图像的基础上,设置微笑时上唇最凸点所处位置为基本点,然后以初始图像为基础,将上唇的位置由上而下1~3 mm 逐步移动,其中每张图片间隔1mm。然后设计问卷调查表,由被拍摄的同学们进行评价筛选并统计调查结果。

1.4 研究方法

分别对以下数据指标进行检测:①牙龈暴露量:右上唇唇缘与右上中切牙龈缘点之间的距离。按照牙龈暴露的程度可以划分为三种:高位、中位以及低位笑线。②上前牙牙冠和牙龈的左右对称程度:和谐的微笑通常上前牙牙冠、牙龈和唇部是无明显偏斜的,且比例较为匀称。③颊间隙:指的是正面微笑时双侧颊部内侧粘膜与上后牙颊面之间的间隙, 也是微笑美学中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④微笑弧度:休息状态下口角位置与微笑时口角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⑤上唇曲度:指微笑时上唇下缘连成的弧线。通常情况下,上唇曲度略凹向上或平直会比略凹向下更为协调。调查显示,上唇曲度略凹向上者占12%左右,曲度平直者占45%左右,曲度凹向下者约43%左右[2]。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 软件对文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秩和检验方法,对比不同年龄组样本对于正面微笑时上唇所处位置不同所带来的视觉美学上的评价,P<0.05 时说明相关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文筛选出的30 张拥有和谐美观微笑的照片共有以下相同特点:唇珠略向下凸,并通过中切牙的龈缘顶点处;正向微笑线更为美观, 也就是上唇下缘的弧线略凹向上或平直时的美观度优于凹向下者;微笑时暴露全部上前牙牙冠,牙龈暴露量在0-2mm;上前牙的唇面暴露清晰,且左右对称,上下中线一致。通常上前牙牙冠、牙龈和唇部无明显偏斜且比例协调。颊间隙大小较为协调适当的时候, 可使个体微笑与个性化相协调,增加了牙列的真实性。

正面微笑照片中上切牙牙冠暴露量越大,其美学评价越高(P<0.05),而牙龈暴露量、颊间隙大小越大,美学评价越低(P<0.05)。

3 讨论

微笑一直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和谐的微笑往往给人以亲和力,并可提高面部的美观度。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审美的追求不断提高, 正畸患者对矫治效果的要求逐渐从单纯的牙颌面形美观向更高的审美标准转变, 正畸矫治后的颜面部美学效果也越来越被关注, 因此微笑美学逐渐受到口腔正畸医师的重视[3]。本文对相关微笑美学的量化数据指标进行研究, 以期在后期正畸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进行相关美学评价时提供一定根据。很多因素对正面微笑是否和谐美观都有重要影响, 如牙龈暴露量上前牙牙冠和牙龈的左右对称程度、牙龈暴露程度、颊间隙、微笑弧度和上唇曲度等。而大众普遍认为微笑时过多暴露上前牙牙龈或下前牙牙冠是不美观的[4],也有研究认为,对于美学的认知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美与不美会因为个体特殊性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对于如何评价微笑时美与不美这个问题上, 可以建立相对客观的量化数据指标[5,6]。

本文从相关的量化数据指标着手,来学习并探讨微笑美学在正畸治疗以及疗效评诂中的一些应用。无论是欧洲人还是亚洲人,微笑时上前牙牙冠暴露过少,会造成视觉上的疲老感;而牙龈暴露量过大尤其是超过3mm 以上时,又会显得过度饱满而给人以饱胀油腻感, 此时微笑的美观度也会大打折扣,这就是所谓的"露龈笑"。一般露齿微笑时上前牙牙龈暴露量超过2mm 时就属于这个范畴。在大部分口腔临床正畸医生或普通人的审美意识中,觉得露龈笑是不太美观的[7],但生活中也有一些模特或演艺工作者, 虽然微笑时有不同程度的牙龈暴露,却仍然显得充满魅力。这也再次佐证了不同人审美的主观性差异。笔者经研究认为,0~2mm 的露龈量属于可接受范围内,与其他多位学者研究结果较为一致。除了牙龈暴露程度之外, 另外两个衡量微笑美学的重要指标就是微笑线和上唇曲度。微笑线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正向(凹向上)、水平、反向(凸向上)笑线。调查研究表明,较为理想的笑线为一条凹向上的弧线,其美观程度明显优于水平微笑线和反向笑线。微笑线的形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上前牙的牙冠形态、上颌牙合平面的形态、上牙列的弓形等[8]。患者牙列的弓形尤其是前牙段的弓形,会对微笑线的曲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一个影响微笑和谐与否的重要因素则是上唇曲度,一般认为,上唇曲度略凹向上或平直比略凹向下者更加美观。这点上与微笑线有异曲同工之处。

综上所述, 可知相对较为完善的正畸临床病例既要做到平衡、稳定、美观、功能的实现,同时也要结合微笑美学的相关量化数据指标,来制定临床矫治方案,从而达到美学与功能这两者的融合统一。通过文中的研究,对后续正畸医师在临床上设计矫治方案时, 将基本的微笑美学量化指标和患者个性化的特征如年龄、性别、民族等条件结合到一起实行全面考虑,获得更能表达个性化审美的正畸效果。不断探究和完善颌面部的微笑美学相关量化数据指标, 不但可以为我们的临床诊断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还能够成为我们制定矫治目标的重要依据。目前关于临床口腔正畸诊治过程中,在治疗目标的确定和疗效的评价标准上微笑美学的相关量化数据指标仍然不够成熟和完善,需要后续进一步的探索。

猜你喜欢
牙冠曲度美观
颈椎曲度的改变对缺血性头晕的危险因素分析
颈椎曲度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研究
乳牙数字化参考牙冠模型的初步构建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Maglady遮阳伞
找回消失的“颈椎曲度”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多功能刨刀
二年级上册10月学习能力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