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下高校辅导员在事务管理中的挑战、角色和优化路径

2021-12-03 14:13祝天振
关键词:事务管理角色转变辅导员

祝天振

摘 要:在疫情常态化下,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如何进一步规范学生日常管理,做好服务工作,对高校的辅导员老师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动态调整高校辅导员在事务管理的角色定位,应对挑战,优化现有的管理路径势在必行。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辅导员;事务管理;角色转变

一、引言

当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管理,各所高校都开始结合本校实际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生工作。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如何进一步规范学生日常管理,做好服务工作,对高校的辅导员老师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情多、时限紧、任务重是高校日常事务管理的显著特征,很多辅导员老师经过几年的熟悉、摸索都可以把这工作安排的有条不紊。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种较为固化的管理模式,常用的以点带面的班团骨干、学生会成员牵头管理,因为地域空间的阻隔,人员的锐减等多种因素导致了现有的管理模式运行不畅。而数字化管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又需要一线的辅导员群体不断调整做出改变。因此,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动态调整高校辅导员在事务管理的角色定位,应对挑战,优化现有的管理路径势在必行。

二、我国高校辅导员事务管理的现状

关于“学生事务”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而我国的一些学者将“学生事务”本土化,与之对应为我们现在较为常见的“学生工作”,经过几十年对高等教育的探索,特别是近年来,“三全育人”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高校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事务管理逐渐取代了以往的学生工作。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管理,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由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针对当时国内形势需求,对办学的内容、目的、方法等做出了完善,形成了当时较为完备的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经过70多年的不断摸索与发展,高校的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也在不断更新,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再到人才创新,这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1]。

而高校在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内涵,最终形成了以教育为主线、管理和服务为两翼的学生日常管理。以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意识体现高校的社会职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成为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时,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内涵也得到延伸,出于“三全育人”观念下的服务型理念,高校为学生提供的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广,涉及教育、安全、心理、生活、管理、就业等菜篮子式的全方位服务。服务学生的管理队伍也不断提升,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从人员选拔、崗前培训、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省级的培训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学习与创新等等,都为服务学生、增强学生自主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一个更为坚实的智力支撑。

当下,我国高校中较为常见的学生事务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党建团建教育、以思修为载体的道德教育、活动教育的事务;二是班干、学生会骨干为纽带的班级及组织机构建设的管理层面事务;三是以满足需求为导向,以就业指导、危机干预、心理疏导和学业指导等全方位立体化的事务。

三、疫情常态化下辅导员事务管理中的挑战

在疫情发生以前我国高校的事务管理已经运行有效,高校的辅导员与学生群体都已经接受并且习惯了这些事务的管理。但是,在疫情发生以后,长达半年的在家上网课,辅导员与学生的疏远,防控的新要求、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受疫情影响的辅导员群体等等因素都给当下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事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疫情防控的新要求

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以后,高校教学逐渐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辅导员的事务管理却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辅导员要根据自己学院的情况做出相应的疫情防控的台账,包括每天全院学生的晨、午、晚检的情况,每天发热、咳嗽、感冒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措施以及经过治疗以后的反馈;而目前各个高校在推进施行的辅导员责任制,一旦自己所负责的班级出现发热学生,身为第一责任人的辅导员要陪同发热学生去相应的发热门诊进行后续治疗。这些因为疫情所带来的新举措,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让学校更好地进行管理,对全校师生安全负责,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快速定位找到相应的人员进行处理。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新要求也占据了辅导员相当多的时间去做一个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打断现有事务连续性管理,给本来事情多且杂的事务管理中又给辅导员群体增加了相当多的压力。

(二)疫情防控的新举措

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后,高校的辅导员群体在受学校学生工作处指导的同时,也和学校的医院进行了对接。当有发热的学生去校医院进行诊断以后,校医院的医生就会将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一个统计反馈给学院的辅导员,辅导员就要将该发热学生的信息进行一个完善,再将信息发给学生工作处和校医院。这样的一个操作流程,是疫情常态化管理的新举措。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方便学院及时了解自己学院的发热学生情况,便于安排专人进行跟踪照顾,做好相应地统计工作,也便于学生工作处对全校的发热学生进行统计。但是,这其中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校医院将信息反馈给学院,学院再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工作处,这样的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就失去了及时性,也容易在传递地过程中失去一些关键因素,失去原真性。所以,辅导员群体按要求认真领会精神对新举措有效地落实至关重要,对辅导员群体提出高标准。

(三)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

经过长达半年的休学以后,各个高校也迎来了“00后”的新生。这些“00后”与“90后”相比,除了都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更有其自己鲜明的特征。首先,这些“00后”群体自我意识会更加强烈。经过计划生育的长期实行,加上家庭经济的不断改善,更为包容的社会环境,为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土壤;其次,更善于利用网络。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微信、微博的普及,“00后”在新媒介上面发展自己的言论更为畅通和方便,但是,刚步入大学的“00后”群体并没有对互联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正确的三观还未形成,随意发表自己观点,容易引发误解。最后,心理承受能力弱。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会引发诸如,宿舍矛盾,班级同学不和谐,对学校期望落差大等因素,长期处于这种心境下会成为学生心理的负担,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四)辅导员自身的心理调节

辅导员群体在疫情期间,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后的心理状态调节难度更大。在疫情期间,辅导员老师群体作为中共党员,听从社区和学校安排下沉到社区做志愿者,帮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治,维持社区居民日常正常生活,他们每天承受着被感染风险、家人的担心、甚至有亲人的离世也还坚守在一线,这些方面都给辅导员群体带来了巨大心理压力;在疫情常态化以后,辅导员步入正常的日常事务管理,经过长达半年的远离校园,因为疫情原因被封闭可能会对一些日常事务的不熟悉、新的防控要求措施、学生干部的培养断层、学院学生的心理异常,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可能无法从长期紧绷的心理中走出来,这些多维度的因素都可能会给辅导员自身的心理调节增加难度,而辅导员如果不能快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或者不能适应目前的工作环境及其要求,其自身的心理调节难度会继续增大。

四、疫情常态化下高校辅导员事务管理中的角色

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后,辅导员日常事务工作因为疫情防控的新要求、防控的新举措、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辅导员自身的心理调节等等因素,给本来就事多且杂的事务工作增加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新的挑战,辅导员必须要不断进行调整,使自己的角色能够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更好地完成工作服务学生。

(一)不忘初心,善做学生思想引领的“党代表”

政治引领是我国辅导员岗位设立的初衷[2],也是我国高校辅导员的根本任务。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新的挑战,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成为学生中的“党代表”对全体高校輔导员来说都至关重要。

做好学生群体当中的“党代表”。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且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3]。辅导员必须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以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做表率。凝聚、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在坚定理想信念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其次,要注意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青年学生向来是是有思想,引领社会风气的关键群体。而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来说,三观尚未完全形成,需要高校的“党代表”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成为践行者。最后,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党代表”不是空口说,是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论基础,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自己弄懂、弄通才能引导学生时不心虚,不发慌。

(二)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学生的“服务者”

从新生报到以后,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就建立起一种隐性契约关系。辅导员要在学生在校学习的四年中,履行自己的责任,落实好自己身为“服务者”的角色。

特别是在自己直接负责的班级,辅导员或是兼任班主任,要在衣、食、住、行等适应学校方面做好服务,帮助新生快速从一个高中生阶段过渡到大学阶段,为后续地学习提供一个保障;也要在学习、社交、社团、活动等方面提供平台,促使学生能够在完成本职学习任务的同时,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针对自己的缺点不足进行有针对性训练进而提升自己,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学业有成的基础上,实现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发展;更要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扶上马”护上一程,针对毕业季可能出现的心理焦虑,对未来的迷茫,对社会的恐惧,进行分门别类的疏导。高校辅导员的“服务者”角色,贯穿学生大学生活四年,所涉及的方面也是多种多样,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所以不能有丝毫懈怠,听之任之,要时刻强化主体责任意识,认认真真履行好自己与学生们的“隐性契约”。

(三)强化自我修养,愿做学生的“知心者”

高校辅导员的首要任务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本质是工作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个做人的工作,需要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做好学生的“知心者”。

辅导员一对多的人员配比,决定了辅导员在每个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是一个道阻且长且不易的过程。而大学生们从进学校开始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论是新生还是老生,他们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的问题之所以会成为学生的问题就是辅导员没有做好“知心者”所导致的结果。越是问题多,越是学生来与你交流倾诉自己的问题就越要耐得住性子,认真倾听学生问题,强化自我修养。辅导员群体主动接近学生群体,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灯塔”,既要成长成才,又要心理健康。做好学生信赖且亲密的好友,要主动地对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们的基本情况,家庭构成、经济状况、学业如何、预期落差、睡眠状况等等,与学生进行交流,耐心的倾听是做好“知心者”的途径,经常性地开展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将之常态化更可以体现辅导员对学生们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可以增进师生相互认识,深化感情的重要的方法。

(四)勇于开拓创新,力做学生组织改革的“开拓者”

辅导员不仅要在思想上引领学生,日常中“服务”学生,生活上贴近学生,更要在管理上面下苦功夫,开拓创新,做好学生组织改革的相关工作,做好组织改革的指导者。

最近,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成功召开,在这场大会上,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提出了要继续对学联学生会进行深化改革。学生会作为高校青年学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体,是团结服务同学的组织者和保障学生权利的发声者,也是高校进行日常事务管理老师的好助手。而在这场会议上,对学生会组织规模提出了“精简”的要求,对学生会的主席团成员和各个部门的干事人员配比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并且对学生会的构成、学生会人员的选拔、选拔的程序、选拔的要求、建立述评制度定期考核、不走过场等方面进行了明文规定。学生会的改革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老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人员的精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就会相应地提高,事情不会变少那么每个人身上压力就会增多,但是也更能在锻炼中成长;对于老师来说,如何就现有的学生会成员,发挥他们的综合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更显得尤为关键。在这场改革中,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能因为痛就回到以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力做学生组织改革的“开拓者”。

五、增强辅导员事务管理实效的路径探析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国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冲击,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快速地控制了疫情肆虐,我国成为在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可以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国家。但是,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新形势给高校辅导员群体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角色要求,我们更要迎难而上做好日常事务管理的本职工作。

(一)强化理论学习,涵养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

高校辅导员老师大多都不是思想政治专业出身,从零开始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政治理论的学习都不够深入,在遇到一些新挑战就会无所适从,无法担负起引领学生的重任。所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个新形势下更要加强学习。

辅导员群体作为高校育人的“党代表”,政治理论学习对每位辅导员老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要时刻保持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自觉性,把政治理论学习和提高思想觉悟贯穿辅导员职业生涯的全过程。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要做到认知准确,时刻牢记,激发自身学习提升自我的内生动力;要坚定理想信念,将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科学先进的理论相结合,以中国梦为实践的落脚点,正确认识辅导员所担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同时,要敢于实践,用脚丈量中国的大地,在实践中引领青年学生的成长。在实践中强化对政治理论的认识,充分发挥一名中共党员的先锋性,深度参与到党性教育活动当中,把自己掌握的政治理论成果运用到具体活动当中,激发工作热情和工作力量。在实践中与其他思政工作者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更好提升自身政治素养的水平。

(二)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升辅导员的关键职业技能

輔导员在高校日常事务管理中往往身兼数职,是学生心理疏导的知心者,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操练者,学生就业的指导者,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多样的角色对辅导员个人的专业技能提出了高要求。

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是辅导员多样工作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文件要求,对辅导员的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培养的能力提出了相应要求,也对辅导员的职业等级和相应等级培训的期限作了相应的规定。以国家、省级的教育主管部门都十分关注辅导员群体,提出了相应发展和培训的制度安排,而作为直接管理辅导员的高校来说,首先要提供专业技能的平台,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培训体系;其次,要确保辅导员心无旁骛地进行培训学习,提供后方保障,实现脱产学习以保证学习的效果和时长;最后,要不断地更新相应的培训教材,不能以一个培训体系完成好几代的周期培训,要与时俱进,实现对优势资源的吸纳,组织全国优秀高校的资源共享,实现数据资源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挑战。

(三)加强制度建设,提供辅导员主导作用发挥的平台

辅导员群体在高校开展工作不是完全凭个人喜好,是学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来提供参考,给高校辅导员提供一个制度依据,制度是否完备决定了辅导员主体主导的作用是否能够充分发挥。

首先,要完善以学生工作处为主要纽带,辅导员协同发展的制度。学生工作处直接指导和管理辅导员群体。这种管理和指导应该是有上有下,上下协同的发展。学生工作处要对最突出迫切的难点问题提出指导意见,辅导员则在具体的实践中对意见进行反馈实现有机协同;然后,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奖惩实现对辅导员老师群体的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更好地强化主体责任,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进行一些量化考核标准以奖和惩促使辅导员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的发挥。

(四)建立辅导员群体的心理咨询师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密切交往的老师,与任课老师相比跟学生交往密切和亲近,学生也乐于向辅导员老师倾诉自己的快乐和忧愁。而辅导员群体的心理健康却鲜有人关注,疫情防控做带来的辅导员心理层面的新挑战,更需要认真对待。

首先,要建立一支专属于辅导员群体的心理咨询师。这些专业人员要针对辅导员这个群体的特点、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等要有深刻的认识,要能对有需求的辅导员提供专业化、科学性的指导意见;第二,这支心理咨询师队伍要主动贴近辅导员。辅导员群体也是做学生心理疏导的专业人士,所以对待辅导员不能当成普通的人员来对待,更需要经验主动贴近辅导员,要在主动交往的过程中主动的发现问题进行疏导;第三,要提供一种安全舒服的校园心理咨询环境。辅导员也是一个普通人,同样也会有心理方面的困扰,要在学校营造一种舒适的心理咨询环境,需要辅导员的努力也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的帮忙,为辅导员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理论保障,让辅导员能够在倾诉自身心理问题的同时,没有担忧和顾虑,从而做好示范引领。

参考文献:

[1] 赵俊芳,刘玲.我国高等教育70年盘点及未来发展建议[J].现代教育管理,2020,(4):1-9.

[2] 杨建义,吴新菊.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的任务、挑战与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04):86-91.

[3]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8,17.

[4] 艾楚君,陈佳.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及提升路径——基于112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先进事迹的文本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9):37-39.

[5] 蔡红生,李恩.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1):82-84.

[6] 朱平.辅导员在高校“三全育人”中的角色与定位——兼论“育人”的特点与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20,(3):86-91.

[7] 赵超,高伟.高校辅导员管理者角色的结构维度解析[J].江苏高教,2019,(7):115-119.

[8] 胡忠浩.高校辅导员形象塑造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9):34-36.

[9] 杨聪林,蒋研川,萧倩.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网络化建设机制创新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5):123-130.

[10] 陈帅,叶定剑,张碧菱,李魏.构建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长效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56-58.

[11] 王琪,陆庆海.基于学生发展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2):20-22.

[12] 吴文浩,谢志芳.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国际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角色实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10):35-39.

[13] 张丹,邓卓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64-66.

猜你喜欢
事务管理角色转变辅导员
完善机关后勤保障促进机关事务管理
以主体性思维成就内生式管理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管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探究
管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