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导师制实施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21-12-03 14:13嵇雷
关键词:导师制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嵇雷

摘 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导师制的实施,能够克服传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指导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优势和资源,提升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竞争力,较好地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社会工作;导师制;人才培养;改革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社会工作是国家和社会解决并预防社会成员因缺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社会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项专门事业和一门学科[1]。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门职业,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而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起步较晚,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引入社会工作,开始社会工作专门人才的培养。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定,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根据民政部2019年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统计,目前我国通过专业教育、职业水平评价、专业培训等方式已建立起120余万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在专业教育方面,有82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科、348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150所高校开展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职业水平评价方面,建立了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纳入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累计有33.2万人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10.7万人取得了社会工作师证书。在专业培训方面,每年针对数百万党政领导干部、基层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大规模、分层次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在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方面,推动城乡社区、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发了38.3万个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了5.1万个社会工作服务站(室),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了9700多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初步建立起了遍布城乡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截至2019年底,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共计53.4万人,其中社会工作师12.8万人,助理社会工作师40.5万人[2]。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从无到有,已经初步规模。但由于起步较晚,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亟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同度较低。社会公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较少,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低,它仍属于新生事物,社会知晓度不高,人們不知道社会工作者到底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甚至可能都没有听说过“社会工作者”这个词[3]。社会工作发展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的改造还没有完成,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独立的知识结构和成熟的教学及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大多是借鉴西方发展国家的经验,把本国国情和社情融入社会工作价值、知识、技巧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是实践教学方面缺乏专业督导,重课堂教学、轻实务教学、学生专业实习体制不健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四是社会工作职业化时间不长,社工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五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缺乏反思意识,不善于发现问题,更不善于解决问题,仅停留在对于知识的浅层次的理解和记忆基础上,缺乏融会贯通和反思意识;六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于本专业的认同度较低、培养和激励保障机制较弱,社会工作机构留不住人才。

要解决以上这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困难和问题,只能改变过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才能适应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导师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进入了广大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者的视野。

二、导师制应用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导师制的雏形最早出现在15世纪的牛津大学“新学院”,由威廉·威克姆首创,主要应用于研究生的培养。19世纪末期,导师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发展成为较完善的、能够体现现代大学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20世纪初,导师制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高校进一步扩大到了对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有力地促进了本科生人才培养。英国学者纽曼认为,大学的目的是心智的培养,“心智不是被塑造成或作为手段去达到某些特定的或偶然的目的、某些具体的行业或专业、研究或科学,相反,心智的培养是为着心智本身,是为了认识它自身的对象,是为了给它自身以最高的修养。”[4]

我国导师制的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末期的孔子的学堂及古代的私塾教育。孔子在教学中推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朱熹评价“孔子育人,各因其材”。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在部分高校中试行本科生导师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教育部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指导性建议: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导师制的实践。如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1+X”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至少一名博士生导师,还有多名跨学科导师组成学业导师组、科研导师组和生活导师组,学生有任何学业、科研和生活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导师组全方位的辅导。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为全体新入校本科生配备导师,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分别制定导师指导计划。社会工作专业虽然是个年轻的专业,引入导师制只有短短的十多年时间,但导师制的做法已经取得了国内300余所开设社会工作专业院校的共识,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高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尽管各个高校导师制的做法各有特色,但是在提升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工作人才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三、导师制实施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社会工作专业创立于2006年,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拥有丰富的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熟悉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实务,能够胜任社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工作的复合型社会工作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湖北经济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结合学校的经管特色,也融入了学校“三有三实” (即培养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实践、实用、实干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中,导师制的引入和实施始于2012年。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导师制实践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社会工作专业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实行的是双导师制,即学生一入学,即由高年级的学生担任学生导师,由专任教师担任学业导师。通过双导师制的实施,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困惑和难题,帮助学生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明确的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引导新生建立起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感和自信心,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稳步提升,近五年平均考研升学率稳定在30%左右,就业率达98%,毕业生中有成功申请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攻读社会工作硕士(MSW),也有获得“2020年度中国百名社工人物”的优秀社工。中国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湖北经济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竞争力入选全国高校前20强。

四、实施导师制创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通过湖北经济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导师制的实践,可以将导师制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的路径归纳如下: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长效机制。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导师制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学院专门制定了双导师制实施办法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导师能够保留指导记录,并利用教代会等正式渠道,推动学校在将导师的绩效体现在教师的职称评聘、教学工作量、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方面,使得导师在指导过程中无后顾之忧,能够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到指导过程中。

二是把好导师选聘和任用关,高标准遴选和培训导师。对学生导师的选聘条件要满足:(1)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2)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3)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社会需求;(4)取得过较好的专业成绩,并有一定的参与科研项目的经验,具有较强的生活和学业指导能力;(5)熟悉校纪校规,遵纪守法。对教师导师的选聘条件要满足:(1)政治理论水平较高;(2)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较丰富的教学和科研能力;(3)责任心强,关心关爱学生;(4)熟悉专业建设和发展情况;(5)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对于遴选的学生导师和教师导师,还不定期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采取讲座授课的形式给导师开展专业技能和导师方法培训,提升导师的业务指导能力,在保持导师队伍稳定的同时,实行动态管理,补充新生力量,适应学生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心理特征,采取新的方式和方法,每年度对认真负责的优秀学生导师和教师导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并总结优秀的经验和做法分享给全体导师进行学习的提高。

三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学生学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有高校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也有一些本专业的个性问题。共性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缺乏自立、自理能力,很多学生到校不注意个人卫生、自理能力较差;二是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应付的心态;三是缺乏清晰明确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有得过且过的心理;四是学习方法较为单一,仍沿习过去高中的死记硬背,缺乏创新学习思维能力;个性的問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的第一志愿上线率较低,大多都是调剂过来的,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具有本能的排斥心理,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二是眼高手低,对于理论的掌握较好,但是实践操作技能较弱;三是对专业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对于前途较为迷茫和困惑;四是急于求成的焦虑心理,使得许多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专业之外的考证、兼职等,花在专业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较少。针对以上这些共性和个性问题,导师们在学生一入学的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就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介绍和专业引导,帮助新生在对专业的发展和前景有了较为清晰明确的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制订个性化的个人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并定期督促检查完成既定的阶段性目标。

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社会工作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但由于实务教师缺乏,很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的都是理论课,实务课程占课程体系的比重较少,或即使是安排了大量的实务课程,最后也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提升实务能力。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专业导师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给学生提供各种实习实训的机会,在社会工作机构实习中,通过机构的实习指导教师,学生能够很快地适应社工角色,加深对于社工角色定位的理解,从而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实现课堂内外的互补。

五是吸引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导师在课题申报、课题实施过程中招收本科生作为科研助理,帮助导师收集整理资料、参加社会调查和访谈、进行资料的统计和分析。也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参加各种类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各种调查和征文比赛等,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增进了对本专业的认识,提升了专业水平,也增强了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六是重点关注考研和就业。人才培养的外在评价尺度集中体现在考研和就业两个指标。湖北经济学院社工专业之所以能够长期考研升学率稳定在30%以上、就业率达到98%,靠的是对考研升学和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考研和就业这两个关键词贯彻了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学生入学不久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中,导师会帮助新生树立明确的考研或就业目标,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阶段性目标的设计和精细化服务。比如对于考研的学生,在选择什么样的考研院校时,导师会提供考研信息,帮助学生分析利弊,结合学生的优势和特长,选择最合适的报考院校。考研初试成绩出来之后,还会帮助学生准备好接下来的复试。如果初试成绩或复试成绩不理想,也会积极主动帮助联系调剂的学校,最大限度确保学生能够考研成功。对于就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实习实训信息,鼓励他们高效利用好课余时间,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并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在专业领域获得相关的认可和资历,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求职应聘中获得加分。通过导师们所提供的精准的指导和服务,能够使学生能够较早着手准备考研或就业,从而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或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较好地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持续不断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当然,导师制虽然已成为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关键的一环,蕴含强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也绝不是人才培养的全部,要想培养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人才,还需要高校和社会共同发力,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导师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应积极反思并适当调整,确保导师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功用,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291.

[2] 2019年民政事业统计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21-09-03.

[3] 童敏.十字路口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困境与本土道路[J].社会科学辑刊,2019,(6).

[4] [英]纽曼.大学的理念[M].科学出版社,2016:133.

[5] 朱时艺.双导师制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学模式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5).

[6] 王军,李大鹏.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与新时期人才培养研究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4).

[7] 陈建军,等.“一流专业”建设视角下的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学业导师机制构建[J].高教学刊,2021,(7).

猜你喜欢
导师制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