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体共生”与小学体育教育

2021-12-03 11:36王坦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

王坦

[摘    要]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学科德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试图以体育学科德育为切入点,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探索新的体育学科德育的新路径。本文阐述了“德体共生”的内涵,分析了德体共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为研究小学体育学科德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体育教学;德体共生

2020年9月,在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因此,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构与发展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有效德育渗透的教学运作机制,以及探究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的实效路径与有效方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发展迫在眉睫与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关键环节,小学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基础阶段,体育教学是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德体共生”的内涵

“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的道德特征和道德标志。“体”顾名思义指体育,但是这里“体”的概念在本文中仅局限于学校体育。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德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在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将体育教学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德”应该是体育教学目标中心理健康范畴。当今体育与健康课学科核心素养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德”在体育核心素养中演变为体育品德。“德”与“体”并不是完全割裂的,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道德品质的提高同样能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高。

“共生”源至生物学概念,指不同生物之间密切地生活在一起,是一种生物间互为依存的生存方式。在“共生”被引进体育教学的研究中,学者认为体育课堂教学中同样有“共生”关系的存在。这其中有人与人的“共生”,即: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共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相长的“共生”关系。有人与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即:教师、学生利用校园、操场这个生态环境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也是一种“共生”关系。“德”与“体”也是一种“共生”关系,在学习与生活中缺一不可,“德”没有“体”的支撑弱不禁风,“体”没有“德”这个前提会演变为野蛮。

二、小学“德体共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体共生”教学目标落实非常态化

部分体育教师能够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品德培养的重要性,但在日常教学中做不到知行合一。在公开课、赛课中,体育教师往往有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他们往往会关注到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课前也会根据教学内容,分析该项目应该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哪些维度,还会邀请一些专家反复修改,也会在反复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体育品德目标的实现。但是部分教师更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体育技能的提升,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关心不够,停留在关注学生的纪律性、团结与竞争等影响体育课组织、比赛成绩等体育品德维度。

(二)“德体共生”教学内容选择缺乏层次性

体育教学中体育品德的培养与体育技能的培养面临相同的层次性问题。在体育技能的学习上,体育教学不同的学段经常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例如:足球传接球,小学开始出现这一教学内容,很多大学生选修的足球课中,也经常出现和小学一样的足球传接球内容,甚至教学方法也是一模一样的。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不同学段、不同性别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体育品德目标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主体发生了变化。缺乏系统性的体育品德培养方式较容易造成教学的重复性,造成教学的随意性。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已经违背了教育规律。

(三)“德体共生”教学方法的运用不灵活

教师习惯于停留在体育品德教学的“舒适区”,缺乏对前沿体育品德培养的学习和探索。在思想认识和教学实践中,虽然竞賽法、榜样法等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有一定的效果,但频繁的、单一的使用这些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感。小学生相比成人更加感性,所以采用情感教学法效果会更好。德育培养方法讲求的是“对症下药”,以小学快速跑教学为例,其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就是竞争精神,对应的方法应为竞赛法、激励法等,所以,教师在体育品德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考虑不同体育品德的维度,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三、小学“德体共生”教学的策略

(一)完善体育教师评价机制

没有将体育品德培养放在常态体育教学中,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将对学生体育培养情况纳入体育教师评奖、评优的指标体系。现阶段对小学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中,更偏重于结果性的量化评比,其中赛课与科研成果占很大比例。对于常态课的教学评价很模糊,占比也较少,这就造成了很多体育教师并不重视常态的体育教学。学校在日常的教学巡视中,除了关注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技能达成,也应该关注教师对学生良好体育品德的培养。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团结、竞争、顽强拼搏等情意表现也应该纳入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体系。只有完善体育教师的评价体系,加强日常教学的监管,才能提高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意识,促进体育教学“德体共生”的常态化。

(二)体育教学活动中蕴含的体育品德内容

每项体育运动都有其独特的体育品德元素,学生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沉浸式的教育体验能够有效提高体育品德教学效果。教师对不同体育项目蕴含体育品德元素的掌握,有助于教学的实施。归纳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蕴含的体育品德内容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当前小学体育中的各种体育项目的体育品德要素。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体育品德要素的筛选。最后,要结合自身教学特点。有的教师习惯于情感教学法,要求体育教师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有的教师习惯于榜样法、竞赛法。总之要发挥自身特长,同时学习同行的优势。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归纳部分体育项目中体育品德要素供读者参考:第一,单人体育项目主要与优良意志品质培养相结合。如:快速跑、耐久跑、体操等。第二,团体运动应该重视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的培养。如:广播操、健美操、接力、拔河等。第三,竞技类体育项目,则要重视规则意识和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如:足球、篮球等。第四,体育游戏要重视尊重规则、友爱等体育品德的培养。

(三)创新体育教学“德体共生”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体育教师应该在掌握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创新,用更为新颖的、有趣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适应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品德的教学工作。如语言法是体育教师常用的体育品德教学方法,但这样的方法往往在学生看来多数情况下是大道理的说教,很难达到教学效果,学生也只是口头上认可教师的观点,这与如今“具身德育”的观点背道而驰。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在体育品德教学中,设置特殊的教育环境结合背景音乐、场景、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等,这样的教育方法会更有感染力。再如激励法的运用,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的课堂表现不一定每次都是给予正面的评价,也要适当地让他们体验失败、受挫,让学生从内心反思因为自身不专心、不勤奋等因素造成的不良结果,激发他们内心的求胜欲,从而促进学生自觉有意识地改变体育学习态度。

总之,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小学体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技能,同时要关注体育品德的培养。体育是能够让学生身体直接参与的品德教育的学科,有其特殊的教育使命。小学“德体共生”教学希望以学生的立场,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堂育人功能的提升,为体育学科德育探索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沈建华,王自清.“立德树人”视野下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德育透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5):1-4.

[2]杨琼,蒋纯焦.学校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国际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3):103-107.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