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与幼儿结伴而行
——浅议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探索

2021-12-04 13:48夏本美
好家长 2021年2期
关键词:园本教师应环境

文 夏本美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游戏活动开发成为幼儿园落实和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途径和需要。我园地处农村,拥有农田、草莓园、葡萄园、农家养殖场……这些资源都可以成为幼儿欣赏和实践的对象,成为幼儿活动和发展的天地。

一、有效运用乡土资源,生成园本课程

我园一直以“小巧手”园本课程为办园特色,积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注重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利用乡土资源和乡土特产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形成了本土化的园本课程。例如,我们在中班开设了角色区“豆腐坊”。由于豆腐、百页是我们当地的特产,幼儿在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到,因此,他们在该角色区开展活动时都能积极参与。在“豆腐坊”中,教师会在幼儿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向幼儿介绍做豆腐、百页等豆制品的详细操作流程,幼儿也能主动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更深入地开展游戏活动。

二、挖掘传统游戏资源,丰富幼儿游戏生活

传统民间游戏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是幼儿教育中值得挖掘的资源宝库。民间游戏种类繁多,能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而幼儿熟悉的传统游戏能使幼儿园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和幼儿生活,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开展“一园一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结合传统民间游戏“打莲湘”,在大班开展了“小小莲湘员”体育游戏活动。“打莲湘”轻松活泼、自然洒脱、节奏明快,具有我们当地的艺术特色。幼儿对“打莲湘”比较熟悉,因此,幼儿在“小小莲湘员”活动中能够进行更多个性化及形式多样的探索,扩展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也加深了自己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合理利用空间,创设户外动态游戏环境

我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创设环境,使环境具有地方特色。我们将活动区扩展到大自然中,设置了各种园外的动态活动环境,使自然资源能对幼儿产生有计划、有目的、全方位的刺激。例如,我们用柳条、野草做成头盔,用树枝做成武器,引导幼儿开展“野外训练营”等户外体育游戏。

我们也将科学认知区延伸到大自然中,组织幼儿到附近的草莓园、葡萄园和田野中去认识草莓、葡萄、小麦、水稻等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且观察和采集各种昆虫,去感受丰收的喜悦和生命的神奇。

我们的创意美术区也可延伸至户外。我们带领幼儿走进田野,引导他们使用农具,如竹匾、竹铲等,并且利用园所周围的树枝、树桩等自然材料进行绘画和创作。这种动态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可以弥补农村幼儿园活动环境设置不足。教师应善于利用大自然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教育,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观察、绘画、语言表达等能力,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提高游戏质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根据游戏进展适度增减材料,或适度参与幼儿的游戏,通过提问、建议等方式指引游戏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促进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教师的指导应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跳起来摘果子”的教育原理,着重在教学目标的提出和活动材料、器械的提供上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

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是幼儿的天性,生长在农村的幼儿对自然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幼儿园应以幼儿的真实生活环境为课堂,挖掘可利用的资源,开展真游戏、真学习、真研究,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园本课程,在课程游戏化的理念的指引下,让游戏与幼儿结伴而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园本教师应环境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漫观环境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