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套养模式

2021-12-05 10:05黄卫
农业知识 2021年4期
关键词:青虾河蟹苗种

文/ 黄卫

2020年的河蟹养殖一是行情低迷,二是产量普遍偏低,河蟹养殖户大多处于保本状态,河蟹养殖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养殖户都在寻求更大的养殖利润空间,而单纯的河蟹养殖已满足不了养殖户对利润的追求,河蟹套养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下面就介绍一下。

一、小龙虾套养模式

近几年水产养殖的明星要数小龙虾,因此套养小龙虾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套养模式有两种:

1.保留原塘小龙虾种,在清塘时不使用菊酯类药物或者只在环沟使用菊酯类,保留虾种,在开春时通过肥水来保障虾苗存活率。

2.5月份放虾种,适当投放虾苗(每亩5~10公斤),也可投放抱仔虾,按各个地方的习惯来投放。

该模式的优点:(1)产量高,效益好。(2)能减少蟹塘中体质差的螃蟹。

缺点:(1)龙虾螃蟹相互残食,降低螃蟹的存活率,虾蟹养殖很难控制蜕壳期一致,很难做到虾蟹都高产。(2)龙虾饵料需求大,残饵粪便多,容易恶化底质。(3)龙虾极易暴发弧菌病,每年6~8月份是养殖高峰期,一但发病几乎很难控制,而且易造成虾蟹都发病,造成批量性损失。高温季节一般要定期改底,3~5天一次,控制弧菌数量,定期补钙增强体质,一旦发现小龙虾出现损失且持续性增加,要赶紧抽虾来卖。(4)池塘水草难保,河蟹易发继发性感染造成大量死亡,降低河蟹产量。(5)近两年小龙虾行情不算稳定,也得酌情考虑。

二、套养青虾模式

此模式是指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在5月下旬每亩投放100~150克青虾抱仔虾,投放之前每亩使用敌百虫250~350克。近两年青虾价格还可以,一般亩利润能达到1000元左右。

弊端:青虾对池塘环境要求较高,对池塘水平衡基础属性要求较高,尤其是溶氧,池塘青虾数量不宜太多。在后期发病率较高,严重时可造成河蟹大量死亡,因小失大。

三、黄蟹模式

黄蟹主要指6月黄,即每年农历6月上市蜕完4壳的螃蟹,由于近几年黄蟹价格还可以,有部分养殖户也在尝试黄蟹模式,即增加蟹苗投放密度(每亩1800~2000只),全塘以伊乐草为主,前期主要投喂冰鲜鱼,增加河蟹体质,减少死亡量,在脱完3壳或4壳以后开始提苗,主要卖公蟹,减少养殖周期,回笼资金。

专养黄蟹,首先要先改变现在的养殖模式:环沟养殖模式不变。但要从新推塘加沟,要在蟹塘中每30亩加两条环沟,横纵各一条。塘提前用网隔断,分割成两个塘。

重新大批量种植伊乐草。外环沟加量种,内环沟与现在种植密度一样,两侧种植2~3排,草间距3米,滩面伊乐草密度也要加大。水韭菜:不空出食路子,一定要围网。水花生:岸边年前提前种草根。打水口周边不要种植,防止水草阻挡水体流动。滩面上根据塘口大小也种植水花生,30亩种两路,两路中间隔3段,保护水韭菜,减少螃蟹夹草情况。

年初放苗。规格分2档,100头每斤和60头每斤,放养量在每亩3000只,以外地苗为主。

提苗。从两壳后陆续提苗,一是筛选出体质差个头小的苗种,二是陆续卖螃蟹回收一部分成本,三是保留优质、生长速度快的苗种,养大蟹。具体提苗流程:30亩两塘,分开进行,为减少风险在提六月黄前一边筛选掉不好的螃蟹,另一个塘陆续抽,定期卖,只保留好的螃蟹。等到卖六月黄时一边一边地清,取完后每亩只保留600~800螃蟹,专养大螃蟹。

控草。进入伊乐草快速生长时期要提前控草,先使用控草肥控草3~4回,每7天一次。

黄蟹卖完后,在水质稳定后提前将伊乐草拉出深沟,滩面的水韭菜在高温前割出食路子。

四、叉苗模式

7~8月份在成蟹养殖塘口中放养豆苗,规格在1000~1400头/公斤,提高苗种的生长速度,为来年大规格螃蟹做基础。

选取年前清过塘,底质、水质、水口条件好的塘口,排水口要设置适宜目数的防逃网。在7~8月份放入1500头/公斤的豆苗,与成蟹一起养殖,苗种放养量1.5斤/亩,苗种规格匀称,以长江苗为好。

成蟹出塘前不必专门投喂苗料,出塘后降低水位,每隔30天投喂豆粕、鲜鱼颗粒并拌入维生素,定期15天用碘制剂消毒一次。

逐渐降低水位,通过控制投食地点,将苗种引入环沟后暴晒滩面,后慢慢引入低洼地围坝,其他边沟正常清塘、消毒、灭杀。冬春季节,定期晚上清捡老头蟹。

猜你喜欢
青虾河蟹苗种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长三角青虾研究院在溧阳社渚成立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爱美的小青虾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