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合作社引导乡村产业转型显成效

2021-12-05 10:05刘树云
农业知识 2021年4期
关键词:果品山东省农户

文/ 本刊记者 刘树云

沂源越水种植养殖合作社位于沂源县张家坡镇洋三峪村,成立于2012年8月1日,通过办公司带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步发展成为集绿色果品种植、特色民俗旅游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型合作社。据了解,该合作社已经先后获得“山东省农民合作示范社”“山东省龙头企业”“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社”“淄博市级农民合作示范社”等荣誉称号。2019年6月,该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因地制宜,借势借力,树立转型发展新理念

洋三峪村四面环山,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无污染,土层深厚,含有丰富的钾、钙等矿物质营养元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宜果品生产。该村农业资源丰富,形成了“山下葡萄,山腰阳坡苹果、桃、樱桃、大枣,阴坡栗子,山顶防护林戴帽”的产业布局。为着力解决传统的种植模式和分散经营方式导致产业层次低、品种杂、规模小的问题,村里组织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引导村庄产业转型。“合作社现有土地总面积1.5万亩,其中1.1万亩为林地,主要用于发展绿色果业和林下经济,3600余亩耕地是农户成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股入社,主要种植沂源红苹果、大樱桃、黄金桃等水果。”合作社理事长田月水说,合作社引进推广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无人机飞防等新技术,对老果园集中进行升级改造,引导农户将承包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提升果品质量和优质果品率,果品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加。“我们现在把传统销售转变为网络销售。”田月水表示,合作社在淘宝、京东、微店等注册设立“老田的果园”和“小田的果园”等营销平台,通过“众筹+直播”、私人订制和果树认领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苹果单位价值大幅提升,每公斤卖到30元。

以点带面、互促共赢,打造三产融合新亮点

为拓展经营范围,2014年经合作社成员大会决议通过,成立了沂源洋三峪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合作社办公司带农户”的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该合作社投资1000多万元对村内闲置房屋实施综合改造,建成“沂蒙小院”32座,合作社负责日常管理运营,成员负责接待和服务,收入四六分成。“沂蒙小院”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收入400多万元,仅苹果采摘一项就达7万公斤、“三黑”肉蛋销售5000多公斤。合作社2015年被评为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承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任务,提供实训场地、食宿、农事体验、能力拓展等服务。2015年以来,已开展各类培训500余期,接待培训人员6.5万余人次,每年增加收入600万元,民宿户年收入增加4万余元。

立足洋三峪村深厚文化底蕴和山区资源优势,合作社连续承办了七届省级伏羊文化节、六届山东沂源红苹果文化节、山东首届农民丰收节等一系列节庆赛事活动。2018年和2019年,该合作社成功举办了两届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万人骑行沂源站活动暨沂源自行车山地公路赛,网络点击量达到800余万次。通过举办节庆及赛事活动,有力拓宽了合作社产品的销售渠道,合作社年均销售量增长20%左右,销售额增长15%左右。

猜你喜欢
果品山东省农户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做强果品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