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 事业单位账务处理的常见问题与建议

2021-12-05 07:32王春娜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7期
关键词:账务会计制度财务人员

王春娜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服务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71)

对于事业单位账务处理工作来说,作为一项通过给事业单位科学统筹、调配财务活动或者处理各种和财务相关的资金活动,确保承担国家社会管理职责,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发展,将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的法律体系为指导,对事业单位各项经营活动进行预测、控制的过程。在新会计制度全面发布的环境下,给事业单位账务处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更好满足新会计制度改革需求,事业单位应结合账务处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保证账务处理的专业性,减少不必要问题出现,为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账务管理的影响

(一)便于单位财会信息披露

新会计制度的发布,要求事业单位主动披露单位财务信息,如资产信息、资金信息等,并对单位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各项规章制度执行过程的公开性,让单位管理更加规范和专业。在新会计制度下,不但提高单位预算资金使用的透明性,也强化单位财务监管。并且,新会计制度让单位各项经营活动更加规范,保证单位资金科学使用[1]。

(二)促进单位资源科学分配

在没有实施新会计制度之前,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核算工作时,缺少资产折旧和摊销处理的依据,无法实现资产科学管理,导致资产运行效率偏低,资产价值无法充分展现。而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发布,让资产管理内容更加细化,资产管理科目逐渐完善,给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活动开展提供了依据,真实展现出单位资产使用情况。除此之外,新会计制度便于展现单位经营状况,实现单位资产的科学分配。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账务处理的常见问题

(一)制度应用与实际不符

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即便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然会面临与实际不符的状况。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了更好迎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发布新会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让其更加规范和专业,把实际理论转变成账务处理的基本要求[2]。因为需要满足信息要求,单位应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推广宣传。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账务处理工作时,没有将新会计制度理论灵活应用其中,从而使得账务处理与单位实际不符,在财务管理创新上有待提高,无法满足新会计制度背景下账务活动要求,容易引发各种问题。

(二)账务管理不规范

账务处理渗透在单位经营发展中各个方面,新会计制度背景下账务处理将会给单位发展带来直接影响,明确工作范畴,让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更加规范,保证账务处理工作效率。在新会计制度下,对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有着严格要求,需要对账务处理范畴有清楚的认识,并做好控制工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控制目标不具体,缺少对整个过程的有效监管。并且,新会计制度即便对单位账务处理有着明显要求,但是整个工作过程比较模糊,无法起到有效管理的效果。所以,事业单位应结合新会计制度要求,在开展账务管理工作时,如果财务人员没有对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将会导致单位在经营发展中利润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应对账务处理范畴进行确定。

(三)财务信息化不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各个行业经营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在事业单位账目处理中,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其中。随着事业单位快速发展,其账务处理更加复杂,特别是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给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提出严格要求。然而,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账务处理工作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其账务处理信息化水平相对偏低,对于信息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应用不彻底[3]。并且,因为事业单位经营发展容易受到行政管理体系影响,使其在账务处理理念和技术上比较落后,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事业单位账务处理信息化水平偏低,影响事业单位更好发展。

三、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账务处理常见问题的处理建议

(一)制度应用符合单位实际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在经营发展中,涉及的部门数量比较多,业务类型复杂,随意在账务处理和财务管理上,工作要求差异比较明显。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发布,需要保证其应用满足事业单位经营发展需求,为了能够科学使用新会计准则,应该结合事业单位经营发展状况,灵活选择账务处理模式,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刀切的状况,应该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随意对新会计准则进行使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会计准则实现高效利用,满足事业单位发展要求。在实际中,为了将会计制度价值充分发挥,引导单位账务处理工作顺利进行,单位领导及基层人员应对新制度内容有充分了解,深入解读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应结合制度要求和对应的准则,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科学处理各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新会计准则要求,开展单位基建投资管理工作,保证基建项目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以统一核算的方式将基建核算问题全面处理。在相互融合和适度分离的情况下,梳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真实展现出单位财务信息[4]。此外,在应用会计准则时,单位需要把其具体改革目标融入财务活动中,提高财务活动的有效性,防止出现被动管理状况,影响事业单位更好发展。

(二)完善账务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在构建账务管理机制过程中,可以从风险防控角度入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等方式,对账务管理过程有效监管,及时找出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把信息传递到各个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防范与管理。通过细化分析,管理人员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完善相关管理机制,优化账务管理流程,及时找出潜在问题并处理。此外,事业单位应该加强体系之间的联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实现各项风险的防范。在账务处理方式上,事业单位应大胆创新,结合新会计制度改革要求,引导事业单位开展账务处理工作,明确工作方向,保证账务处理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将存在问题有效处理。通过丰富账务处理形式,完善相应的工作体系,增强单位账务处理能力,保证账务管理目标顺利完成[5]。

(三)加强单位财务管理

在新会计制度全面实施的环境下,事业单位应做好账务处理工作,确定账务处理范畴,完善相应工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账务处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对账务活动科学把控,对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监管,防止在使用新会计制度时存在舞弊等行为。并且,对各项财务活动进行具体说明,事业单位需要结合经营特点和市场环境,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让账务管理工作可以在规范的标准下进行,防止在引用新会计制度时存在盲目的现象,让账务处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协助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四)建设财务信息化系统

通过建立专业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成了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顺利实施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实际发展中,单位领导应注重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一方面,应该科学引进现代化技术,事业单位需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加大投放力度,强化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从硬件及软件角度入手,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处理单位账务处理活动中各项问题,提高账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强化账务信息采集和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账务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给后续账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提供数据参考。除此之外,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给财务人员提出严格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应做好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让财务人员朝着业务型财务、战略型财务方向转型,让其工作由之前的会计核算调整为资产控制、资金管理、成本预算等方面,向单位战略层面转型,为单位领导制定发展决策提供数据参考[6]。事业单位除了要做好财务人员专业培训工作之外,还要加强财务人才的引进,在专业人才带动下,提高单位财务人员整体素养,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单位财务工作水平。在实际中,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财务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追踪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为财务人员提供相应的奖罚措施,从根源上规范财务人员工作行为,保证单位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迎合时代发展要求,创新内部管理方式,成为促进事业单位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给事业单位账务活动开展提出新的要求。并且,制度的前瞻性,是政府部门结合现阶段市场环境变化集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中各种问题,通过总结国际经验来制定,给事业单位经营发展提供引导。将新会计制度合理的运用在事业单位账务活动中,对提高单位账务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事业单位应给予新会计制度和账务处理工作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加强账务管理机制建设,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协调好新旧制度过渡关系,保证事业单位账务处理工作有序进行。

猜你喜欢
账务会计制度财务人员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金融终端应用系统账务风险防范设计
浅谈电力企业电费账务管理工作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浅析融资租赁实务中承租人的账务处理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