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栽培技术

2021-12-06 14:51甄永胜张瑞捧韩运者李明月郑小梅冯翠凤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花椰菜花球保护地

甄永胜 张瑞捧 韩运者 李明月 郑小梅 孙 敬 冯翠凤

(深州市东安庄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河北 深州 053800)

花椰菜又叫菜花,营养好,味道鲜美,宜炒食、煮食及腌渍干制。花椰菜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严格,适应性弱,故花椰菜近百年引入我国以来,先在华南地区栽培,渐次推广到长江流域,现在北方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

1 育苗

在温度较低的季节要用保护地育苗,在温度较高的季节里应有降温、防雨的阴棚或遮阳网等装备。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每10 m2面积的播种床播50 g 种子,可获得秧苗1 万株以上。播后18~20 d、幼苗达3~4 片真叶时分苗于移植床,苗间距离7~10 cm。分苗假植的期限,早熟品种经10~15 d、达5~6 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晚熟品种约经20 d、于7~9 片真叶时定植。特别早熟的品种最好利用营养钵育苗,其苗龄一般不宜超过25 d。

山东省的“稀播量,一次定植”育苗法,将每标准苗床(约33 m2)播量由传统使用100 g 种子减少到25 g,实行“不分苗,养大苗,带土一次定植”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定植

花椰菜不适合和同科蔬菜连作,当前茬作物收获后要马上灭茬后深耕,并施足基肥。亩施厩肥3 000~5 000 kg、过磷酸钙20~30 kg 和少量钾肥。定植前轻耕起垄成平畦或高畦,要选用根系发达的壮苗。春茬栽植期应晚于结球甘蓝,以防止低温的不良影响。秋茬定植要避免晴天的中午进行。花椰菜株形比较直立,可以适当密植,一般小型品种行株距各为40 cm,大型品种约60 cm,中型品种介于二者之间。

3 田间管理

3.1 花椰菜定植后的管理重点因为茬次的不同而有区别,春茬栽后气温尚低,浇过缓苗水,应抓紧中耕松土,以利保墒、增湿、促进缓苗。秋茬栽后气温仍高,要防旱防涝和清除杂草[1]。越冬茬主要用于冬季不太寒冷地区,气候条件适宜,管理比较省工。

3.2 花椰菜整个生长期都喜肥喜水,前期追肥应以氮肥为主,到花球形成期须适当增施磷、钾肥。每亩用量约需人粪尿2 000 kg、硫酸铵20~30 kg、草木灰70~100 kg。追肥后立即灌水,结球期要肥水并重,特别是水,应隔2~3 d 灌1 次水,直到收获为止。大多数品种第一次发现花蕾时宜重施1 次速效肥;对晚熟品种在花球生长期还要增加1~2 次肥水供应。硼、钼对花椰菜有良好的作用,如发现缺硼或缺钼症状,应及时进行根外追肥。缺钼时,用0.01%~0.07%的钼酸钠叶面追肥。缺硼时,用0.2%~0.5%的硼酸或硼砂溶液喷叶,每3~4 d 喷1 次,连续3 次可见效。

3.3 中耕。宜于生长前期进行2~3 次中耕。束叶有保护花球不受日光直射,使产品色泽洁白、品质鲜美的作用操作方法:一般于花球形成初期,将植株中心的几片叶子上端束扎起来,或把中部1~2 片叶折裂覆盖于花球上[2]。

4 收获

因为花球成熟往往不一致,应采取分批收割。当花球长成,表面圆整,边叶尚无散开时收割。采收时,每个花球最好带有2~3 片叶子,避免在运销过程中碰伤或污染花球。

在寒冷地区采收秋茬时已进初冬,尚有花球未达到采收标准的植株,可利用假植贮藏,进行“补充生长”的措施。将植株连根掘起,密集假植于阳畦内保持床温在4 ℃~5 ℃的条件下,能使植株叶片的营养转运入花球中,继续增长,经1 个月左右,可陆续达到釆收标准。但温度不可过高,否则会增强呼吸作用,消耗养分多,不利于花球的增长。若控制温度在1 ℃~2 ℃时,能延缓花球生长,推迟收获,有调节供应的作用。

5 留种

5.1 播种期和栽培方式。在华南地区实行露地留种,要避免花期遇上梅雨季节,还要符合其冬性对低温要求的特点,因此留种栽培与一般生产在播种上略有不同,早熟品种应推迟10 余天,晚熟品种须提前10 余天。栽培的方式以原地留种为主。在长江流域有霜冻地区,必须注意保护花球防冻,或利用小花球越冬免受寒害,留种栽培的播期适当推迟。如上海早、中熟品种多于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播种,幼苗越冬,翌春形成花球,即可开花结实。

北方通常使用保护地采种。具体作法是在露地于8月播种,到10月定植于阳畦中保护幼苗越冬或在阳畦中10月播种,上冻前移植于温室,再适时定植,均能在适宜环境中形成花球,通过株选,使其开花结籽。近年来,内蒙成功地研究了当年播种采种法,于元月份利用保护地育苗,3~4月份栽植于阳畦,或覆膜沟栽,或扣小拱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2 种株选择。除具有原品种特征外,还应选外叶偏少,花球致密、肉质厚、球面呈白色,要淘汰着生绿色小叶及绒毛状花球,且生育天数适当的作为种株。

5.3 管理要点。肥水方面不要大肥大水,防止植株旺长。保护地栽种时,浇水适宜釆取沟灌,浇后覆土,并适当透风防止湿度太高。苗期温度日间不高于15 ℃,夜间不低于0 ℃;开花期间平均气温不低于13 ℃,不高于25 ℃。对种株的处理,可将花球中央部分切去1/3 或2/5 左右,保留边缘的三、四个小花球,以利于抽薹。在花球长到直径2/3 时切割。为促使伤口愈合,应选择晴天进行。在伤口处涂抹500 倍代森锌或石灰硫磺粉,有防腐作用。花枝抽生后应马上固定,以防折断。在保护地留种的要采用人工帮助授粉。单株上种子成熟不一致,应分期分批采收,并挂通风处凉干脱粒,稍行曝晒,储藏备用。

6 品质劣变及其防治措施

在花球形成期,有时发生早花或青花、毛花、紫花等现象,都是花椰菜种性不纯或栽培条件不适当所造成的,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不良影响。

6.1 早花是提前产生小花球的现象。通常在植株幼龄期遭受低温,诱使花芽分化早,提前生成花球,难以发育肥大。另外留种过程中未按品种天数严格选择,致使冬性强弱品种的种子混杂,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6.2 青花是花球上孕育发生绿小苞片、萼片等不正常的情况。其原因有可能是花球发育期受低温或雾天的影响,导致非顺序性的突然进行花芽分化的结果。

6.3 毛花是花球表面上生成绒毛状物。可能由于气候的影响,使花枝顶端无规则地伸展所造成的,也可能与隐性基因有关。

6.4 紫花是花球外面有不匀的紫色的情况。在突然降温情况下,花球组织内部分醣甙转化为花青素,乃有紫色的表现。

在明确各种劣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重视留种、选种,并加强栽培管理,就能防止这些弊端的形成。

猜你喜欢
花椰菜花球保护地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熟吃花椰菜对血糖好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
花椰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头顶上的花椰菜
七彩花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