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闽西客家红医看客家精神特质

2021-12-07 05:11王咏梅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卫生学校闽西客家人

王咏梅

(中共龙岩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研究部, 福建 龙岩 364201)

闽西是福建汉民族支系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与赣南、粤东并称“客家金三角”。 自唐宋以来,客家人在闽西长汀、永定、上杭、武平、连城、宁化等地,构建了独具特色、魅力无穷的闽西客家文化生态区,形成了以家国天下、耕读传家、慎终追远、开拓进取、守望相助为主要内涵的客家精神。

闽西又是一块叱咤风云、成就英雄的红色土地、革命圣地。 苏区时期,闽西人民高举红色旗帜,先后有10 万子弟加入红军和赤卫队。闽西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赢得“二十年红旗不倒”的赞誉。

20 世纪20 年代开始, 闽西大批客家儿女集合在革命的旗帜下,坚定不移、义无反顾投身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批客家子弟在伟大革命征途中,创立红军医院和野战医院救治伤病员, 创办卫生学校培养医护人员,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人民健康,为党和军队、 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暲

涌现了以傅连 为代表的闽西客家红医群体,彰显闽西客家坚韧不拔、勤勉能干、敢闯新路、牺牲奉献的精神特质,孕育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红医精神。

一、闽西客家红医群体

在三个重要历史时期,以“红色华佗”傅连暲 (长汀人)为代表的闽西客家红医英杰不断涌现,形成著名的红医群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闽西客家红医

由于国民党对医疗器械和药品实施严密封锁,苏区医疗条件简陋,红军缺医少药。 1929 年12 月底召开的古田会议确立了红军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明确指出“医生少和药少的问题,要尽可能设法解决”[1]。 一批闽西客家子弟加入红军革命队伍后,成为军队卫生人员,投身红色卫生事业。

这一时期闽西客家红医主体力量是傅连暲和他领导的汀州福音医院培养的医护人员。 1929 年红四军入闽后, 傅 连 暲和福音医院积极收治红军伤病员,1932 年1 月创办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培训“60 名看护、12 名医生”[2]。这批精心培养的医护人员绝大多数为赣南和闽西的客家人, 成为早期红色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1932 年秋,应毛泽东的建议, 傅连暲 将福音医院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 1933 年初将医院迁往瑞金,成为中央红军第一个正规医院。长征中, 傅 连暲 为部队卫生保健工作作出贡献。红军到达陕北后,傅连暲担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

叶青山(长汀人)年青时由亲友介绍进福音医院学医。 1929 年3 月,红四军进入长汀,他与同事给红军指战员接种牛痘疫苗。毛泽东、朱德觉得他年青且有医术,便动员他参军,他欣然报名,担任军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叶青山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卫生队医生、卫生队队长兼政治委员,历任红四军野战医院医务主任、红四军二师卫生部卫生主任、红一军团野战医院院长、红四军第二师卫生部长、红一军团后方医院院长。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卫生部副部长、部长。

涂通今(长汀人)1932 年入伍后,被分派到长汀四都福建军区后方总医院当看护。 1932 年10 月进入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学习,1933 年毕业后任红九军团医生。 到达延安后,进入中国医科大学学习,任延安和平医院主治医生。

江一真(连城人)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1 调红十二军医务训练队当护士、护士长、见习医生。 1932 被选入中央红色医务学校军医四期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学校附属医院当医生。 长征后,历任师卫生队队长、总收容队医疗队队长、红军总医院医务主任、红军重伤医院院长。

林金亮(上杭人)在乡村诊所学过中医,1930 年初随诊所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任才溪庄背庙红军医院护理员。后调瑞金中央红色医院,作为院长傅连暲的助手。 此后,历任连长、主治军医、医务科长、医务主任等职。

钟有煌 (上杭人)1932 年进入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红一军团工作。1933年在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毕业,分配到红三军团十三团任医师。 长征到陕北后,任兵站医院一所所长。

此外,上杭的阙森华、林茂、黄隆仁都是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学员。阙森华到陕北后,曾任后方医院护士长、副所长。陈阳和(上杭人)在红一军团抵达陕北后,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卫生员。 黄文佐(长汀人)于1932 年在广东南雄战斗负伤后,进入江西后方医院医治期间开始转学医护。 上杭才溪中药铺的王增接、王坤发、吴赐福、林茂发等人加入福建军区临时后方中医院。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闽西客家红医

闽西客家红医在抗日烽火中成长, 医德医术大幅提高,逐渐成为抗日战争医疗战线的主干力量。

叶青山任八路军115 师军医处处长, 在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班进修后,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与白求恩一起创办晋察冀模范医院。 参与筹建医务学校,培训医务人员。 林金亮作为白求恩“第一个手术助手”,成为“白求恩野战外科医术的接班人”,任晋察冀军区医院院长,享有“华北第一刀”的称号[3]。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后方医院一所所长陈昌业,担任白求恩助手, 配合白求恩做医疗护理和外科手术。担任八路军120 师野战医院医生的黄文佐,跟随白求恩在前线抢救伤病员, 锻炼成长为著名的外科医疗骨干。 1937 年,江一真奉命组建八路军野战医院,任院长。不久,调回延安,任军委总卫生部保健科科长兼手术组组长。 1938 年秋,到晋察冀边区与叶青山、林金亮等一起筹办卫生学校。 1940 年1 月,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改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 江一真任第一任校长。 1943 年3 月,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

1939 年, 陈阳和进入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学习, 先后任晋察冀军区一军分区一团二营卫生所医生、徐满支队卫生所所长、平北军分区政治部医生、崇礼支队卫生所所长、29 团卫生队长。 钟有煌先后任八路军随营学校卫生所所长、 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医务科副科长、八路军兵站医院院长、冀鲁豫军区卫生学校校长、四团卫生队长、冀鲁豫军区卫生部卫生主任兼医务科长、野战医院院长、鲁西北三军分区卫生处长兼政治委员、平原党校卫生科长、豫东军区卫生部长。抗日战争时期,长汀的罗洪瑞历任八路军129 师医生、主治军医、太行边区卫生所所长、医政科科长、医院院长。

抗战时期, 闽西客家红医为军队野战医院的发展、 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医务人才的培养作出突出贡献。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闽西客家红医

新中国成立后, 烽火历练后的闽西红医成长为军队和国家卫生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中高级领导干部,继续为新中国卫生事业奋斗并作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 暲傅连 历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后勤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中华医学会会长。 1955 年获授中将军衔。 暲傅连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卫生工作创始人之一,在发展中西医、普及祖国医学、培养医学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建党以来为我党领导的卫生健康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116 位优秀代表人物”之一[2]。

叶青山、涂通今获授少将军衔。叶青山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部长、 中央卫生部部长助理兼中央保健局局长、 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涂通今成为新中国三位将军博士之一,曾任东北军医大学校长、华中医学院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

建国后, 林金亮先后任河北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 军委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心血库主任、军委青岛第一疗养院院长、济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钟有煌先后任贵州军区卫生处长、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贵州省卫生厅长、 总后勤部卫生部秘书处主任和干部处长、第七军医大学副政治委员、第三军医大学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 江一真走上领导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77 年平反昭雪,先后任卫生部部长兼党组书记、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保健领导小组副组长。

罗洪瑞1949 年12 月任第37 军卫生部部长。1952 年2 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3 兵团卫生部部长。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第三办事处副主任,辽西军区、吉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第一分部部长,黑龙江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此外,朱明辉(长汀人)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 石天星(武平人)曾任四川省甘孜自治州卫生处处长、四川省江津地区卫生局局长、重庆市卫生局局长。陈昌业任龙岩地区行署卫生局局长。邓启修(上杭人)曾任大连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戴启正(长汀人)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委员、院务委员会委员,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黄乎(上杭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韦世林(长汀人)曾任空军疗养院副院长。

二、闽西客家红医群体的历史贡献

闽西客家红医在党的领导和培养下走上红色医疗卫生事业,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倾尽心血。闽西客家红医弘扬客家精神,坚持医德仁心,在中国红色医务人才培养、红色医院创办、野战医院建设、防病防疫、中西医兼治、健康科普等方面作出卓越的贡献,极大地促进中央苏区、 抗日根据地和新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 在中国红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史中起到开创和奠基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创建苏区医疗卫生事业

闽西客家红医具有高尚的医德, 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 他们在红军初创时期冒着风险为红军服务,救治大量伤病员,为在赣南、闽西活动的红军队伍提供医疗支持。 1927 年8 月南昌起义后,傅连暲发动 “汀州全城的医生”“成立合组医院”,接收300 多个南昌起义队伍伤病员, 并没日没夜地为他们做手术,冒着风险募集善款救治伤病员[4]。 1929年3 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在汀州活动,傅连暲率领汀州福音医院医务人员“医治好了红军的大部分伤病员”[4],又派叶青山和黄成到红四军服务,改变了红四军无自己医官的局面。此后,他创办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 将福音医院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并将医院迁往瑞金,创立中央红军第一个正规医院。 从此,苏区有了自己的医院,有了自己的医务人员,苏区红色医疗卫生事业得以建立、发展。

(二)开创军队防疫接种实践

天花是古老而又猖獗的严重传染性疾病, 历史上就有因天花流行而覆灭的军队。 虽然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接种牛痘疫苗在医学上就已经用于预防天花,但是直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才开始广泛接种牛痘疫苗。 1929 年3 月,红四军首次入闽时,军中“发生了天花”[4], 汀州福音医院医生叶青山在院长傅连暲的带领下,将刚从广东潮州、福建厦门运到汀州的牛痘疫苗给红四军将士接种, 经过近三个星期的努力,红四军普遍都接种了牛痘疫苗,避免了天花在红四军中流行,开创了人民军队防疫接种的先河。

(三)创办红军正规医院

古田会议后, 红军在赣南和闽西军地共建共管的医院主要有东固医院、蛟洋医院、小河坑医院、才溪医院,除东固医院外,其余3 所医院都在闽西[5]。后来在闽西的3 所医院逐渐合并、 迁移成闽西红军医院,1934 年更名为福建军区后方总医院。 另外,红军和游击队还建有许多战地医院, 如宁化县石壁镇陈塘村红军第四战地医院、永定高原山红军医院等。这些医院多在偏僻的山区,条件简陋,人员不足,药品奇缺。福建军区后方总医院院长罗化成、才溪医院院长王增接发动客家群众采集中草药, 用客家酿酒技术土法自制酒精等医治伤病员,艰苦创建红军医院。

赣南、闽西为主干的中央苏区,直到1933 年初还没有一所正规的红军医院。 而汀州福音医院是当时中央苏区内医疗器械、 药品和医护人员配备最好的一家医院。 暲傅连 决定把医院改组为公开为红军和苏区群众服务的红色医院——中央红色医院。1933 年,用“170 个运输员,搬了两个星期”[4],把福音医院的所有人员、财物,甚至“连手术室的窗户、门板”都搬到了瑞金杨岗下的杨家祠堂[6],正式创办红军第一所正规医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9 医院都将中央红色医院作为前身。

(四)首开红色医学教育先河

以傅连暲为代表,叶青山、涂通今、江一真、钟有煌、李宽和等一批闽西红医,创办了一些短期速成的医护学校,培养了许多实用红色医务人才,为红色卫生队伍的发展壮大作出卓越贡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解决苏区医生、护士紧缺难题,党和苏维埃政府在艰苦的苏区,通过多种渠道改造旧医护、培养红色医护。 1932 年1 月,傅连暲创办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 1932 年,江西、福建苏维埃政府从各县挑选政治上可靠、 多少懂点文化的60 名共青团员,送到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培养。 除了包括钟有煌在内的8 名成绩优异学员留在福音医院继续深造外,其他毕业生“被分配到红军医院和各县卫生机关”[6]。 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培养的12 名红色医生,受到红军队伍的热烈欢迎。 在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的基础上,1932年秋创建中央红色医务学校。 1933 年与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合并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 1940 年9 月,红军卫生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

抗日战争时期, 晋察冀军区部队由两千多人迅速发展到十几万人,医务人员紧缺。尽快为部队培养一批医护人员,成为军区十分急迫的任务。在白求恩的倡议和推举下, 江一真担负起创办卫生学校的重任。 1939 年9 月,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在河北唐县牛眼沟村正式成立,江一真任校长。 1940 年1 月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改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 江一真创办的白求恩卫生学校,弘扬白求恩精神,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优秀医护人才,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李宽和(清流人)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卫生部政委,1946 年春奉命筹建通化医学院,后组建东北军医大学。 1947 年春担任中国医科大学政委、校长,推动了红色医疗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政治坚定、医术精湛的医护人才。

(五)创立中国神经外科

“中国神经外科专业的创建,是新中国成立后由赵以成、王忠诚、段国升、涂通今、史玉泉等几位中国神经外科先驱与开拓者在天津、上海、北京、西安等大城市先后建立的。”[7]涂通今于1951 年赴苏联莫斯科布尔登科神经外科研究所学习,主攻神经外科,获医学副博士。 之后又进入列宁格勒基诺夫军事医学院学习,成为神经外科专家。回国后到第四军医大学担任副校长。 在他的努力下,1956 年8 月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成立神经外科, 并逐渐成为全军神经外科培训中心, 培养了一大批神经外科领域专门人才。 涂通今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外科的创建者之一,为新中国神经外科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闽西客家红医群体彰显的客家精神特质

闽西客家红医群体成为中国红色医疗卫生事业的拓荒者。闽西客家红医群体的杰出成就,既离不开党的培养、革命征程的历练,也离不开客家精神的濡养和激励。客家人被认为最富有革命精神,是推动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客家族群从南迁的跋涉和开发荒蛮山野的艰苦劳动中,养成了坚韧、勇毅、勤劳、团结的优秀品格,凝结了积极进取、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家国情怀。闽西客家红医蕴含坚韧不拔、勤勉能干、敢闯新路、牺牲奉献的客家精神特质,在党领导的伟大革命实践中, 在医务人员的救死扶伤和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中发扬光大,孕育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红医精神。

(一)坚韧不拔

客家人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 认准了方向,就会一直走下去。 南迁的客家人为了追求和平,离开混战动荡的中原故土, 向南的路途十分渺远又崎岖不平,在与恶劣的自然抗争中,在与沿途的悍匪搏斗中,客家人造就了坚韧不拔的核心气质。

闽西客家红医为了人民的自由幸福, 紧跟党走不回头, 不懈追求崇高理想, 誓死服务人民健康事业,彰显出坚韧不拔的特质——政治坚定、顽强不屈。“红色华佗” 傅连暲将所有资产全部捐给红军医院,一心跟党干革命。 长 征中的傅连瞕 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客家人坚韧的意志,对共产党和红军“爱祖国和人民大众”的敬佩[4],始终没有动摇他对革命的信仰、跟党走的信念。 1938 年,傅 连 暲 在延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傅连暲少年受洗入教,却倾心向党,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4]

闽西客家红医群体参加红军时多数为贫苦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低,学医要经历艰难的文化关。 傅连暲是一名知识分子,却要面对炮火连天的战争关。最终他们凭借客家人的英勇顽强顺利闯过这些难关。红军博士涂通今, 参加革命队伍的理想是上战场消灭白匪兵, 但组织把他分到福建军区后方总医院当看护,他对擦脓抹血、端屎端尿的工作,思想有过波动。但当第一次面对重伤员的脓血、碎骨、恶臭气味,他被英勇的战士和缺医少药的境况所震撼, 决定横下心来,按照医院“为救治前方归来的战士”“为培养无产阶级的医务人才”的宗旨而努力[8],朝着毛泽东、朱德为红军医务人员制定的奋斗目标和指明的方向奋勇前行。涂通今在新中国初期两赴苏联留学,遇到年龄大、无俄语基础的多重难关,但他刻苦攻关,掌握神经外科先进医术,学成回国,报效祖国。

在血与火的交融中, 傅连 暲从基督教徒成长为共产党员,从教会医生成长为共和国中将;涂通今从山村青年成长为神经医学专家, 从红军看护成长为共和国少将。 在傅连暲 、涂通今身上可以看出,闽西红医的成就不仅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做支撑, 还有坚韧不拔的客家精神为保障。

(二)勤勉能干

客家人在迁徙流涉中,过着漂泊的生活,要想生存下去只有比所到之地民众更加吃苦耐劳。 南方山区比中原地区经济落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加上南方丘陵遍布,要开垦荒田就要爬坡上坎,要想有好收成就要多出工、多施肥,于是客家人养成了勤劳能干的基本秉性。

闽西客家红医不管是学医术还是开展卫生工作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1932 年4 月9 日至10 日,东路军攻打龙岩、漳州一役,伤员多达800 多人[9]。当时军中唯一医官叶青山,在战地建起战地医院,夜以继日地手术、换药,经过两个多月连续奋战,完成救治伤员的艰巨任务。长征中的医护人员更艰苦,队伍行军休息时他们要给伤员换药, 准备热水给大家泡脚,或者四处寻找草药,因此往往要比普通士兵多走两到三倍的路程。但他们每天坚持忙里忙外,担负起部队防病治病繁重、琐碎的工作。钟有煌所在的三军团13 团全团只有他一个医生,负责全团“内科诊疗、卫生防疫、卫生教育、卫生员培养”多项工作[6],连途中5 分钟小休息, 都要以班排为单位向战士们讲卫生课、讲防病常识。

闽西客家红医不仅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而且有恪尽职守、勤勉能干的客家精神特质。

(三)敢闯新路

客家人从中原一路南迁到福建, 在闽西建设家园。闽西山区丘陵众多,野兽出没,耕地稀少,生存环境恶劣。客家人穷则思变,在艰苦的环境中谋求新生活、新发展之路,成就了客家人敢想敢闯、开拓创新的独特品质。 闽西客家红医敢为人先,善抓机遇,勇于挑战,骨子里蕴含着客家人敢闯新路的优秀品质。

闽西客家红医在从医过程中, 特别是在苏区和长征的艰苦条件下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他们总是勇于变革,开拓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长期缺少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困境中,他们就地取材,探索许多土办法、 新方法。 林金亮组建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时,由于伤员多,医务人员少,他探索推进“组织上适应战时需要”“所部取消由院部监管”改革[3],作为院长的林金亮既当院长又当二所所长,还当医务科长,由此突破了一般医院的院、所组织管理体系,推进组织创新,既精简干部又锻炼干部,解决了医务人员不足难题,体现了客家人大胆尝试、敢闯敢拼的闯劲。

(四)牺牲奉献

客家人乡族意识较强, 在乡族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互助互帮, 形成关心和规划乡族成员生活和发展的集体思维,构建共同处理乡族事务的集体环境。因此,客家人大多天然地具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团队观,以及助他人、助众人的奉献精神。

傅连暲放弃为教会医院服务的薪金和行医每月200大洋的收入[4],把福音医院、自家诊所和4 000 多大洋的积蓄都捐给了红军。 当年《红色中华》刊发了“红匾送给傅院长”的文章, 对 傅连 暲的义举给予极高的评价,称赞他是“苏区第一个模范”。 1934 年10月红军长征,他留下妻子和四个儿女,跟着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曹国煌出身宁化地主家庭,同情革命,因阻止反动团匪随意枪杀革命者及家属,被国民党打伤小腿。在福音医院医治过程中, 被红军伤病员谈论的马克思主义和革命英雄的故事所吸引, 逐渐觉得为红军伤病员做些事是件有意义的事, 于是决定留在福音医院学医。后来加入共产党,多次前往上海秘密购买红军急需的药品,并在峰市开药店掩护,不幸被捕后英勇就义。像傅连瞕 、曹国煌这样的闽西红医放弃舒适优渥的生活,抛家舍业,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们的身上潜藏着客家人鲜明的牺牲奉献精神特质。

闽西客家红医群体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书写了百年红色医疗卫生事业的光辉篇章,他们的精神品质在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中依然焕发耀眼的光芒,必将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汇聚起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卫生学校闽西客家人
客家人
适时适度:闽西乡土历史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浅谈医学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究
浅谈中职卫生学校班级文化的建设
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卫校工作新局面
闽西汉剧的民间社会背景与文化意义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