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区双河口古镇旅游发展研究

2021-12-07 13:28黄德娇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河口古镇旅游

寇 萌,黄德娇

(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眼光聚焦到民风淳朴、环境清幽的古村镇上。住民宿、品农家菜、体验古镇风俗等古镇旅游活动,成为很多游客喜爱的项目,古镇旅游的热潮也不断高涨。古镇旅游的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旅游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古镇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出现,一方面以其秀丽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古镇旅游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作用,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居民提供了工作岗位,完善了当地的交通设施,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对古镇旅游进行可行性发展研究,能够保存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保护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民俗风情等,让古镇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同时调动群众参与古镇保护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古镇健康快速发展。

2013年7月,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开启了省级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规划工作,双河口古镇被纳入文化旅游名镇之一,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良好的建设资金,迎来了双河口古镇的稳步发展,汉阴县政府委托专业机构对双河口古镇做了详细的建设规划,力求将双河口古镇建设成古风浓郁、环境优美的旅游名镇[1]。双河口古镇(108°32′00″E—108°37′00″ E,33°3′00″ N—33°5′00″ N)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山区,距离汉阴县城28 km。在古代陆上交通不便利时,双河口古镇为上至西安下到安康的必经之地,往来商人在此休息买卖,经济繁荣,有“日出斗金”之美誉[2]。古镇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区,年均温12.9 ℃,最热月均温26.1 ℃,最冷月均温3 ℃,温度适宜,夏季降水丰富,湿度适中。发展古镇旅游可以延续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典型的古建筑资源,同时打造一个古色古香、娴静安逸的旅游名镇。吴昱涵等[3]从恢复双河口古镇古道驿站历史空间,重塑古道驿站邮驿空间以及打造古道驿站生态基地3 个方面叙述了如何将古道驿站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结合,打造古道驿站与生态旅游完美结合的旅游模式;胡小凯等[4]从其功能定位、区段划分及设计引导3 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双河口古镇乡村绿道的建设构想。本研究对双河口古镇的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双河口古镇旅游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以期对双河口古镇未来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1 双河口古镇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兴起发展的重要因素[5],本研究将双河口古镇的旅游资源分为2 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分析古镇旅游资源特征,为双河口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参考性建议。

1.1 自然旅游资源

1.1.1 水体旅游资源 水体以其独特的形态吸引了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双河口古镇位于梨树河和楼房河汇集处,是梨树河与楼房河多年冲击而形成。2 条河流在双河口古镇汇集成为青泥河,河水清澈见底。青泥河水量丰富,各种小鱼小虾清晰可见,使双河口古镇充满别样的生机。

1.1.2 气候旅游资源 气候的冷暖、干湿、极端天气和正常天气的变化情况,往往会形成不同的景观,给人带来独特的身心体验。双河口古镇四季分明,春季大片油菜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整个古镇被油菜花花海包围;夏季绿树成阴,墨绿色的青山,碧绿色的河水,古镇的夏天清凉舒爽;秋季,古镇里一片丰收的气息;冬季,四合院的房檐上结满了冰凌,被白雪覆盖的古镇,别具一番风味。

1.1.3 地貌旅游资源 双河口古镇地貌类型属于山区丘陵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700~1200 m,坡度在20°~40°,景色秀美。梨树河村和斑竹园村与宁陕交界的山脊处,为双河口古镇海拔最高处,达2057 m,最低海拔为600 m 左右,海拔高差大,双河口古镇沿途的河流侵蚀地貌,或平坦开阔,或婉转凶险,给人以不同的视觉美感。

1.1.4 生物旅游资源 生物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2002年国务院颁发《退耕还林条例》,双河口古镇人民积极响应,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使得双河口古镇的森林覆盖面积达65%。镇中植物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混交林植被,板栗树、杉树、化香树、桑树、柏树等是镇里常见的树木。古镇环境清幽,生活着许多珍稀保护动物,如红腹锦鸡,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生活在丛林与陡崖上;白冠长尾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多生活在海拔较高,森林茂密的地方;大鲵,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多生活在山溪。另外,还有黑熊、花面狸、猪獾、草兔、岩松鼠、雉鸡、斑鸠等动物。

1.2 人文旅游资源

1.2.1 民族风俗旅游资源 双河口古镇历史文化悠久,保留了许多民族风俗。赶集:在明清繁荣时期,双河口古镇店铺可达百余家,往来商贾和百姓在这里交易买卖,至今仍然保存着逢二、五、八赶集的习俗。赶庙会:古镇内分散着土地庙、新龙寺、安南寺、八角庙、观音峡庙、灵官庙、双溪寺7 座寺庙,寺庙终年香火鼎盛,钟鼓声不绝,是双河口古镇宗教文化活动中心。汉剧演出:汉调二黄演自乐班从明清一直传承至今,现有成员20 余人,在喜庆节日或者赶集时,自发组织,搭建戏台,演绎节目,如《打渔洲》《回娘屋》《包王拯》等都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1.2.2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下,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双河口古镇处于南北交界的秦岭脚下,饮食文化多样。在明清鼎盛时期,双河口古镇贸易往来繁荣,产生了许多特色小吃:用小火慢烤的炕炕馍,香脆可口;取材于古镇山间植物茎叶而成的神仙豆腐,清爽可口;用大米浆做的油炸饺子、蛤蟆蝌蚪,还有豆腐乳、豆瓣酱、糖墩子、凉皮、凉面、米馍馍、豆腐干、腊肉、血豆腐、萝卜干等多样小吃和特色菜。

1.2.3 建筑文化旅游资源 双河口古镇的建筑物属于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大多数四合院为两间或者三间土木建筑,集陕南民居和北方四合院建筑特色为一体。街道均用青石板铺成,青石板上清晰的磨痕和街道两边铺面上遗留下的招牌痕迹记录着双河口古镇当年的繁荣景象。双溪庙是典型的徽派土木建筑物,建于明朝时期,距今已有600年历史,宗教色彩浓重,寄托了双河口古镇人民祈求连年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石板桥距今也有400年历史,桥上修建了一座龙王庙,祈求古镇免遭河水洪涝的危害。

2 双河口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个地区旅游资源数量多少、质量的优劣、开发程度的难易,都会直接影响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进程。双河口古镇处于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低,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投资下,古镇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2.1 旅游景区建设

目前,老街四合院、石板街、双溪寺修缮完成,油坊、酒坊、染坊、米行、铁匠铺等传统商铺分布在石板街街道两边,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古镇农民酿的玉米酒、米酒、高粱酒、黄酒,体验传统打铁工艺;河堤护坎和古镇环道修建完工,在河堤上一边品茗一边欣赏古镇的青山绿水,也别具一番风味;汉剧演出的戏台正在搭建中,修建完成后可以听着小曲,体验古镇中悠闲的慢节奏生活。古镇新街建筑的仿古改造已经完成,街道上分散有客栈,部分已投入使用,但古镇的旅游食宿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不论是从服务质量还是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

对古镇的景观和公共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旅游公厕、古镇停车场和小商品集贸市场修建均已完成,旅游公厕现已投入使用,古镇镇容得到很大程度提升,环境卫生得到很大改善,但古镇中尚未修建供游客休憩的广场和座位,休闲娱乐设施、旅游接待中心还需要加强建设和规划。

另外,还存在以下问题:景区地处山区,对外开放程度低,知名度低,对外市场吸引力小。古镇建筑历史年代悠久,但房屋损坏程度大,而古建筑的养护与维修的费用高,使得开发古镇旅游资源投入成本高。古镇居民及旅客缺乏对古镇环境的保护意识,排污设施尚未健全,向青泥河里倾倒污水,随地乱扔垃圾,随意砍伐古镇周围树木;在古建筑上乱写乱画,随意改造与翻修古建筑等行为,影响古镇镇容,忽视了对古镇环境的保护,这对于发展古镇旅游业十分不利。

2.2 旅游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条件的便捷程度影响游客的可进入性,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快慢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古镇的旅游交通通达度较低,路线单一,古镇属山地丘陵地形,崎岖的地形对于自驾游的游客是较大的挑战。目前,汉阴县政府投资修建双河口古镇旅游公路,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汉阴县到双河口古镇旅游公路的拓宽改建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道路拓宽和路线整改使得沿线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堵塞情况,进出古镇不便,大大影响了游客的行程安排和可进入性,来古镇参观的游客稀少,但随着旅游公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双河口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将会迈入一个新阶段。

3 双河口古镇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发展建议

3.1 保持古镇古朴,重现古镇原貌

正因为古镇保留了原有的风貌,才塑造了自己独特的古香古韵,因此,在古镇旅游发展规划中要力求恢复古镇原貌,使得游客进入古镇,走在青石板街上,有回到过去的感觉。首先,在古镇建设中,要避免出现电线电缆、消防管道、瓷砖等现代元素,可统一清理并埋入地下;其次,对古镇原有的古老建筑(如民居、寺庙等)进行原貌恢复,突出古镇的古朴;再次,还原古镇原有的风俗文化,如赶集、赶庙会、观看汉剧演出等;最后,古镇在古代是上至西安下到安康的必经之地,可修复其古道驿站功能,并与周围的自然旅游资源结合,开发出古道驿站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旅游路线。

3.2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加快进出古镇的主要干道建设,保证古镇旅游的通达性;二是完善古镇内客栈和饭店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给游客带来别样的感受;三是提高古镇医疗设施水平和改善消防状况,完善古镇内相应配套设施建设,给游客创造舒适的旅游环境;四是完善古镇生活垃圾处理及排污设施建设,在开发建设的同时,也要树立古镇环境保护的意识;五是加强对古镇自然景观资源的深入挖掘,开发出四季皆宜的自然风景旅游区,满足在城市居住的人们对于自然风景的向往。

3.3 加强旅游宣传与合作,塑造古镇旅游形象

加强双河口古镇旅游宣传工作,塑造古镇旅游形象,势在必行。一是树立双河口古镇有别于周边古镇的“古道驿站小镇”“绿色小镇”等旅游形象,深入挖掘古镇文化内涵,将古镇文化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相结合,塑造古色古香、生态宜居的古镇;二是提高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拓宽双河口古镇的融资渠道,为古镇的建设规划提供充足资金支持;三是使用多种策略对双河口古镇进行宣传,近程的游客主要以休闲观光为主,远程的游客以体验和观赏特色旅游资源为主。在汉阴-安康-西安以及周边省市交通路线张贴海报或播放视频,同时在双河口古镇举行各种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如油菜花节、大型汉剧演出、庙会活动等,邀请名人担任双河口古镇旅游形象大使,举行各种招商会和博览会,逐渐扩大古镇知名度。

4 小结

综上所述,古镇因其古老的文化底蕴以及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而备受游客青睐。双河口古镇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筑资源古风浓郁,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但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还存在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资源开发不足,忽视古镇自然环境保护,知名度低等问题,本研究从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交通运输、景区建设、基础设施几个方面分析了双河口古镇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重现古镇原貌,加强旅游公共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宣传与合作,塑造古镇旅游形象等发展建议,期望能为双河口古镇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河口古镇旅游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