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关键语句 培养阅读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为例

2021-12-07 16:39叶娉婷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西沙群岛总分语句

叶娉婷

(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福建 厦门 361100)

“关键语句”是指对于语段或文章的中心具有突出表现的词语或句子。[1]有的关键语句直接点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总(领)括句;有的关键语句让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如过渡句、照应句;有的关键语句运用各种修辞,使文章富有表现力、中心突出……借助它们有助于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中心,学习表达方法。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如何借助关键语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就以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为例,试加阐释。

一、感知结构,寻找关键语句

段落由句子组成,句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段落结构,快速捕捉关键语句理解段落意思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一)借助中心句

总分语段(一般指总分、分总、总分总),围绕总起句或总结句展开描写、记叙或议论,总分或总结句直接概括了其他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 自然段采用的就是总分构段方式,第一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是这一段的总领句,底下三句话围绕它分述。教学时可以分五步走:1.初读,寻找关键句。先让学生默读第5 自然段,找出这段话关键语句(交流得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段话围绕关键语句写了几句话?(3 句)2.对读,寻找规律。教师读总说句,学生读分说句,初步感知段落结构,小结——开头第一句总说,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围绕这句话来写。找到这样的总说句子可以更好更快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3.第一次迁移巩固。浏览《海滨小城》的第4、5、6 自然段,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再次感知总起型关键语句的特点。4.第二次迁移拓展。浏览《富饶的西沙群岛》第4 段找出关键句。学生进行探究交流,发现第4 自然段有“总—分—总”段落结构和首尾呼应的特点,明白了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可以概括段落的意思。5.总结规律。总分型段落关键句可能位于段落开头或段落结尾,关键句在段落开头起总述作用,在段落末尾则起总结作用。

通过以上五个教学环节,学生从朗读感知—明确关键句—实践迁移—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地丰富对关键语句的认识,初步体会总分型关键语句的特点和作用,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

(二)串联关键词

有些段落不是总分式,没有直接体现段落内容的关键语句,它们可能是并列式、承接式或因果式。借助关键词语就是理解这类语段的有效途径。[2]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2 段的构段方式是因果式,第3 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并列式。教学这两段时就可引导学生采用“串联关键词”理解法。具体过程为:1.读第3 自然段,这一段话有几句?你能不能只借助开头第一句话来理解段的意思?(不能)2.调换句子的顺序读,引导学生发现这段话调换顺序写也可以,这三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他们共同组成了段落的意思。3.找出每句话的关键词“珊瑚、海参、大龙虾”。4.小结规律。你们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又有什么新发现?引导总结出当段落没有中心句子时,可以借助关键的词语来理解。5.迁移方法。读第2 自然段,圈画出关键词语:“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高低不平”。引导学生发现第一句讲的是结果,第2 句讲的是原因。用“因为……所以……”串起来就能清楚地知道段落的意思——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所以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综上,我们清楚地看到——借助开头第一句话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阅读策略在课文的第2、3 自然段中不再适用了。教师引导学生将其与第5 自然段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点,探索出“抓关键词理解”的阅读策略,再迁移学法,让他们在自读自悟中找出课文第2 自然段落中的关键语句理解意思,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巩固这一方法,逐渐形成阅读理解能力。

二、深入分析,理清语句关系

懂得“讲什么”只是理解段落的表面意思。要真正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还必须分析段落中句与句的关系、句与全段的关系。[3]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 自然段教学,在找到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之后,教师追问:哪些地方能让你读出鸟很多?学生交流得出——后面三句写出鸟多。接着,师生对读、生生对读。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读,学生读中感知每个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语段的结构方式。接着,教师质疑:后面三句,分别写种类多、鸟蛋多、鸟粪多,好像没写鸟多啊?质疑追问促进了学生的深度思维,学生明白了这是从三个从不同角度写“鸟多”。

通过分析句子与关键句的关系,学生真正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同时体会作者如何围绕关键句从几个方面把一段话写具体,由表及里,言意兼得。

三、聚焦“关键”,体会表达效果

感知内容是理解一段话的第一阶段,品析赏读是理解一段话的第二阶段,它能让学生体会到内容的生动、语言的优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中段的阅读教学中提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段落中那些具有表现力的语句就是学生需要细细品读赏析的关键点。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4 段中“成群结队”“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突出了鱼多,“有的……有的……有的……”这几句形象描写了鱼的多和美。这三处就需要带领学生好好品读。可以进行如下教学:首先,借助首尾两句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一段主要讲鱼多鱼美,句中哪些词突出了“多”?(成群结队,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其次,真的是“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引导学生想象,在想象中体会夸张手法带来的表达效果,体会鱼的多,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再次,作者是怎么具体写鱼的多和美呢?画出相关的句子。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作者抓住了鱼的外形、颜色、动态,用比喻的手法写出鱼的美,如用“有的……有的……有的……”串联让表达更加有序,学生在读、思中欣赏了景物的美,也感知了语言的奥妙。最后,配乐朗读,要求在朗读中感知景美、语言美。这样的教学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语句,进行品读、赏析,在朗读、思考、想象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真正地体会景物的特点,也实现了赏析能力的提升,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四、抓关键语句,开展语言实践

学习语文不仅要理解、感悟、欣赏,更要实践运用,在迁移运用中深入理解关键句的作用。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一些例子,靠了这些例子让学生训练阅读的能力,训练写作的能力。”所以,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抓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还要让学生学会像课文一样“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落写清楚具体”。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创设语言文字实践运情境,让学生进行语言形式仿写,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亲身的言语体验,促进学以致用。

比如,通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第4、第5 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感知到“围绕一个意思写”可以先总说再分说,这时就要趁热打铁让学生练写,可以从课后的小练笔中选择一幅图,模仿课文第4~5 自然段的样子围绕一个意思写几句话。也可以给一句与学生生活经历相关的中心句,如“公园的树可真多”“院子里的花五彩缤纷”等中心句,让学生展开具体描写。通过这样的仿写,学生实现了语言形式和语言材料的迁移,掌握相应的语言规律,让表达“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西沙群岛总分语句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我喜欢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冠词缺失与中介语句法损伤研究
一株西沙群岛野生诺尼种子内生细菌CICC 10707的分离与多相鉴定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