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形”塑“无形”:高考历史开放题备战教学策略

2021-12-07 20:00廖宝生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有形开放性试题

廖宝生 谢 彪

(1 三明第一中学,福建 三明 365000;2.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第20 条强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1]2021 年1 月底,《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强调:“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2]看来,“增强试题开放性”已成为新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

历史开放性试题通过新情境新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问题,并在解答过程中把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五大历史核心素养融入答案中。例如,2021 年全国乙卷第42 题,通过图示展现中国共产党1921-1949 年间的部分重要会议,要求学生从唯物史观视角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并运用史实来解释其原因,渗透了家国情怀的立意。试题开放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聚焦问题或者发散思维;更促进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散思考得出多元化的结论,这符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度学习要求。

一、增强试题开放性是改革正在进行时

2021 年,在全国卷和走在新高考改革前列的山东卷、广东卷中,出现了坚持试题开放性的同时,在各个层面进行了开放性试题的改革、创新和尝试。

1.增加开放题题量分值。2020 年高考山东历史卷一度受到国家考试命题中心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份试卷不但增加了开放题数量,而且增大了开放题分值比例,已经达到了20%的分值比例,增强试题开放性的趋势很明显。该卷第18 题(通过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考察改革开放,要求说明其史料价值,12 分)、第19 题第一问(考察17 世纪英国政治经济,要求编写咖啡馆内人物对话,8 分)都是典型的开放题,第16 题和第17 题也有一定的开放性。

2.开拓开放题的题型。2021 年全国乙卷第47 题是人物题,题中材料第二段和第三段,展现了对冯道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材料具有开放性,第二问设问也具有一定开放性。

3.延伸开放题的考察广度和深度。2021 年高考广东历史卷第19 题,要学生评析1932 年颁行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将考察内容从书本知识延伸到现实突破。

4.创新开放题的情境或设问。2021 年全国甲卷文综卷第42 题要求学生在明代疆域图中直接标出明代卫所的集中分布区,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这种大胆而独特的设问,不仅要考查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还要考查学生政治、经济、国防、地理等综合知识。

二、开放题增加趋势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难

(一)开放题有难度

开放性试题主要特征有设问开放灵活、形式多样、材料情境新颖、学生思维多向度、答案多元化、阅卷标准多元化等。[3]福建历史卷总共15 题选择题和4题材料题,要求75 分钟内完成。在新高考有限时间里,要完成较大难度的开放题,要达到历史核心素养和相关能力的“无形”要求,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效率、独立思考能力、历史表述能力等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面对这些“无形”要求,习惯了“有形”知识的学生普遍认为开放题太难做。

(二)学生有困难

依据笔者从教经验,满分12 分的开放题,平均得分5 分左右是常态,得分率低,0 分到5 分的低分段数量居多,而高分较少。

依据笔者观察,选科后历史组合的月考、期末考试题难度开始向高考题靠拢,开放题也成为必考题,学生虽然觉得难,但绝大多数同学为了完成考试硬着头皮写一写;而在平时作业中的开放题,仅有部分同学认真书写,其他同学要么写几个词,要么干脆空白上交。通过师生的沟通,笔者简略分析了学生做开放题积极性低的原因:

1.不会写。部分学生说看完材料和题目就不知下笔写什么、如何写,看到就怕!

2.没时间认真写。部分学生说考场上时间紧,做完其他题目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哪里有时间思考和书写那么多字,只能匆匆看题,草草下笔,没办法。

3.不愿写。部分学生说,全身心的思考和书写开放题的结果是往往一半的得分率都没有,懒得写。

4.缺反馈。部分学生说,无法知道自己写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的差距在哪里,哪里对哪里错,缺乏反馈,无法取得进步,日子久了也不想写了。

笔者认为,学生最主要的困难是缺乏思考与书写训练、缺乏教师的反馈评价等。当然,笔者不排除学生重视不够、态度不端、畏惧害怕等问题,这需要教师进行教育;也不排除阅读理解能力缺陷、主干知识不牢的问题,这也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有研究者对福州某校文科生进行个案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也提出了类似的结论:“对于开放性试题,学生普遍觉得其难度偏大,得分率低。在答题过程中,……无法将材料信息提取到位,无法准确地表达观点,对于教材和老师讲的知识缺乏怀疑的精神……审题不清……训练不精……基础不牢……思路不广。”[4]

(三)教师有难处

在平时月考、期末考评卷中,开放题评卷往往费时费力,却效果差;在评卷中大多只讲评学生的共性问题,对学生多元化的个性问题缺乏指导反馈,讲评也无法落实到个人;高中历史日常教学备考,课时紧,比较重视“有形”的主干知识,对相对“无形”的开放题没有足够重视,针对开放题的日常教学有待增加讲评与训练;日常作业中相对“无形”开放题的作业不够。

三、高中历史教学备战开放题的策略

(一)创设课堂开放题,深化学生思维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而问题是提高日常教学效率的关键。创设情境,以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聚焦问题,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深化历史思维,驱动学生独立思考。

笔者有幸聆听过一节《俄国农奴制改革》公开课,前半段学生怯场一直不敢发言,但是,在一个问题抛出后逆转,学生突然纷纷抢答。这一个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在世界帝王史上,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得了个很不光彩的绰号——‘遇刺之王’。有人统计过,他一生中遭遇的刺杀未遂事件接近100 次,其中差一点成功的就有四次之多。亚历山大二世成了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这位沙皇如此招人恨,你认为要刺杀亚历山大二世的是哪一阶级的人,请说明你的理由。”

这个有趣的问题书本没有提及,高中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抽象逻辑思维正在迅速发展,这样的开放性问题符合高中生这种思维特征,更能激发了学生学习与思考。于是,在新材料、新情境刺激下,学生产生了“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被刺杀?谁要杀他?”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兴趣盎然的思考,将之前学生的畏惧情绪赶走,纷纷做出“猜测”并跃跃欲试。有的联系法令名义赎买、实质剥削的特征,认为亚历山大二世是最大农奴主,说农奴可能要杀他;有的联系法令颁布前的争斗、法令损害农奴主利益,说贵族农奴主可能想杀他;有的联系改革对俄国工业革命双重影响,甚至说是俄国新兴资产阶级也对亚历山大二世不满。但是,无论何种猜测,都要联系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和影响,才能做出自己的历史解释。试想,如果简单提问:“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什么措施?如何评价?”学生必然兴味索然,往往翻书念课本敷衍了事。

这个案例中,教师利用新材料、新情境激发学生思考,聚焦主干知识;学生围绕开放性问题,联系教材知识、既有经验,思考得出多元化的结论。这契合与实践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版)解读》提出的深度教学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讨,或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引向问题深处;或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5]

可见,利用开放题进行深度教学,可以重构知识,可以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历史思维广度深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当然,在学生自圆其说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辨析史料真伪,客观辩证;在师生的互动中,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在学生心田逐步落地。

(二)加强作业开放性,治疗学生惰性

开放性试题一定要考,学生因得分率低却懒得训练,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课后作业中也不重视,情况只会更糟。对此,笔者认为,高中一线教师的最佳策略是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以提高开放题的做题速度和效果。

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生活中疑惑、社会中的争端、学术上的争论等出发设计作业。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有依据材料写历史小论文,此外还可以围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撰写时文,例如,为中共诞生一百周年写历史纪念文;给历史书籍或漫画写说明文;指导学生以当事人、当时人的身份“参与”历史,或者编写历史情景剧,这可以参照2020 年山东高考历史卷咖啡馆题(考察17 世纪英国政治经济,要求编写咖啡馆内人物对话);围绕不同时期的热点话题来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教师可以每周安排一部分时间训练开放题,课堂限时训练或者课后自练均可,但是关键是要及时批改和讲评指正!甚至可以定时开展历史活动课。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每年11 月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中,都要举办一次“历史名词争霸赛”——活动前提供相应名词资料和案例,明确规则;各班学生自愿组队、教师指导参加班级内的选拔赛;每班选出两组参加学校的决赛。通过活动,高一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大大提高,知识面扩大的同时,又增强了对历史的解释能力。

当然,上述开放性历史作业的实施,都需要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前期的组织、准备,但由于缺乏体系化的规划和对应的材料,比较杂乱无序。笔者建议,从实用和成效的角度,充分重视和利用《中外历史纲要》。这本教材在每课最后都设计了“问题探究”和“学习扩展”,既有新材料、新情境,又提出了开放性问题;这课开放性问题,按照通史体例,对应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材料和主干知识,进行了有体系的规划。因此,《中外历史纲要》中的这部分内容兼具开放性和可操作性,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唾手可得的好选择。

这些开放性的历史作业或历史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新颖多样的题型,又可以培养学生围绕历史主题的史料搜集能力、史料辨析能力、史论结合的论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历史书写能力。

(三)增强讲评开放题,促使学生提分

历史讲评课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教师来说,通过讲评课能更充分了解学生情况,从中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或盲点,及时答疑解惑,调整教学进度,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对学生来说,通过讲评课能纠正错误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开阔视野思路,并在教师指导下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可见,历史作业讲评课能促进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日常教学中历史作业的讲评。

笔者在每周四课前三分钟设置了课堂活动,取名为“历史时刻”;提前安排学生分组选题,查找资料,然后书写成文,交给老师批改;教师依据选题要求,指导学生修改完善:教师从中择优展示开放性作业的最终成果。学生明确了训练目的后也比较积极配合,不敢偷懒,加上有老师批改督促和展示成果能出风头的刺激,学生完成得更认真了。但是,“历史时刻”课堂活动能否有效改变开放题的困境,关键不在于让学生写的篇幅数目或者展示多少开放性作业成果,而是在于书写成文阶段的搜集资料、整理逻辑关系的过程,以及修改完善阶段的过程(包括订正史实错误、修改论述逻辑、如何史论结合、如何总结提升等)。当然,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去搜集材料、与学生讨论、反馈评价信息和给学生提出修改建议。在教师指导下,只要学生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学生面对开放题就有可能提笔有更自信,下笔更有想法,收笔更有分数。

综上,面对试题开放性增强的命题趋势和高中历史教学的现实困境,笔者尝试从讲、练、评等视角提出开放题的备考措施,以高中日常实际有效的“有形”举措塑造学生的思维与习惯,最终接近开放题对素养与能力的“无形”要求。

猜你喜欢
有形开放性试题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揭开面纱,审视三角形开放性试题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未定义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