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1-12-07 15:41李鸿玮黄争春
客联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就业观疫情大学生

李鸿玮 黄争春

摘 要: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反观当前的新冠疫情形势对就业的影响仍在持续,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本文通过分析疫情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形势,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夠缓解就业压力。

关键词:疫情;大学生;就业观

2020年初始的新冠疫情至今都在威胁着全球人民的身心健康,也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大幅下滑,很多企业都面临着破产倒闭,首当其冲的是旅游、制造、销售、服务等行业,由此可见疫情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冲击。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有数十万的递增,2022年应届毕业生人数更是突破千万,同比预计增加167万人,就业压力抖然巨增。[1]疫情对应届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招聘面试受阻,工作落实率下降,就业压力加大,未来经济预期偏向悲观。客观的现实状况与主观的风险预期给疫情冲击下的应届毕业生带来了双重的就业压力,在此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观也在悄然改变。

首先是对于就业还是考研的决择发生了变化,相比以往,更多的人选择了先就业再深造的途径。这可能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对未来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越早参加工作机会越多,竞争也相对小一些。还有就是因为疫情出国留学的想法也受到了影响,导致一部分人无法出国深造,国内的竞争也相对加剧,让更多的人想毕业后就业。

其次是选择工作单位和就业地点也有所改变,相比往年,更多的人选择了国内企业,这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影响,让毕业生感受到了更大的就业压力,有意识的下调了心理预期,避开了去事业单位要经过千军万马的冲杀,还有外企的激烈竞争,先回到本地或一些中小城市,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先站稳脚根再继续努力提升自己。

最后是自主创业的信心受到了影响,更多的人想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想在激流中勇进。在没有社会经验的毕业生看来,创业更是举步维艰,没有财力和人力资源的他们,更是感到无从下手,相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让他们在疫情蔓延的今天更能感到心安。

鉴于疫情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提出了以下对策。

1、政府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大学生就业。首先是扩大基层队伍,让更多的人才充实到各个区域、各类基础建设中,加大“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项目的投入。各部门都要积极响应教育部举办的“就业促进周”和“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并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相关数据,帮助完善“24365智慧就业平台”,落实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项目”,让应届大学生能够顺利的参加线上线下培训。其次是扩大大学生入伍和就业见习规模,拓宽升学渠道,减轻就业压力。最后是扶持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高校应该加大就业指导,并进一步细化。学校应当基于互联网的优势资源,构建微课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就业形势、就业方向等方面的能力,开展各种就业育人主题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还应该根据毕业生所学专业进行针对性指导,并在院系和班级间建立互动交流群,由辅导员负责管理,进行招聘信息推送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对于毕业生就业的心理焦虑问题,应该进行校内心理辅导,并寻求家长的帮助,积极发挥家庭情感支持作用,提升毕业生就业信心和心理抗逆能力。

3、鼓励灵活就业,进行创新创业。毕业生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前,鼓励他们灵活就业,先从事一些便民服务、家政服务、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等工作,再慢慢寻求一些更适合自己专业和特长的工作,不要造成了毕业=失业的局面。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创新创业,由于应届毕业生接触社会少,缺乏这方面的经验,需要政府或学校提供相关业务的培训,利用淘宝、拼多多和微商等电子商务平台,根据地域优势,把家乡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或本地的特色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出去,不仅能够解决就业,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当地政府也可以提供小额贷款以扶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结语,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更是给应届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希望在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毕业生共同的努力下,尽快尽好的完成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春玲.疫情冲击下的大学生就业:就业压力、心理压力与就业选择变化[J].教育研究,2020,41(7):4-16.

猜你喜欢
就业观疫情大学生
以就业为导向在中职化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究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大学生就业趋势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