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祖国献石油》是这样唱响的

2021-12-09 09:00阳忠杉
中国石油石化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大庆首歌工人

文/阳忠杉

博大胸怀,壮志凌云,充满正能量,半个多世纪唱响,传遍大江南北。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喷工业油流。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每当石油人集会时,《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激越撼人心扉的歌曲,就会响彻耳畔。这首歌诞生于轰轰烈烈的大庆石油会战时期,歌颂了石油工人为祖国的石油事业,不怕苦不怕死不怕累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传唱半个多世纪的经典歌曲。这首歌被中国石油大学定为校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定为司歌。中国石油还把“我为祖国献石油”7 个字定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召唤

1960 年,东北松辽平原发现大油田的喜讯,让全国人民无比激动。许多文艺工作者争相到大庆油田采风,创作反映这一重大题材的作品。1964 年3 月中旬,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作曲家到大庆油田体验生活。著名作曲家、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接到通知,请他务必在3 月20日到黑龙江省萨尔图报到。他患有多种疾病,学院党委安排青年作曲家秦咏诚陪他一起“北上”。

3 月21日到大庆的第二天,他们开始每天上午上大课学习石油科普知识。10 天后,大庆工委安排他们下基层体验生活,并给他们提供原始资料。李劫夫、王莘(《歌唱祖国》的作曲家)和秦咏诚,被安排在1205 钻井队。他们在井队和铁人王进喜生活了两天,一起去井场,一起吃饭,一起开会。

在大庆井场李劫夫和秦咏诚也参加劳动。他俩抬了一下钻杆,居然抬不动,虽然戴着棉手套,手却冻僵了。而石油工人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却干得兴致勃勃。

在1205 队待了3 天后,他们回到了招待所。秦咏诚回想着井场见到的一幕幕:简陋的设备、恶劣的气候条件、艰辛的劳动、高昂的情绪和冲天的干劲,一切不可能在这里都成为可能。石油工人离乡背井,就是为了给新中国创造一个传奇。

当时,会战职工纷纷在《战报》上发表诗歌、豪言壮语等抒发自已的心声。大庆会战工委宣传科科长钟珊负责接待来访工作,与体验生活蹲点的李劫夫、秦咏诚相处较多。她拿着薛柱国写的登在报上感动了自己的《我为祖国献石油》诗歌,找到了他们。他俩看到后兴奋得不得了,当即研究,连夜谱曲,歌词一字未改。钟珊喜欢唱湖南民歌。他俩边教,边让她试唱。唱着唱着,特别是唱到最后“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的转高音部分时,她在中间“自作主张”停了个半拍,秦咏诚觉得这样处理恰到好处,当场拍板:“就这么定了!”

歌词形象生动,人物鲜活,将石油工人豪迈、乐观的情绪和战天斗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描绘得入木三分,一组快节奏的乐曲悦动着。大庆油田文工队给石油工人演唱了这首歌曲,非常受欢迎。很快,这首歌就在东北乃至全国传开了。

广大石油工人熟知秦咏诚这个名字。大庆人告诉他,大庆拥有两大精神财富,一是铁人王进喜的奋斗精神,二是《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曲所展示的石油工人的精神风貌。应该说,这首歌是秦咏诚与石油职工共同创作的。有了它,才有了后来一系列石油歌曲。因为这首歌,秦咏诚和石油人结了缘。1994 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授予秦咏诚“石油工人作曲家”荣誉称号。

心声

曲子谱出来了,歌唱家刘秉义几十年坚持把演唱这首歌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被誉为“石油歌唱家”。

刘秉义演唱录制的《我为祖国献石油》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石油工人的热捧,被誉为“石油工人之歌”。

“茫茫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地下原油见青天,祖国盛开石油花……”饱含着深厚的思想感情,刘秉义唱出了石油工人的爱国情怀,气势磅礴。每当演唱这首歌,现场的气氛和听众的反响特别强烈,人们好像听到了久违的心声,听了一半就与台上的他一起击节和跟唱起来。这对于一首歌来说十分罕见。

“放眼世界雄心大,我为祖国献石油,祖国有石油,我的心里乐开了花。”这首歌成了刘秉义的标志性歌曲,把歌唱到大江南北、祖国西东,从国内唱到了国外,唱成了华人音乐经典,一唱就是半个世纪。这首歌的魅力经久不衰,深入人心,受到人们特别是石油人的追捧。在演唱现场,经常有观众递条子要求刘秉义演唱这首歌。20 世纪70 年代,他有一次在日本演唱这首歌,除了受到华人的热烈欢迎外,还有一些日本朋友特别喜欢。他们说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别令人振奋。

不朽

这首歌给刘秉义带来了荣誉,也给他带来过麻烦。在“文革”那个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我为祖国献石油》,被批判为“只见石油,不见路线”,差点就被“革了命”。当时,无奈之下的秦咏诚到北京,与刘秉义商量对策。为了挽救这首歌,刘秉义想出了一个主意:修改歌词。他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将原先的歌词进行了一些“革命化”的修改:“……三面红旗映彩霞,铁人精神传天下,毛泽东思想指引着我们,自力更生建设国家……”

第二天,秦咏城见到修改后的歌词后,连声说好,两人当即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取得联系,很快就录音、播放。国务院文化组审查节目时,很快就批准了修改过的《我为祖国献石油》。这样,全国上下又掀起了一股《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热潮。

《我为祖国献石油》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其影响超越了石油行业,成为中国工业和社会发展的歌声和旋律。自然而然,在多年的演出里,这首歌几乎成了刘秉义的必唱歌曲。因为这首歌,刘秉义和石油工人结了缘,有了不同寻常的感情。他被授予“荣誉石油工人”称号,荣幸地进入了石油大军。每次唱起这首歌,他都感觉自己就是战天斗地的石油工人。

《我为祖国献石油》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石油职工奋战在天山南北,戈壁大漠、昆仑山下、河西走廊、嘉陵江畔和茫茫草原,是他们为摘掉贫油国的帽子和国家石油自给而流血流汗、苦干实干的真实写照。其内涵与每一个时期的石油工业发展紧紧合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

点评

时代之歌 燃烧激情

激情时代,战斗气魄。《我为祖国献石油》是那个创业年代的时尚歌曲,也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精神。雄壮的乐章,演绎了那个时代的石油人,燃烧的情感汇成激情的洪流,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人投入到祖国建设之中。石油工人的豪迈气概和强有力的情绪,勇往直前的精神呼之欲出,积极向上的革命风貌尽显无疑。它是真正的时代之歌!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石油歌唱家”刘秉义。

猜你喜欢
大庆首歌工人
李大庆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就是这首歌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九曲黄河第一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