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2021-12-10 05:53常洪玲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下腹平面膝关节

常洪玲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 阜新 721200)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膝关节手术特别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麻醉中多采用腰-硬麻醉,对于患者的应激作用比较小,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膝关节术后疼痛管理是促进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一个主要措施。多模式联合镇痛属于现代镇痛模式之一,可以更好地控制疼痛,减少手术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腹横肌平面阻滞是多模式联合镇痛的方法之一[1-2],腹横肌平面是存在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间解剖空间,其可支配腹壁前外侧感觉,胸腰神经穿行其间,对腹横肌平面进行阻滞时,可阻断神经传入而产生镇痛作用。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我院将本文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膝关节手术中,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月我院膝关节手术患者144例,纳入标准: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年龄18-70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单侧手术。排除标准:术前使用止痛药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对于麻醉药过敏者;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者;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44例患者分为2组,各72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性别、体质量指数、年龄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对比

2 麻醉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腰-硬麻醉,麻醉前半小时肌肉注射0.1g苯巴比妥钠及0.5mg阿托品,在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15 mg布比卡因+1ml 10%葡萄糖溶液,术前10分钟硬膜外腔注射5ml 0.5%罗哌卡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采用PD982型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探头频率为6-13MHz。探头在患者第12肋腋前线与髂嵴水平获取腹横肌平面图像,使用局麻针在超声探头一侧进针到达腹横肌平面,待回抽无回血,之后注射生理盐水进行阻滞,阻滞完成15分钟后行手术切皮。

3 观察指标:(1)记录2组的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2)在术后4小时、12小时与24小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状况;(3)记录2组术后3天出现的并发症(嗜睡、症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发生情况。

5 结果

5.1 2组麻醉效果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操作时间明显较短,麻醉维持时间明显较长(P<0.05)。见表2。

表2 2组麻醉效果对比

5.2 2组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术后4小时、12小时与24小时的疼痛VAS评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对比(分,

5.3 2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天的并发症(嗜睡、尿潴留、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见表4。

表4 2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讨 论

当前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成熟,而很多患者在围术期容易发生疼痛,可造成患者心肌耗氧增多与心率增快,也会导致代谢类激素水平降低,从而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当前传统镇痛方法包括应用阿片类药物于椎管内镇痛技术,不过上述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风险,也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临床上将腹内斜肌同腹横肌间的腔隙称作腹横肌平面,其属于区域性神经阻滞麻醉,注入局麻药物可以达到神经阻滞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4]。不过在传统上多采用盲穿法来进行体表定位,由于患者不同与操作者水平不同,会导致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失败率。超声的应用能够使得手术操作更加可视化,也能够准确的避开胸膜、血管和组织器官;同时也可以直观观察药物扩散范围,减少局麻药物的使用量[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操作时间明显较短,麻醉维持时间明显较长,观察组术后4小时、12小时与24小时的疼痛VAS评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从机制上分析,随着超声技术的逐渐娴熟,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操作中更具备安全性、技术性,从而有利于提高麻醉效果,促进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同时超声可在可视情况下进针,也可以清晰分辨前外侧腹肌间的差异性,操作的可靠性更高。腹横肌平面属于潜在筋膜间隙,神经在这一间隙内走行,这一平面内含有广泛的节段神经。药物能够在这一间隙上下的神经节段进行扩散,达到阻滞多个节段水平作用。不过不同人体由于髂嵴、腹外斜肌后缘、背阔肌前缘组成的三角位置变化较多,单纯依靠体表标志定位非常困难,盲穿法的成功率较低,也使得患者在术后产生不良反应,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中有利于判断穿刺针位置,观察药物扩散情况,能够了解不同层面结构回声,利用筋膜平面为高回声带的特点进行分辨,便于判断穿刺针位置[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3天的皮肤瘙痒、嗜睡、尿潴留、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腰-硬麻醉在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能减少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不过本研究没有进行更细致的分组分析,纳入病例数量较少,将在后续研究中继续探讨。

总之,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腰-硬麻醉在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麻醉效果,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因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下腹平面膝关节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养胃 “一揉二提”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