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12-10 05:53周彩莉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脊髓脊柱骨折

周彩莉

(广东省河源市中医院骨二区,广东 河源 517000)

脊柱是人体重要的骨骼结构,以往的数据显示脊柱骨折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再加之人们户外生活的多样化,使意外事故发生风险逐渐增加,导致脊柱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脊柱骨折常与脊髓损伤并存,为临床治疗增加难度,若处理不当将会使患者丧失生理功能,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2]。目前手术是治疗脊柱骨折的重要方式,然而手术疗效与临床护理关系密切。为进一步促使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极为重要[3]。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共50例进行对照观察,拟评价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研究病例资料来源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共50例。纳入标准:(1)符合脊柱骨折诊断标准;(2)根据精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版)[4]确诊为脊髓损伤的患者,且经影像学技术核实;(3)存在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生命指标平稳;(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伴有重大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2)临床检查资料不完整,有缺失;(3)伴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性病人10人,女性病人15人,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4.85±6.12)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所致19例,运动伤所致6例;颈髓损伤、腰骶髓损伤、胸髓损伤各有10、8、7例;观察组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均在18-49岁,平均年龄(34.53±6.18)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所致15例,运动伤所致10例;颈髓损伤、腰骶髓损伤、胸髓损伤各有11、9、5例。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统计学中处理分析,差异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早期康复护理。术后,待患者清醒后,引导患者开展脚趾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膝关节伸直运动等。首先由健侧开展运动锻炼,而后开展患侧运动,2-3次/d,5min/次。同时锻炼上肢肌肉力量,配合深呼吸与胸部训练,避免心肺系统并发症。(2)疼痛护理。术后疼痛会对交感神经造成刺激,造成血管肌肉收缩,引发创口缺血,影响骨折愈合。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疼痛评估,结合患者自身状况,指导患者通过注意力转移的方式缓解疼痛症状。针对疼痛剧烈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协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将患肢抬高,促使静脉回流,有助于降低患肢肿胀。(3)心理干预。骨折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受限,术后担心骨折预后,极易出现恐惧、焦躁等负性情绪,对骨折预后造成不良影响。为此,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宣教疾病相关知识,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严重者可请专业心理医师进行指导。(4)功能锻炼。①运动康复训练:协助患者选取适宜的卧姿,先开展翻身训练、起坐训练,逐渐过渡至直立平衡训练、行走训练等,注意循序渐进。②关节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基本状况,制定个体化关节主动、被动训练方式,包含肘、肩、腕、膝等关节,可逐渐增加主动训练项目与负重训练,20min/次,2次/d。③呼吸训练: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合理采取胸腹式呼吸、对抗阻力呼吸等方式进行训练。④膀胱功能训练:叮嘱患者多饮水,采取间歇导尿、诱发排尿等方式进行训练。

3 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1)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显效:患者运动评估、触觉及痛觉评分显著提升,关节活动度恢复,疼痛症状消失;有效:运动评估、触觉及痛觉评分提升,关节活动度好转,轻微疼痛;无效,上述标准均未达到,甚至加重。总有效率=100%-无效率。(2)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对患者实行抑郁、焦虑程度测评。SDS及SAS包含4级评分,含括20个类别,可多方面反应患者抑郁及焦虑程度,有5个负向评分项目及15个正性评分项目。分数越低代表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越好。(3)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采用SF-36 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7],主要包括8个健康内容共36个条目,评分0-100分,总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功能状态良好。(4)针对患者护理项目,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实行百分制并将分成3个等级,>90分为非常满意,89-70为一般满意,<70分为不满意,由患者的监护人进行填写。

5 结果

5.1 2组治疗效果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组间对比(n,%,n=25)

5.2 2组心理状态对比:护理前2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组间对比分,n=25)

5.3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组间对比: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组间比对分,n=25)

5.4 2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n=25)

讨 论

脊柱骨折是一种临床上较为罕见且严重骨折,其往往因暴力所致,伴有骨块移位或进入椎管的状况,导致神经、脊髓压迫,继而出现脊髓损伤,椎体前后径及横径增大,降低椎体高度[8]。脊柱骨折常合并脊髓损伤,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后突形状改变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构成极大的影响。目前,除了临床专业治疗之外,医疗护理服务水平高低也与脊柱骨折术后康复、生活质量水平发生联系紧密。研究认为通过采取合理、规范、科学化的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病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9]。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医疗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整合模式方向发展。康复护理是一种综合护理方式,目前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广泛,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本研究尝试将其应用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中,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SDS、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有所下降,生活质量评分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由于在康复护理中,骨折康复护理包含心理干预、运动指导、疼痛护理等,结合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协助其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强化遵医行为。另外实施的功能锻炼是指结合患者自身状况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在骨折恢复过程中给予指导、监督,促使骨折早期康复[10]。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脊髓脊柱骨折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脊髓电刺激新技术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