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探究

2021-12-11 11:06叶娇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小学教育教学效率

叶娇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小学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有效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以往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教学手段也缺乏灵活性,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刻板,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积极性,所以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影响了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要明确影响高效课堂的要素,从教学氛围、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方面着手,始终围绕学生本身来调整课堂指导策略,以此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中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效率

引言:随着新课程的持续改革,小学语文课堂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注重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帮助教师加快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缓解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教师要努力探索改善教学效果的方法,明确语文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关键内容和核心领域。教师应学习新型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保持传统教学观,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教学中心而轻视学生主体性,一直用灌输的方式教学,根本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接受此方式。学生不能深刻融入教学课堂,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自主思考已经被教师不停地说教所替代,因此限制了学生思考空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严重影响到学习效率。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调、刻板,缺乏生动性

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只会按照课本内容逐步讲解,教学方式单调固执,内容乏味枯燥,吸引不了学生注意力,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单调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室氛围沉闷,学生的思维也受约束,以致发挥不了创造性,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对语文课堂的厌倦感,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二、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措施

(一)以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语文

教学方法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在新课标下是特别强调的理念,这关系到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以知识技能传授为目标,教学方法统一,缺乏变动性,整个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以及教学方法的适配性,导致学生吸收程度薄弱,自我思考与表现的机会很少,制约了课堂效果。那么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为指导,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使其具备动态性和灵活性,一方面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在课堂中给予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与探索机会,使学生的思维、个性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如若在课堂中学生出现难点知识不理解、学习动力不足等情况,教师可以转换教学理念,引入新鲜元素,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困境,提高学习动力。例如在“精卫填海”这一内容中,为更好地了解学情,在课堂初期,教师即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语言的特征。并就此组织谈话交流活动,使学生表达个人在阅读中的疑惑和困难,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讲解内容,以帮助学生解答心中疑惑。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应用自主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去理解文意,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完整,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以良好课堂氛围增强师生

交互效果课堂氛围属于一种隐形教学手段,通常轻松、愉悦的课堂可以凝聚学生注意力,推动师生、生生进行积极沟通,在互相协作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新课标教学环境下,教师要着眼于课堂氛围的营造,从语言态度、交流方式、内容呈现等方面进行优化,向小学生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使学生能够勇敢、自主地和教师交流、探索知识。同时,在课堂中组织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故事编创、讨论会、诗歌朗诵等,让教学不再局限于单调的模式,增加创新性的教学活动,使得师生可以有效交流,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例如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内容教学中,首先进入课堂初期,教师可以组织谈话活动,以问题交流来打破学生对新知的畏惧,怀着轻松、探究的心态进入课堂,发表个人对故事的情感和看法。同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体会故事的含义,明白老屋的奉献精神。在这一基础上,组织故事编创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本节课的知识启发,通过想象来编写短小的故事,然后在课堂分享,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

语文学科的学习活动贯穿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中。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思维品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基础,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在语言构建和运用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意义和内涵进行反思,对文章的语言描述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看法。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年龄比较小,思维能力欠缺,教师应设计合理的文章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这节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自主探索。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的中心脉络,正确划分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向学生提问: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通过红头旅行的过程,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小组阅读的方式进行文本探索,并形成个性化的理解,积极与学生进行讨论,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思考,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最终形成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四)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语文学科除了语言的沟通交流工具以外,还具有人文性。语文学科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学科载体,因此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传遞过程。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坚持学生在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优秀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性、时代性。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采取科学的文化形式,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学习《纸的发明》这节课时,教师在讲授纸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应引入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强调纸的发明对世界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以及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技术的自豪感,培养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师应根据本节课中纸的发明创造,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能力,塑造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划分合作小组,从而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过程中,可以依据小学生性格特征的差异,对他们实行正确且科学的分组。如按照学习成绩高低进行组合,按照学生性格的活泼与安静进行组合,按照学生性别进行组合等。不同的组合方式,都可以使语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小学生性格迥异也就决定了他们思想差异,从而决定了他们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强弱。因此,教师科学合理地成立学习小组才能达到促进学生有效互动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教师需要持续不断地完善自身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主动地拔高自身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积极的语文学习兴趣,养成卓越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能够在接触更高级知识的时候轻车熟路,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踏上崭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魏萍.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0(07):16-17.

[2]李耿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措施探究[J].学周刊,2020(18):63-64.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小学教育教学效率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