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021-12-13 09:41麻素红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麻素红

摘要:初中是能够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树立的重要阶段。而道德与法治作为能够推动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素质课程,其不仅能够落实素质教育,更是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进行积极培养。对此,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学生展开良好的课程教学,以此在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过程中,实现对其综合能力和良好素质修养的培养和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引言: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领域一直关注的问题。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改变着各界对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提出,它强调培养具备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未来公民。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领域的热议话题,各学科教师以教学实践为依托,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学科之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应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获取基础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一、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应当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如此才能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在新时代形势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具备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并明确“教师的‘教’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一理念,通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师不为了“教”而“教”的教学目标。在此种情况下,初中教师首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方式为着手点,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其次,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者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学习材料中的发展过程进行亲身的体验,才能够在学习中对最有价值的东西进行获得。”由此可以看出,情境的选择,同样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情境,不应该是教师的凭空构想,而是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强化其真实性,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产生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而在情境中,其真正的主人公应当是学生,并以此为基础交融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中。而学生作为教学情境的主导者更应该面对、思考和分析生活中所出现的道德问题,如此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更能够在学生真实的参与和思考中,获得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品格和相关能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是以价值观为导向,以问题为形式,在学生真实熟悉的情境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教授来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的,因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进行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思辨性、两难性和生成性的问题。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带动学生思考和研究的积极性,从而在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实现价值引领下学习效果的提高。此外,由于生成性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能够获得自己积极思考的成果,从而体现其创新性的思维,因而教师需要牢牢抓住此类问题,并通过相关伏笔的设立,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共同而完整地解决问题。

二、开展活动

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载体,也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双边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理解所学,锻炼能力,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透彻地了解教学需要,以教学需要为指导,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小组讨论活动、角色扮演活动、辩论赛活动等,使学生在一个个活动的吸引下,自主地走进课堂,展开思索和探究。以“走进法治天地”一节为例,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笔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活动一:想一想。在此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笔者联系生活中的一些法律案例,向学生提出问题:法律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呢?法律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呢?活动二:理一理。在组织这个活动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了某一中学生辍学后在社会上为非作歹,最终被警察逮捕的视频。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笔者提问:为什么这个未成年人会被警察逮捕呢?被逮捕之后,他将受到怎样的惩罚呢?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什么还要制约未成年人呢?活动三:辩一辩。在开展这个活动时,笔者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持“一般违法不会发展为犯罪行为”这一观点,另一个小组持“一般违法会发展为犯罪行为”这一观点,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小组进行辩论。如此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营造了积极的教学氛围,切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成为探究知识的主体,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微课展开小组合作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因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性,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这一课程,更是无法对其产生学习兴趣。而微课作为一种时间较短、内容短小精悍的新型教学方式,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的。对此,作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中,利用微课对学生展开教学,如此就能够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增强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初步培养。另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通常都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进行了严重的忽视,更是无法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新课改强调了“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进行培养”这一教育理念,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正好也包括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有效教学。首先教师需要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其次,教师需要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组织中,让小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活动探讨。如此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能够确保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学生更是能在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锻炼中,实现科学精神、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对此,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在对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进行贯彻和落实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如此方能在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中,强化其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才能在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振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1(27):76-77.

[2]馮国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分析[J].学周刊,2021(28):107-108.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