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开》中红色歌剧文化传播探究

2021-12-16 19:14刘青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桂花歌剧革命

刘青

(信阳农林学院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红色文化在党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结合我国国情共同发展下的思想硕果,具有历史意义及艺术价值。红色文化的根本是“红色”,其不仅能够记录社会的进步,还能够凝聚中华精神、中华品格、中华文化及伟大梦想,使之转变为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对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意义深远[1]。

歌剧艺术从20世纪初期传入我国,在本土文化语境下朝着民族化、中国化方向发展。《红珊瑚》《江姐》《白毛女》等歌剧之所以成为传世之作,主要源于文化底蕴深厚,能引起民众共鸣,且作品脍炙人口,有一定传唱度[2]。新时代为歌剧艺术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其中,红色文化成为赋予中国歌剧温度的重要条件,歌剧成为红色精神经久不息的载体,激励青年奋进。红色歌剧文化属于中国特色文化分支,与我国国情、社会现状、人文历史息息相关,围绕爱国、敬党、奋斗、拼搏、贡献、自强不息、民主自由等主题展开艺术创作活动,能够丰富歌剧舞台,传承优秀文化,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品格、道德标准、发展追求,使中国歌剧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1 红色歌剧《八月桂花开》的创作

大别山地区是我国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当地人民能歌善舞,艺术氛围浓郁,其中信阳民歌颇具特色,成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3]。作为革命老区,信阳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定地位,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争取解放,积极反抗压迫,以参加革命为荣,将生死抛诸脑后,用鲜血写下红色故事。红色资源与民族歌曲的结合受到国家及艺术家的重视,经过研讨与实践,最终决定以大别山广为流传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原版红色歌曲为基础创作新歌剧。

2014年信阳组建创作团队,深入罗山、新县、商城等地为《八月桂花开》创作采风,以刘宏奎等国家级艺术家为核心的创作团队挖掘大别山地区大量红色歌曲及珍贵史料,旨在真实记录历史,反映革命年代,打磨创作细节,赋予《八月桂花遍地开》新的生机与活力[4]。刘宏奎以震撼、动人、特色、好听、好懂为创作方向,从楚文化、淮河文化等特色文化中汲取音乐元素,为歌剧创作主题音乐,使之民族特色鲜明且有文化底蕴。《桂花心中开》属于本歌剧主题音乐,乡土风格突出,地域特色鲜明,旋律悦耳动听,有极强感染力[5]。《八月桂花遍地开》属于本歌剧贯穿始末的特色音乐,用百姓能接纳的方式抒发歌剧艺术中心思想。经过9个月的奋斗,本剧在2015年8月末基本创作完成,音乐整体囊括咏叹调、对唱、合唱、独奏及重唱等形式,音乐层次清晰,内容较为丰富,故事性较强。2016年4月27日晚,由信阳市艺术中心创作演出的河南首部原创大型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在“百花之声”首演获得圆满成功[6]。信阳音乐史翻开崭新的一页,推动了当地本土歌剧艺术的创作与发展,此后本歌剧在上海、郑州等地上演,观众反映热烈,也斩获各类奖项,其成功可见一斑。

红色歌剧《八月桂花开》以我国大别山地区土地革命时期为创作背景。茶村女孩桂花为偿还债务被父亲卖给县长白耀祖。王霁初是一名革命进步青年,在赛歌会上与桂花相遇并向她表白,鼓励桂花追求自己的幸福。桂花在他的鼓励下不惜以死抗争,最终与王霁初一起参加革命。红军的红骑兵团在大别山地区成立,引导当地中华儿女投身革命。在斗争中,王霁初与桂花结下深厚情谊,共同以民歌《八段锦》为依托改编创作出《八月桂花遍地开》,宣传红色文化。白耀祖成为国民党特区上校主任,他借助擂台比歌拉拢人心,并暗中布下陷阱。为保护桂花,王霁初激战中牺牲,革命知音天人两隔,但他们创作的承载二人情谊的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却流传下来,成为信阳民歌代表。歌剧《八月桂花开》创作主线是桂花、王霁初之间的爱情故事,艺术再现了党带领中华儿女踏上革命征程的真实故事,是河南艺术创作成就的代表。

2 红色歌剧《八月桂花开》的艺术特征

《八月桂花开》属于红色歌剧,主要源于它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及思想感情均能体现出红色文化特征,在红色资源、民间音乐、歌剧融合过程中实践探索,打破歌剧创作壁垒,用民歌承载浓厚情感,完美塑造艺术形象,曲调色彩多元,旋律音调富有变化,具有信阳当地音乐文化区域性特征。歌剧《八月桂花开》是音乐元素跨地域融合下的产物,独具艺术韵味,并不影响歌剧整体艺术性、流畅性、表现力及统一性。本歌剧音乐蕴含深层内在动力,中华儿女一腔热血报效祖国,使《八月桂花开》既豪迈大气又温婉秀美。在歌剧创作中用艺术语言讲述动人故事属于一大特征,如何运用艺术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对人物情感抒发有一定难度。若无丰富音乐语汇,音乐将丧失表现力,为此需网罗众多音乐素材,从中挖掘创作动能,在唱腔上增强设计性,使作品更为饱满,人物更加鲜活,避免歌剧表演苍白无力缺乏支撑。《八月桂花开》做出一些尝试,汲取多元地方性音乐元素,作为本歌剧创作主要条件,突出其民族特征。当王霁初牺牲时桂花悲痛万分,为表达此时撕心裂肺的痛苦,在唱腔中引入戏曲元素,使演唱更具感染力与戏剧张力。《爱字出口要重如山》演唱时引入晋地音乐元素。本歌剧融汇贯通、兼容并蓄的创作方式利于人物塑造及歌曲设计,在提高表演难度的同时赋予其共鸣性、本土性及独特艺术感染力。

3 《八月桂花开》的红色文化传播

3.1 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传播

新时代红色歌剧文化掀起发展热潮,显示出社会信仰的回归,对民族精神的颂扬及对祖国的热爱成为主旋律。将社会生活与歌剧艺术融合在一起,新时代审美观念、艺术创作能力、理论研究基础等因素为红色文化与歌剧的融合提供有力条件,赋予红色文化生命力与时代感。歌剧是艺术文化瑰宝,先进文化是歌剧发展基础,二者融合让爱国主义能用艺术语汇在社会各界传播开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有力举措[7],红色歌剧成为民族文化传播平台。在保护与研究红色遗迹及相关史料时应侧重塑造红色人物,以红色人物为依托将民族文化与新时代融合在一起,丰富红色文化内涵,拓宽发展渠道,形成天然载体,提高基于民族文化的人文教育质量。

红色歌剧独具艺术魅力,能反映国民精神生活以及精神世界建设需求。民众与国家不可分割,在中国发展征途上歌颂我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成为中华儿女表达爱国之情的常见形式,红色歌剧文化便是赞扬党的一种艺术形态。红色歌剧文化能具体体现我国艺术领域先进文化,反映民族文化生命力及鲜明特征,同时此类文化将时代精神、民族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成果,是我党精神领域宝贵财富,亦是民众精神寄托。《八月桂花开》作为红色歌剧是珍贵的艺术佳作,具有传播民族文化的价值。此歌剧渗透革命精神,凸显民歌特征,演绎动人故事,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抒发爱国情感并颂扬革命精神,使之更加感人,属于新时代精神财富,激励中华儿女努力拼搏、积极向上,过上幸福生活。

3.2 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的传播

我国历史悠久,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与集中体现,亦是带领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柱[8]。没有人文历史作为支撑的国家缺乏灵魂。中华复兴力量之一是人文历史,它造就中国坚定不移、敢于创新、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民族性格,对文化发展产生影响。以人文历史为依托创作而来的红色歌剧成为展现民族性格的载体,为艺术创作提供动力。红色歌剧文化融入人文历史、革命精神,在作品中用艺术语言塑造敢于创新、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高尚品格,以爱民、爱国、爱党为基础创建文化体系,突出民族特色,在时代发展下诞生更多红色歌剧,利于传播革命精神与人文历史,使民族文化宝库不断充盈。红色歌剧文化有戏剧感与艺术性,能被广大民众接纳,部分歌曲脍炙人口,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与传唱度,这为红色歌剧弘扬革命精神提供了条件,能助力民众文化认同感,增强国家向心力,指引人们提升综合素养,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文化繁荣。

《八月桂花开》以歌剧艺术形态为依托,融入淮河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西方音乐等文化,属于歌剧、戏曲、民歌结合下的艺术结晶。创作者不仅运用原生态民歌元素创作歌剧,还用民间音乐通用旋律探索歌剧本土化发展新出路,推动红色歌剧传承发展,丰富豫南民歌发展模式。此歌剧作品立足革命年代创作而来,用当代人能接纳的方式进行表演,带领人们追忆过去,跨时空进入特定场景,感受革命时期精神态度及生活状态,使当代人珍惜眼前的幸福,为过上更好的生活不断打拼。此歌剧灵感源于民歌,顺应社会发展,引入诸多元素,使之得到传承,引发民众了解、鉴赏、学唱兴趣,在红色歌剧文化中品读革命故事,体悟革命精神,走进革命人物,优化个人思想品格,凸显红色歌剧文化现实意义、教育意义、时代意义与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桂花歌剧革命
做桂花糕
今年的桂花
桂花蒸
打桂花
中国的出行革命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