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探究

2021-12-16 19:14李俊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育课育人思政

李俊

(信阳农林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为加快推进小康社会建设,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这标志着国家将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顶层国家战略。国家和政府将群众的身体素质和民众对健身领域的参与意愿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关注高度[2]。要想全面小康,必须全民健康。全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重要途径。高校是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热爱祖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涵养修为,争做健康中国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建设者;激励学生勤学苦练、志存高远、勇担大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1.2 教学改革的必然需求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牢牢抓住的灵魂[3]。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程,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了进一步实现教育的良好发展,国家相继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大力推动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成为祖国合格的接班人。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是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体育与思想政治教学结合一起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实施体育课程思政,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工程,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课传统教学理念,积极融入思政内容,聚焦重点难点,构建合理机制体制,不断提升体育育人效果,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2 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有利条件

2.1 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多

体育运动本身具有强身健体、改善精神面貌、调整心理状态、磨砺意志品质等作用,因而,体育课程蕴涵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媒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的载体。在体育教学或课外体育活动中,无论是基本技术的练习还是竞赛成绩的展示,都需要经历日积月累的重复性训练,永不言败的精神不仅是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的必备条件,更是直面挑战、顽强拼搏和追求卓越的前提,这也正是体育区别于其他领域的意义所在。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体育健儿”在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代表的体育精神的感召下,通过团结一致、顽强拼搏、负重奋进和永不言败的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佳绩,让五星红旗在世界舞台上一次又一次的高高飘扬,举国上下为之欢呼。他们的故事都是高校公共体育课很好的思政元素。例如,坚韧不拔的中国女排创造了“五连冠”的神话,随后虽进入低谷,但不屈服,不放弃,终于在2016年再次取得了世界冠军。女排百折不挠、团结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也会不断激荡出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鼓舞她们奋力拼搏。

2.2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时占比大

按照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要求[4],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课形式一般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四年制本科层次一、二年级公共体育必修课学时不得低于144学时,占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必修课总学时的8%左右;三年制专科层次公共体育必修课总学时不得低于108学时,占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必修课总学时的7.6%左右,再加上第二课堂和公共体育选修课,高校公共体育课是课时设置最多的一门课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有充分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

2.3 亲自参与的体验感受更深

公共体育课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在体育运动中,千万次的练习才能掌握一项技术动作,让学生明白学习艰辛而没有捷径;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让学生明白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的重要;违规就要受罚,让学生明白对规则的尊重和敬畏;不到最后一秒难以辨输赢的比赛,让学生具备绝不轻易放弃的品质;胜利时的疯狂和疯狂后的冷静,让学生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和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要想胜利还得继续努力;失败,让学生懂得能体面的输也需要勇气,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下次再来。学生在体育课中参与运动所获得的体验和人生感悟具有强烈的本体感受优势,记得最清。因而,相对于其它课程,体育课程思政优势更明显。

3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现状

3.1 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性质和任务

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大学公共体育课的目标任务及课程性质[5]。公共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的主要任务是“三基本、两提高、两进行”,即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意志品质锻炼。其中,课程思政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3.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3.2.1 课程思政理念淡薄 高校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道关。众所周知,以升学为“指挥棒”的中小学体育教育常常被学校弱化。中小学体育课很多时候被其它课程挤占,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本应该掌握的运动知识和技能,造成高校新生入学前不擅长任何一项运动项目的学生占大多数。高校体育为了把好学校体育最后一道关,利用公共体育课有限的时间给学生补课,补学生在中小学时期缺失的体育学习。由于高校公共体育时间有限、学生掌握一项运动项目又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往往忽略了课程思政的育人任务。随着国家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将很快好转。

3.2.2 课程思政教材缺乏 体育精神包含敢于拼搏、勇于胜利、为国争光的爱国基因和积极向上的动力,从女排夺冠可以看到体育培养出的坚定信念,升国旗、奏国歌的爱国情怀,这些都是很好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素材,但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上,没有被广大体育教师很好地充分利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少有专家学者研究编著相关教材,一线体育教师很难提炼出高质量的体育思政素材。

3.2.3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缺失课程思政 公共体育课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在以往重运动知识和技能传授、轻体育育人的教学模式下,对教师的评价一般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入手,考核教师教学的能力;对学生主要是从上课出勤率、身体素质测试和期末技能测试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6]。这种评价体系,致使教师只注重“教什么,怎么教”不注重“育什么,怎么育”,对学生只注重“成绩高低”不注重“品德修炼”,明显缺失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考核,已不适应新时代课程思政的要求,也不利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必须尽快改革。

4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向

4.1 转变观念,提高“两个”认识

高校体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深刻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对体育和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认识。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语言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语言和文化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就可以彰显其内涵和精神。体育精神作为重要的思政元素,可以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励志、拼搏、团结协作、遵守规则、不言放弃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公共体育课不仅仅是完成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任务,还要完成“立德树人”任务。习总书记强调“中国教育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7],高校公共体育也要在“六个下功夫”上做文章。在公共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会体育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具备发现体育运动魅力的能力;通过勤练技术动作,让学生渴望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通过经常参加比赛,让学生感悟体育运动富含的人生哲理,最终实现体育思政的育人目的。

4.2 树立“三元育人”理念,提升课程思政效果

高校公共体育课育人主体是教师。过去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育主体教师的“教”和教育客体学生的“学”不平等的“二元”对立关系[8],在这种靠“说教”和“上下对立”关系维系的教学氛围中,很难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达到育人效果。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树立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的“三元”共同发展的育人理念。在“三元育人”理念下,教师营造“沟通彼此平等、行为相互感染、思想积极碰撞、灵魂相互交织”的课堂环境,使体育精神润物细无声地入学生脑、进学生心。教学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受教师的能力、水平、做事风格、视野、胸襟、情怀、理念、衣着、行为方式等因素的制约。教师应全方位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和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凭借高超的运动技能让学生佩服,凭借优美的动作优雅的外表让学生叹服,凭借渊博的体育人文素养让学生惊服,凭借真诚的关心关爱,让学生感动,凭借认真、执着、坚韧、顽强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心服的强大“气场”或“磁场”,吸引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通过主动的“我要学”,获得运动体验,获取知识技能,从而感悟体育精神,内化于心;体育教学由此更易达到思政目的,提升育人的整体效果。

4.3 深挖体育思政素材,丰富课堂内容

体育是一项运动,内容丰富;体育是一个学科,涉及面广;体育是一个大舞台,参与者多,体育是世界的、是国家的、是民族的、是社会的、也是个人的。体育中的思政元素多姿多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挖掘体育思政元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空间进行。

4.3.1 在体育课堂教学环节中挖掘 在课堂常规教学中要求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时,挖掘出规范意识、规矩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思政元素;在开展热身游戏时,可挖掘出集体主义、团结合作的思政元素;在教学比赛中可挖掘出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公平竞争、团结友爱、协同作战的思政元素;在结束部分收集和归还器材时,可挖掘责任意识和始终如一的思政元素。

4.3.2 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挖掘 在武术项目中可挖掘“习武先习德”的武德精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坚强品德以及抱拳礼的礼仪文化等思政元素;在短跑比赛中,起跑犯规一次就要被罚下,可挖掘出规则意识、底线思维、红线原则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体育项目特征适时进行思想政治、品德修养教育,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排球比赛,发球即是吹响进攻的号角;防守的一方,垫球是组织反攻的基础,垫球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传球;二传是组织反攻的灵魂,传手与进攻队员心有灵犀,尽可能做到人到球到,并甘当绿叶;扣球是得分的关键,扣球手尽可能突破对方拦网,把球扣到对方场区落地开花而不辜负队友的努力。垫、传、扣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队员们相互信任、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取胜,从中可挖掘排球运动项目中团队意识、团队精神、相互信任等最宝贵的思政元素。

4.3.3 从重要事件中挖掘 我国外交历史上有名的“乒乓外交”,就是一个典型教学案例。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采取封锁孤立政策,两国民间交往也完全隔绝。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积极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赛,中国女排在最后一场比赛中,虽有绝对胜出的实力,依然丝毫不懈怠,最终以“十一连胜夺”得冠军,载誉归来的中国女排队员在国庆前夕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从中挖掘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畏强手、敢打敢拼、尊重对手、尊重自己等方面的思政元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强化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圆了中国的百年梦想。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加进步,提升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凝集力。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体育思政素材走进课堂,要做到两点:一是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相关专家学者,针对体育课程思政需求,专门收集、整理、分类、提炼体育思政素材编写成教材,供高校体育工作者使用,高校体育教师也要认真收集整理与自己所教项目有关的体育思政素材;二是高校体育院(部)和基层教学组织在进行教研活动时,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讨论如何把体育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并认真执行。

4.4 完善公共体育课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思政目标实现

新时期,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总目标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在完成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促使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终身目标的同时,还要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完成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民族意识、社会道德的思政目标[9]。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制度是教学活动有效实施、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是教学活动的风向标,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新形势下,必须建立和完善高校体育课教学评价体系。首先,要注重评价目的和课程目标相一致;其次,评价内容要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氛围、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价;再次,在评价方法上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并重。

体育课程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合作行为、进取精神、意志品质、角色胜任、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等方面的内容[10]。教学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知识、技能、情感目标),适时融入相应的思政内容,观察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归纳总结,再反过来指导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改进。在这样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评价结果,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体育运动技术,提高思想政治认识;也能使公共体育课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教学内容更加全面、丰富,从而变成体育育人的有力保障。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要顺应时代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充分利用体育丰富的优质思政资源和育人优势,积极探索体育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学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从而完成高校体育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光荣任务。

猜你喜欢
体育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