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1-12-16 08:10韦翠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4期
关键词:收缩压人性化血压

韦翠荣

(大连市庄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 大连 116400)

临床上原发性高血压较为常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特点是反复发作,病程长,有无多种心血管疾病。由于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1]。当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时,容易伴有视网膜、血管、心、脑、肾等疾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对此类患者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其疗效,还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原发性高血压对患者健康危害极大,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终生服药来控制血压。如果患者对规范用药的重要性缺乏有效认识,就会出现无症状用药、用药不规范、服药率降低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应重视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舒张压和收缩压的监测值、负面情绪水平、护理满意度,探析了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两组。每组例数40。其中试验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6.45±2.45)岁。对照组男 28例,女12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6.12±2.12)岁。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①心理护理。在长期疾病的影响下,患者会出现易怒、紧张、恐惧、焦虑等一系列消极心理。因此,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鼓励、启迪、安慰他们,督促他们的家人多沟通陪伴患者,让他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接受治疗。②环境护理。良好的环境在患者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要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通风良好,让患者感受到病房的温暖,加快病情好转。③饮食护理。饮食对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帮助患者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告诉患者多吃优质蛋白质、高纤维、低盐低脂食物,每日食盐不超过6 g,严格控制体质量。治疗期间戒烟戒酒。④运动护理。血压恢复正常后进行运动护理,增加有氧运动次数,30 min/次,每周3~5次。步行、骑车、游泳、慢节奏交谊舞等都是有氧锻炼的主要方式。其中最大心率为50%~70%,最大摄氧量的40%~60%,运动停止后心率应在3~5 min内恢复正常。走路速度不会超过110次/分,一般是50~80次/min,每次运动持续30~40 min。超过50岁的人心率通常不会超过120次/min。运动强度越大,越要注意准备和结束活动。至少1周内就能达到降压效果,需要4~6周时间可达到明显降压效果。⑤虽然不能用药,但是在锻炼时应该考虑到血管反应的影响。提高行为的主要方法是纠正过度兴奋的性格,逐步学习适当的压力处理技巧和心理,避免过度情绪激动。抽烟增加血管张力和血压,因此戒烟也是行为矫正的内容。体育与心理应激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⑥健康教育。即在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期间,可以选择介绍同病患者、举办讲座、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方式,以促进患者积极参与疾病治疗。注重各种检查目的、检查方法、病因、机制、主要表现、并发症防治等相关内容告知患者,提高患者的认识。⑦药品管理。即按医嘱坚持合理治疗患者,避免擅自停药、换药;注意定期监测患者血压,指导按时、定期服药;一旦出现心悸、面色苍白、头晕等,需立即平卧,防止晕倒或造成体位性低血压。⑧其他注意事项。避免情绪剧烈波动,逐步学习适当的压力处理技巧和心理,避免过度情绪激动。抽烟增加血管张力和血压,因此戒烟也是行为矫正的内容。体育与心理应激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舒张压和收缩压的监测值、负面情绪水平、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满意度给予卡方统计,生活质量评分、舒张压和收缩压的监测值、负面情绪水平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而其中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1 护理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2.2 两组患者护理之前和之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监测值比较 护理前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监测值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监测值均显著降低,而其中试验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监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监测值比较(mm Hg,±s)

表2 护理前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监测值比较(mm Hg,±s)

2.3 两组患者护理之前和之后的负面情绪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水平(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负面情绪水平(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而其中试验组负面情绪水平(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护理前后两组负面情绪水平比较(分,±s)

表3 护理前后两组负面情绪水平比较(分,±s)

2.4 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7.50%(39/40),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0.00%(32/40)。

3 讨论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患者逐渐增多,在治疗过程中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由于患者需要终生服药,会严重影响其生理和心理,降低疗效,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患者长期服药会对其心理和生理产生严重影响,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高血压的特殊性质,一些患者在症状缓解或消失后会少服药、漏服药甚至停药,难以保证疗效,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人性化干预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整体护理的具体实施,其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可以极大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这种护理模式以患者健康为中心。它以“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导,旨在重建和恢复患者的健康行为和社会功能。目的是从多方面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消除消极心理,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有效恢复病情。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以重建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患者健康为根本目的。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消除病程长、反复患病带来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不断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督促患者服药,教会患者正确使用电子血压计,可以帮助患者测量血压,从而真正了解血压变化,促进患者从根本上养成长期服药、按时服药的习惯[2]。加强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家属在患者生活中给予更多关心和关爱,有效减少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此外,加强健康教育还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增强自身保健意识,消除药物不良反应,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增强自我监控能力。还可以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控制血压[3]。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监测值、负面情绪水平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3-4]。本病的发生与饮食、年龄、遗传、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本病可导致头晕、乏力、头痛、耳鸣、失眠等症状,进而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人,通常由内分泌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等因素引起,也受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5-6]。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除了长期服药外,有效的护理干预也非常重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因为反复发作、病程长而无法坚持治疗,导致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因此要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常规护理主要针对疾病,缺乏针对性,不因人而异[7-8]。相比之下,人性化护理干预结合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开展护理工作,不仅涉及到护理的生理层面,也涉及到护理的心理层面,让患者享受到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积极治疗。用药护理既能让患者认识到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又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避免不良事件发生。通过饮食和运动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控制血压[9-10]。本研究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全面了解自身疾病,改善心理状态,使患者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提高血压水平。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认为,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确切,其应用可有效控制血压,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收缩压人性化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