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1-12-16 12:44陈文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1年9期
关键词:自然段棉花板书

陈文

教材简析:

《棉花姑娘》(統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介绍了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不同种类害虫的科学常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问号”,旨在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探究自然知识和生活常识的兴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和“读好祈使句,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这恰好体现了本单元课文的语言特点和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一是要借助图画,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文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会写“病、医”等7个生字;二是指导学生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进而读好文中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了解不同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三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表达效果,学习积累语言和拓展说话,并在拓展阅读中仿照课文句式,尝试创编对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观图识字

1.组词。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棉花姑娘》。教师板书课题,然后出示棉花图片,识记“棉”字,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用“棉”字扩词。

用“棉花”纺成的线叫——“棉线”

用“棉线”织出的“布”叫——(“棉布”)

用“棉布”做成的“衣服”叫——(“棉衣”)

把“棉花”塞进“棉布”里面做成的被子叫——(“棉被”)

2.读词。棉花多可爱呀,就像一个小姑娘!指导学生读“姑娘”这个词语时要读轻声。

3.质疑。观察可爱的棉花姑娘图片和生病的棉花图片,想一想:棉花姑娘到底怎么了?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用“棉”字扩词,不仅把识字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还提高了识字效率。通过观察图片质疑,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范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问题:棉花姑娘怎么啦?

2.回答问题。教师范读课文后请学生回答:棉花姑娘怎么啦?

3.识字写字。识写“病”字。

(1)出示甲骨文图片。这就是古时候“病”字的样子,像一张床上躺着一个正在流汗的人,就像我们生病的时候需要卧床休息,所以“病字头”就像一张竖起来的“床”,你们记住“病”字了吗?

(2)教师范写“病”字,学生书空。

4.朗读词语。棉花姑娘生病了,她的心情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1)读词语,边读边想词语的意思,用你的表情把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出示:可恶 盼望 高兴 惊奇 笑)

(2)请带着对词语的感觉,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语气词和最后的标点符号,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出示下列语句)

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

她咧开嘴笑啦!

5.感知内容。根据句子整体感知内容,教师相机板书。

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板书:生病)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板书:治病)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她咧开嘴笑啦!(板书:病好了)

6.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坐姿端正,声音洪亮。

设计意图:通过随文识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病”字,通过“病”字的演变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理解。识词读句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能通过句子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回答问题。读完故事,你们知道是谁让棉花姑娘生病的吗?

(1)播放介绍蚜虫的视屏。

(2)指导学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的句子: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3)随文教学“医”字。出示生字“医”,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医”字的最后一笔。

(4)棉花姑娘生病了,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盼望”是什么意思?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带着你对“可恶”与“盼望”的理解,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

2.听录音。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然后观察插图,说一说有哪些动物医生来啦?燕子医生。(贴燕子图片)啄木鸟医生。(贴啄木鸟图片)青蛙医生。(贴青蛙图片)七星瓢虫医生。(贴七星瓢虫图片)引导学生借助动作表演体会“飞”“跳”等不同的动词。

3.教学课文第5自然段。这么多的动物医生来了,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

(1)来了一群圆圆的虫子,很快把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吃光了。指导学生看图朗读棉花姑娘的话: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

(2)为什么这一群小虫子叫“七星瓢虫”?

(3)指导学生读课文第5自然段中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

4.体会词语。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变得怎样了?

(1)体会“碧绿”与“碧绿碧绿”、“雪白”与“雪白雪白”的区别。

(2)填空: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   。

(3)你还会说这样的叠词吗?如:(火红火红)的太阳,(蔚蓝蔚蓝)的大海,(乌黑乌黑)的头发。

(4)学生看图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屏、演一演、说一说等多种手段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通过对文本中关键词句的理解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棉花姑娘情感的变化。

四、识字写字,设置悬念

1.识字写字。教师范写“病”与“医”,学生书空后临写,然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与评议。

2.设置悬念。为什么其它动物医生治不好棉花姑娘的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范写生字,然后对学生的书写进行展示与议,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猜你喜欢
自然段棉花板书
棉花是花吗?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秋天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雪白的棉花堡
美丽的秋天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