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提高小学新教师素养中的作用

2021-12-16 07:58王蒙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教师教育思想陶行知

王蒙

摘要:对小学教育而言,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了更好地实现现代教育提出的教学目标,小学教师应不断提升职业素养。那么,对刚入职的教师而言,如何快速胜任新岗位、完成角色转换、获得有效的职业素养提升,则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一些教育思想,从三个方面探究了小学新教师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陶行知   教育思想   小学   新教师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民教育家之一,他提出并推行实施的教育理念与原则,对今天的学校教育、学生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正所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新入职的一线小学教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高度职业素养的教师呢?下面,笔者根据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深度探索,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爱满天下”,增强使命感

“爱满天下”思想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和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以“爱满天下”的教育观点闻名于世界,这也是人们尊敬他、敬仰他的原因所在。他常说:“教育学生的工具不是武力。”陶行知当时在育才学校的生活极其困难,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既当校长、教师,又当父母,依然对在校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充满关心,对学生无微不至,爱生如子,不是父母胜似父母。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一定要把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思想作为师德建设的座右铭,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全心奉献,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

众所周知,小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劳心”的工作。对低年级教学而言,教师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避免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对中高年级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循循善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做到寓教于乐。这其中繁杂的工作,无不要求教师具有强大的耐心与爱心。爱学生看似简单,但是日积月累、年复一日的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使命感与奉献精神。因此,教师应从小爱着手,增强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为国家、为培养需要的人才,这是更高层次的大爱。

人生如一条时间的长河,两岸风光如何变换,不是自己能掌控的,怀着“爱满天下”的信念,可以时时告诉自己行动的方向。我们无法预知人生的长度,更无法测量人生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是,用自己的伟大精神、聪明智慧、努力奋斗、善良奉献,来增加人生的厚度。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师的奉献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习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思想,以身作则,努力实现陶行知先生的忠言“身教最为贵,行知不可分”。

二、深入实践,虚心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面不厌的学生。”作为一名新教师,要想成为成熟的优秀教师,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新教师在教学方面肯定存在很多不足,如基本功不扎实、上课随意性比较大、教学经验缺乏,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而勤学好问是一条不错的捷径。因此,新教师可以虚心地向优秀教师请教和学习。

优秀教师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与教学方法,会注重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选用最恰当、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优秀教师会注重學生的个性差异,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背景,力争使每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理解能力都达到更高水平。因此,新教师要注重学校开展的听课观摩、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一系列教研活动,这些都是实践积累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途径,新教师可以学习到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学会处理应急问题的方式,在授课过程中更加了解授课思路,且目的明确、条理清晰。但是,新教师需要注意实践的积累不能单打独斗,而是需要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依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任何一节课,都要从教学设计开始,到课堂实践,再到评价反馈,最后是教学反思,这些都要求教师熟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细致了解相对应班级学生的特点。

如笔者所教授的科目是英语,在教学比较枯燥乏味、语法知识较多的内容时,笔者会考虑在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同时,适当地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播放一些音频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教学“Goldilocks”为例,笔者组织了一次课本剧的表演,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在娱乐中可以更深入地把握住学习内容。下课后,学生纷纷建议笔者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新教师的重心应放在学习上,并虚心向优秀教师请教经验,精准把握《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熟练驾驭教材,把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准备,认真、及时地反思每一堂课,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朝着自己理想的教育之地出发,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才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

三、追求真理,不断创造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也一直鼓励教师追求真理:“真理是太阳,歪曲的理论是黑云,教师要吹一口气,把这些黑云吹掉,那真理的太阳就自然而然地给人看见了。”虽然现代的教育理论体系比较完善,但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事业认真执着的精神,依然值得当代教师学习与实践,它时时刻刻要求着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孜孜以求,不可满足于一知半解而误人子弟。同时,他还提出了教育的成功在于创造,不但“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而且“要创造出新学校、新教育”。

教育就是使学生头脑科学化,“使他们为自己创造,为社会创造为国家创造,为民族创造”。 创造教育能否施行成功,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创造精神。有创造精神的教师既不是“书生的教育家”,又不是“经验的教育家”,而是“一流的教育家”“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其特征为:一是“敢于探索未发明的新理”,不怕失败、不怕劳累,不惧险阻,不畏困难,全部身心地放在探索教育的新理上;二是“敢入未开的边疆”,不畏手畏脚,放大胆量,到“别人不肯到的地方去服务”。

当今社会实施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与创造精神的人才。在这样的要求下,新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即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特别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能够不断创新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理论知识,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并在教学中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因材施教。若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那么教学就会变得单调乏味,学生会觉得学习枯燥,久而久之,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新教师理应在课堂上不断创新和超越自我,积极探索和反思教学,紧跟时代步伐,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增长知识,使自己的职业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对现代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较高的文化水平、健全的心理、强壮的体魄等,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陶行知先生对教师需具备素养的诠释,仍应受到新教师的高度重视,并结合自身实际,寻找个人素质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地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学生。

参考文献:

[1]魏波.民主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核[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4).

[2]王清.陶行知师德教育思想对提高新世纪教师素质的影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9).

[3]杨鹤鸣.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影响[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12).

[4]金林祥,李庚靖.20世纪90年代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教育研究,2001(6).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徐公桥小学)

猜你喜欢
新教师教育思想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新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反思
“功”从“磨砺”出
在爱的阳光里,和孩子共成长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