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下的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2021-12-16 07:20邵震山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问题驱动小组合作高中物理

邵震山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涉及分组、合作、展现、反思等环节,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理解相关知识。问题驱动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以驱动问题为线索,贯穿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提升了合作学习效率。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问题驱动下的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以期解决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   问题驱动   小组合作   策略

一、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小组合作学习机会少。高中物理教师往往只在讲授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少许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如,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道习题的解题思路或分组辨析一个概念,学生只得到极少的合作学习机会,无法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好处。第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有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有限,只会让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第三,缺乏学习成果展示环节。在高中物理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足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时间,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归纳总结。学习成果展示是学生反思合作过程,形成知识体系的必要过程,对合作学习来说极其重要。教师只有解决这三个问题,才可以使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达成实效。为此,笔者提出了问题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二、问题驱动下的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设计有效问题,产生合作动力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受到问题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教师需要设计有效问题。有效问题具有三个方面特征:首先,能够包含教学内容。每一次教学都必须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偏离了教学内容,必然无法达成教学目标,那么这种问题就是无效的。为此,教师要设计出能够包含教学内容的有效问题。其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动机,教师可以借助这种心理特征组织教学。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够激发学生足够的兴趣,小组合作将无效。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个有趣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最后,包含丰富的生活情境。高中物理和生活联系密切,学生的学习应该以真实生活为根基,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情境,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并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卡车起步和赛车起步的视频。高中生喜欢汽车,视频能引发他们的讨论,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卡车起步的缓慢和赛车起步的迅捷。接着,教师提出驱动问题:“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赛车启动的速度要远远大于卡车启动的速度,这种速度和前一节种学过的速度含义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这个‘速度是指什么?”驱动问题提出后,教师提供给学生一组数据:“两车起步时,卡车加速到100千米/小时,用时为20秒;赛车加速到100千米/小时,用时为4秒。”教师结合视频和具体数据提出驱动问题,趣味性很强,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探究,而且驱动问题中的数据隐含了加速度的概念,保证问题没有偏离教学内容。接下来,教师只需要让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就可以自主发现有关加速度的内涵和外延的各种知识。由此可以看出,有效的问题应该设计巧妙,并结合其他呈现手段进行展示。

2.开展针对活动,实施高效合作

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是活动,活动不仅包括学生间的讨论,还包括其他学习形式,比如合作实验、合作收集信息、合作整理数据、合作设计作品等。因此,在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便更好地探究问题。由于学生缺乏问题探究的经验,教师可以使用提示性问题引导各个小组进行相应的合作活动。在一些必要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加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用经验指导学生的活动。

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在开始阶段,教师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合作做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学生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性质后,教师再让学生合作处理实验数据,以求出加速度。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将实验过程形成的成果构建为理论成果,学生可以采用讨论的方式简化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三个公式。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历的活动有合作做实验、合作数据处理、合作理论分析、合作讨论等。多样的活动形式营造了融洽的合作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小组内的学生讨论得很积极,他们都希望将自己的各种想法分享给小组其他组员。经过小组合作后,学生已经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记忆非常牢固。因此,针对性活动是驱动问题下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实施。

3.组织成果汇报,培养核心素养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许多高中物理教师会代替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这种方式对小组合作学习是不利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无论是理解知识的由来,还是知识体系的建构,都应该由学生合作完成。在小组探究后,教师可以让一些小组推荐组员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在学生汇报成果过程中,各个小组和教师都可以提出质疑,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不同角度学习知识。经历这一过程,学生将形成稳固的知识体系。

如在教学“宇宙航行”时,教师让学生围绕驱动问题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各个小组已经获得了成果。最后,教师组织各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如对卫星相关的物理量,教师让一个小组展示。这个小组以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为基础进行了推导,最终得到了四个推论。在这个小组展示过程中,一个小组提出了问题:“决定卫星这些物理量的因素是什么?”汇报的小组认为是卫星的轨道半径,但是其他小组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结论中每一个物理量都对卫星的相关物理量有影响。经过讨论辨析后,各个小组达成了一致看法,即如果四个物理量看成是由轨道半径决定,必须要行星一样。如果行星不一样,我们还需要考虑行星的质量。显然,这样的讨论过程让学生彻底地理解了小组探究过程形成的结论,避免了学生生搬硬套地利用结论解决问题。

4.鼓励知识应用,形成應用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般利用习题解答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但这种训练应用能力的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往往只能学到一些解题技巧,不能提升真实场景的应用能力。在高中物理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比较生动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一轮的小组合作。

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各个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后,教师提出问题:“在一段弯道公路上,如果汽车速度过快会引起侧滑,导致交通事故。请你们设计一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提出问题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数据:“弯道半径为50米,汽车与弯道的动摩擦因数为0.23。”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各个小组进行了激烈讨论和计算分析,最终得到了问题解决方法。经历这一过程后,学生不仅能处理匀速圆周运动问题,还具备了分析此类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问,强化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问题驱动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提出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并指导学生汇报探究成果。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将探究获取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形成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舒春芬.任务驱动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运用[J].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0(1).

[2]张永.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8).

[3]王志锋.“问题设计”条件下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7(12).

※本文系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优化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代码:JSTY432。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小组合作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