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本教材开发与运用策略研究

2021-12-16 18:03李小平孙锋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农村中小学开发

李小平 孙锋

摘 要:新课改精神要求学校在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地域特色、传统优势以及学生需求和兴趣开展校本课程。地处农村的广大中小学校,在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方面,都处于刚起步的摸索阶段。笔者从校本教材开发与运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准则等角度入手,对其开发与应用的启示与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本教材;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 (2021)31 -0179-02

【Abstract】The spiri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ires schools to carry out school-based cours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chool’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traditional advantages,and student needs and interests while implementing national and local courses. The vast primary and high schools in rural areas are in the same initial stage of explo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The author starts with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school-based textbook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and conducts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enlightenment and strategy of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Rural primary and high schools;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Development;Application

新课改全面推行后,为促使各个学校自身全面发展,给学校留了一片自主权限较大的“自治领域”,那就是校本教材。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学校的发展方向,自行选择资源,自行编写教材。对于农村中小学校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土地域资源,深入发掘乡村文化底蕴,打造校园特色,弘扬朴素的本土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立足于地方特色文化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综合素质的塑造空间,确保学生多维度地全面发展。

1.校本教材开发与运用的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所在区域具体情况为基础进行课程创新,为课程资源的全面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校本教材很重要的一个开发利用理念。农村中小学在进行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时候,其立足点必须是以家乡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为主旋律,美化家乡,宣传家乡,促进学校发展,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生产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把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和学校知识教育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为学校自身发展与学生的全方位成长指导方向并提供必要的空间。

2.校本教材开发与运用的基本准则

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必须坚持几个原则问题:第一,理念与内容方面,不能与相关教育法规、新课改教育理念相冲突,两者之间应是相互补充、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挚肘;第二,老师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与课程设计,旨在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农村校本教材,其开发与应用必须把实践性、知识性、主题性和思想性作为重点突出体现出来;第四,农村校本教材,在内容上必须体现出其所在地区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等重要因素,要以宣传家乡什么地方美,思考如何建设家乡把它变得更美为核心目标。

3.农村中小学校本教材开发与运用的启示

(1)骨干人才是首要条件

校本教材是学校自主研发的课程资源,老师是整个研发与应用过程中的绝对主体、中坚力量。在中国漫长教育历史的大多数时候,老师只是作为一个知识传播的实施者,缺乏课程教材开发意识,也缺乏相关的教材开发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现在突然要亲自开发校本教材,从思想上到能力上都需要有大幅度的转换与提升。通过组织专业的技能培训,到兄弟单位参观考察,网上远授课等有效方式,培养一支观念创新的高水平教师骨干团队,是农村中小学校本教材顺利开发成功应用的首要条件。

(2)本土特色是绝对优势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乡土资源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素材。与华丽而快节奏的城市文化不一样,乡土资源体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底蕴往往是比较原始而纯真的,散发出浓郁的朴素文化气息。具有本地特色的乡土资源的开发,更能体现家庭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和谐关系。很自然地引領学生从教材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尘世回归自然……把乡土特色融入校本教材,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升、品格的塑造,以及三观的升华都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比如某些历史遗迹所体现出来的古代艺术风格,某些非遗文化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某些自然资源所蕴藏的发展契机……这些本土文化都是校本教材的优质素材。

(3)专业引领是有力保障

早在21世纪初期,有一些思想前卫的教育工作者,就已经开始尝试性地编写校本教材。笔者从网页资料中阅读了山东泰安同行前辈所编的《红液树》和《桃文化研究》,这两本校本教材重点介绍了作者对于乡土资源开发的独到见解,从观点到内容都很不错。但是,由于当时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还处在刚开始尝试阶段,缺乏专业的引领与支持,缺乏标准的规范和纲领性的指导,当年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农村中小学没有专业引导的教材开发,呈现出盲目性、随意性,需要把专业人才请进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广大开发人员也需要走出去,见见世面,学学经验。通过不同渠道的专业引领,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就有了切实保障,得以顺利进行。

4.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策略

(1)打造逐步推进流程

在过去的很多年,教材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最主要课程教育资源。传统教材的编制,是由专业的团队做出模块式的开发,而校本教材的开发,大多由普通教师针对学校自身的情况做出个性化的定向开发,所以与传统教材比较“偏统一性”这一特点不同,校本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更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因为校本教材必须不断地贴近学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它的课程资源处在一个从开放到生成,然后再开放、再生成的过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其流程是优化资源,把资源应用于实践,再学习再探索,再总结再完善。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流程,将是未来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常态。

(2)完善管理、评价体系

小到一件事情的顺利完成,大到国家和社会的正常发展,都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作为保障。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也不例外,在完善的管理、评价体系的支撑下,工作的推动会由主动取代被动,规范取代零散,自觉取代自发,整体取代个体,常态化取代非常态化,一切都得到了改善。首先,学校领导团队要在充分征求大家意见的前提下,制定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培训制度,让相关人员了解开发与应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学习与交流,把开发与应用的工作量化、细化、岗位化;其次,相关主管单位要对下属学校的相应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制定客观评价标准及评分细则,让对具体工作的评价有据可查;再次,要经常组织以校为单位的课题研讨会,复盘遇到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办法,各校之间也要进行横向的技术交流常态化。

(3)促成教师、学校双赢

校本教材开发的启动,农村中小学要比城市学校起步晚一些,教师在这方面的专来化水平也要相对弱一些。再加上教学资源原始数据的获取和交汇等方面也有待完善,这对刚起步的农村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工作来说存在不小的困难。要想克服这些困难,让农村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得以顺利推进,就得一手抓项目推进,一手抓教师团队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师在进行校本教材开发的同时,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深刻的反思,全面分析推进过程,客观评价自我表现。查找工作问题,商量改革策略,总结成功经验,为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这样,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了质的提升,项目的推进也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学校与教师之间真正地实现了合作双赢。

(4)搭建校际联合平台

由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城市与农村的学校从硬件环境到师资力量都是不均衡的,即便同样是农村中小学,相互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以一个县的情况来分析,全县辖下有城郊中小学,有乡镇完中、完小等,还有更多的行政村小学。受所处地理位置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各学校在发展状况和软硬件条件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很大的中小学,要让他们完全独立地完成校本教材的开发,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合适:一是不现实,有些学校完成难度太大;二是不公平,条件好的学校和条件差的学校之间不能以同一个标准去要求;三是不科学,工作重复,资源浪费。面对以上这些问题,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搭建合作平台,就能很好地推动工作开展。由县教委组织,把地域文化相似、地理位置相邻的几个中小学联合起来成立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小组,各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样就使得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工作进程推动得更加优化高效。

(5)争取家长支持、参与

校本教材的开发,广大中小学自身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和各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都是需要充分考量的因素。也就是说,应用校本教材进行教学,是为了更加实际地满足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各中小学在课程资源的采集和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偏重于哪些专题,建立信息采集通道并确保其畅通无阻。对学生的兴趣关注点进行动态跟踪,并把这些信息以原始数据格式为教材开发的提供依据。学生家长作为学生信息重要的提供者,也能为教材的开发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我们应该邀请家长积极地参与进来,校本教材有了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家长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既可以得到比较理性的建设性意见,更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获取教学资源。比如有的家长是从事扶贫工作的,对家乡的自然资源优势了如指掌;有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学到很多关于资源开发的先进理念……有了这些家长的支持与参与,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会进行得更加順利。

(6)借鉴他人、强化自己

农村中小学在资金短缺、设备陈旧、教学环境差、师资水平低、思想观念滞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了农村中小学健康发展,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我们要虚心地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行地区的先进技术和宝贵经验,并与我们的自身特点进行“嫁接移植”。有些区域的文化和地理特征较近且质量较高的校本教材,可以直接拿来根据学校实际性况和学生的发展需求,融为一体进行再开发应用。当然,所有的借鉴都不是目的,只是我们成长的手段和过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借鉴来强化自己。

参考文献

[1]陈广兵.农村小学综合素质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

[2]赵宜观.浅议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现状与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4(33).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农村中小学开发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