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家庭教育,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2021-12-18 19:48向泽益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7期
关键词:合格家庭生命

向泽益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231

10月23日,阳光朗照大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这似一束光,逐渐清散教育迷雾,让教育回归本真。

一个孩子,自孕育那刻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育于家庭,教于学校,成于社会,奉于家国。孩子,从来不只属于一个家庭的,他是社会的,是国家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百年前呐喊依旧响彻寰宇。

家庭,孩子生命的源起,成长的殿堂,远航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生命成长的终身导师。在教育大变革之际,做一个合格的智慧父母,将蔚然为时代潮流。

學习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得先转变育儿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试着做起:

一、不焦虑,悦纳孩子

社会快速发展,时代疾速飞驰,成年人对生活及生存的焦虑越来越重。这种焦虑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一种不进则退恐惧在心里蔓延,这时,教育就成了一根救命稻草。

肚中听胎教,一岁学游泳,两岁练体能,三岁学英语,四岁上乐高,五岁学画画,六岁学乐器,上学后精心的挑选学校、辅导班、老师,学英语、学奥数、练书法、下围棋……凡是可以“快人一步”的学习都是家长追捧的宝典,凡是可以成为“精英人才”的培训都是家长酷爱的捷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千百年来的夙愿,但父母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龙凤的愿望而收获成功的骄傲、幸福的喜悦。有的孩子在成长的岁月里变得越来越冷漠,没有同情心,没有怜悯之心,对周遭、对他人、对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动于衷,麻木不仁。

当父母孕育孩子时,他们朴素地期望孩子能健康幸福的成长——这愿望是多么单纯啊。然而,随着孩子成长,因父母对于生存和生活的焦虑,对于孩子的期望就越来越高,越来越重了。甚至不惜牺牲孩子的健康去获得父母所期望的“成功”。然而,“小眼镜”“小胖墩”应该不是父母期望的最美的孩子形象吧?“巨婴”“空心病”应该不是父母所期望的孩子的幸福未来吧?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也应该牢记初心,用爱温柔孩子成长的岁月。

“希望孩子好”,是我们所有人最初的心愿,那么,请以健康为起点,以幸福为终点,用智慧与爱照亮孩子的生命前进的道路。

二、不助长,给予阳光

赢在起跑线,焦虑的父母常因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过度施教。现代教育提倡早期开发儿童的智力,但并不是说可以不顾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阶段而随意超前;现代教育也提倡通过丰富的脑刺激来促进孩子大脑的生长,但也不是说可以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而超量刺激。过早和过量的施教,都会适得其反,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

孩子们整个幼儿、童年、少年等时期,不但身体处在发育阶段,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也尚未发育成熟,如果这时让他们承受过重的负担,就会使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过多的不符合相应年龄阶段的教育,会使孩子精神上疲惫不堪,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就会造成萎靡不振、甚至厌学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若仍过度施教,有时会使子女的精神崩溃,出现极端行为,酿成换不回来的悲剧。

敬畏生命,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给予孩子成长所需的阳光,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

《教子有方》的作者吕福生有一段话,很值得品味: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耐心地伴随着孩子一起度过孩提时光和青葱岁月,我们会发现和体验到孩子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无比可爱又无比伟大。拔苗助长会让禾苗枯萎死亡,着急就是对孩子拔苗助长。别着急,让孩子自由生长!

给予孩子成长的方向,让孩子向阳而生,充满正能量;给予孩子理解与鼓励,让孩子自信攀登,坚韧顽强;给予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静待花开,每一个孩子都会不负春天阳光雨露。

三、不迷茫,共同成长

生儿育女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事件。呱呱落地的孩子为我们带来了创造生命的喜悦,也给我们带来了将幼小生命抚育成人的沉重而神圣的责任。

大部分家长并没有专门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对如何养育孩子几乎完全是“自学成才”——“自学”是真的,“成才”却未必。“舔犊之情”所蕴涵的爱、“望子成龙”所凝聚的情,并未能使初为人父母者在教育子女上拥有多少教育智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智慧的父母,助力孩子优秀幸福成长。

家庭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启蒙教育,是开启成长智慧之门的第一把钥匙。每个家庭能够做的就是家长用自己拥有的成长经历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导孩子。如果把家庭比作一台机器,那么它更像复印机,父母是印刷的原件,孩子则是被印刷出来的复印件。要是您发现复印件出现了瑕疵,那么您最应该先检查看是否是原件本就不完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在与父母日夜为伴的成长活动中被“潜移默化”地染上父母的色彩。孩子是天生的学习“专家”,他们“不厌其烦”的从第一任老师(父母)那里模仿、学习各种适应社会生活的行为习惯,并继承和发扬父母关于世界真、善、美、丑的认知。因此,当身为父母的您对孩子提出诸多要求时,请先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经做到了?您让孩子回家继续好好学习,而自己则与娱乐节目打得火热,孩子心理会平衡吗?要求孩子有修养、懂礼貌,而自己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出口成脏,孩子会怎么想?都说,通过孩子就能了解他父母的修养、他的家庭素质。正所谓:“正本清源,正人先正己”,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先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呢?“言传身教”,与孩子一起成长,想培养什么样行为习惯的孩子自己先率先垂范,做孩子成长进步的榜样。

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只有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父母要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掌握教育的规律、成功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孩子成才。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父母不停地栽培自己,父母同孩子一起成长。

成为父母很简单,而成为合格的父母却需要不断的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用智慧去爱孩子,成为孩子眼中合格的父母。

猜你喜欢
合格家庭生命
家庭“煮”夫
不合格的洗衣工
不合格的科学家
恋练有词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